王海滨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海滨 |
中文名;王海滨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任丘 出生日期;1976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工笔人物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
王海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艺评网合作艺术家。作品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五、七、八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银奖、优秀奖、特邀作品参展等,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第三、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40余次,参加在今日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南京养墨堂举办的学术展览60余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军委大楼、中央办公厅等机构收藏,作品《桐骏图》由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赠予秘鲁总统等。[1]
目录
参展记录
参展记录
1999年
《轰炸过后---有感于北约的人道主义》参加建国50周年全国暨全军美展,军事博物馆;
2002年
《清韵》参加建军75周年全国美展,军事博物馆;
《东方红》参加建军75周年全国美展,军事博物馆;
2004年
《憧憬》等参加学院工笔——首届艺术院校工笔画名家邀请展,今日美术馆;
2005年
《都市.制服系列》参加学院工笔——首届全国工笔肖像艺术展,今日美术馆;
2007年
《家乡小站》参加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都市》系列作品八幅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8年
《阳光》等六幅作品参加“永恒的经典”中国画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并出版同名画集;
《都市.出租》等八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江苏美术馆,并出版同名画集;
《吉祥西藏》参加“精品2008”工笔画名家绘画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黑衣人》等三幅作品参加灵感高原----西藏主题美术作品展并出版同名画集;
《都市车站2006.1.8》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
《外乡人》等八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第二次展,江苏美术馆,并出版同名画集;
《外乡人》系列作品八幅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馒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上海展览馆;
《田园》参加“灵感高原”藏族主题绘画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
《西热》等八幅作品参加“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第三次展,江苏养墨堂美术馆,并出版同名画集;
《馒头》参加北京第四届国际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并出版同名画集;
2012年
《桑葚》等作品四幅参加“众里寻他”----两岸交流展,台湾东海大学;
《西热》等作品四幅参加“华瀛”----两岸交流展,台湾华瀛画廊;
《都市车站2006.1.8》参加“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邀请展,国家博物馆;
《云端》等四幅作品参加“百花争艳”当代名家作品邀请展,山东青州;
《瑞丽》等作品四幅参加“锦墨·衔华”全国工笔画名家作品展,齐鲁晚报书画院;
2014年
《筑梦人》参加第十二届美展;
2015年
参加“中国梦·太湖行”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参加“心印”中国画当代名家学术提名展;
参加“世纪青春”2015中俄青年美术作品联展;
参加“精微致远”2015当代青年工笔人物画学术邀请展;
参加“学院-传承”高等美术院校名师邀请展;
2016年
参加“笔-阵”2016中国水墨年度盛典展览。
艺术评论
质感的复归
——王海滨工笔人物画近作印象
王海滨作品 |
文/于洋
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总有一种萦绕心际挥之不去的意象或者气氛,他一直试图在创作中靠近,使其逐渐清晰、具体地呈现出来。近十年以来,海滨就一直在画中找寻一种特别的味道。那种感觉既关乎视觉,又直通内心,既凝聚着宗教般的普世精神,又直接关系到工笔画的当下表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用传统工笔画的语言来表现那种“薄而厚”的感觉,从而实现跨越古今时空与不同媒材的贯通。
传统工笔人物画往往更为强调线条的轻盈弹韧与色彩的通透匀净,常讲求敷色罩染与平涂颜色的薄透,水分也重在控制,形成了精谨雅致、收中求放的审美价值体系。海滨曾在中央美院求学期间,通过对于宋代花果题材作品的系统临摹,深入体悟到宋画中的严谨、端严、微茫的精神,继而又为“明人肖像”系列的具象写实所深深吸引。同时,宋、明工笔画的那种理性、细腻与精微,又使海滨的视野逐渐放开,以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一度痴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肖像画、尤其是尼德兰肖像绘画的静谧与带着宗教情绪的厚重感。这种“厚重”一方面来自于虔诚笃定的创作心态,一方面更直接源自画面本身的材料质感,确切的说是那种“茸厚感”。正是这样一种“茸厚的凝视”,如同以画笔抚摸出的印迹,使他心醉神迷,并期冀以传统工笔的手法,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局部入手,通过对于某种传统的重拾,一方面来抗衡工笔表现所容易陷入的甜俗与浮薄感,另一方面也以那种精微而浑厚的笔致肌理,来实现作者想要追求的朴素而丰富的“心理质感”,以超越媒材层面的、物理性的触觉质感。在他看来,尼德兰肖像画对于人物形象的平面化表现与多遍罩染的透明画法,乃至对于轮廓线的微妙处理,与“明人肖像”系列的平光光源下的面部结构的写真表现有着深刻的相通性,都强调对于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的发掘与平面性的概括归纳,从而凝聚为某种以轻载重的敦厚、沉静与质朴。
这种对于工笔画的“厚味”的探索和追求,在海滨多年来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一直隐约可循。在他前些年创作的都市农民工系列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现实的贴近式关注,聚焦日常人物的神情细节,使得海滨笔下的城市民工与市井民众形象在不经意的瞬间,透射出一种亲和而悲悯的观察力与感染力。在那一时期的《车站》(2006)、《进入市区》(2006)、《兄弟》系列(2009)等作品中,他将那些日常的都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面孔直接而具象地移入画面,以简洁明快的工笔画语言与纪实性的视角再现了一个社会阶层的众生相,他的朴素的初衷正如其创作独白中所言,“我希望他们纯粹而不温吞,希望传达出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精神的力量,希望塑造每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海滨始终保持着对于那种质感的敏察与渴望,这使他越来越不满足于都市题材浮光掠影式的描绘。应该说,虽然表现都市农民工题材使海滨在国内画坛得到广泛的注目和认同,成为这一题材的中青年代表性画家,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对于那分厚重感与单纯性的追寻。
如果说以表现农民工为主的“城市边缘人”系列展现了海滨以某种“现实之眼”对于喧嚣错综的城市文化的观照,开始以工笔画的方式探索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肖像绘画的表达,那么近五六年来的“高原”系列则试图传递一种沉静肃穆的精神,在更为契合的题材中深化了这一沉潜十余年的实验与追求。海滨自言“这两个题材,我都想把他们画的深邃、厚重、质朴与崇高”,而相形之下,高原藏民的形象表达,也许更为贴近画家心目中的那份浑厚。
说这一题材更为“契合”他所追求的意象母题,一是因为与尼德兰的肖像画一样,海滨以工笔画的语言表现藏民肖像,同在宗教精神的濡染之中,以“长镜头”式的视角表现人的沉思。如海滨与王瑛合作的《云端》系列(2007-2012)、《田园》(2010)、《尊者》(2009)等,画面贯注着某种凝神静气的、入定般的寂寞与沉着;无论从表现技法还是画面氛围,均已与他十年前的《吉祥西藏》(2004)、《憧憬》(2004)等画中富有浪漫主义的梦幻感形成了对照,向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迈进了一大步。二是对于因由高原藏民生活的相对封闭与隔绝,高海拔的地理环境和冷峻严酷的气候条件,所形成的藏民外在形象与内心精神的塑造。如在《黑衣人》(2006,与王瑛合作)、《远方》(2009)、《吉祥西藏》(2009)、《云端2》(2009,与王瑛合作)等作品中,海滨以近距离逼视的角度,描绘长期生活在高原上风蚀日晒之下藏民面颊肌肤的粗糙与赤褐色皲痕。值得注意的是,海滨对于“高原红”的质感表现的兴趣,甚至超越了人物肖像本身的,而带有某种“静物”式的对象化的观察,以及对于矿物色颜料等工笔重彩媒介材料的表现力实验,从真实的视觉细节中归纳、整合,并与传统的表达形成一种奇妙的汇合。
正因为远离了都市题材与社会问题的重重反思,剥离了作为社会人的角色自省与批判性“意义”的负重,使海滨在高原藏民的静态肖像中找到了更为集中精力地、反复体察地向某一方向聚合的发力点,这显然加强了作品的研究性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或者说,正是对于某种“丰富的单纯”的重返,使他在面对高原藏民这一已在20世纪近现代美术史上名作迭出、独具魅力的题材时,依然可以超越视觉形象与民族风情的叙事,而直奔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发掘与质感表现这一主题。也正是这一点,使其得以探入对于人性的普遍意义的思考之中。
2013年岁尾于北京
在生活中锻造生活
王海滨的工笔画创作,是以关注并表现当代人普通生活为特点的,他挚著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发现形式,并以平实、朴素的手法去表现一种质朴之美。
这使得王海滨成为我们瞩目的青年画家,因为,画家的艺术实践表明,他面对潮流与时尚,有自己不变的理念与态度,他的选择首先是一种立场使然,也就是说,他的艺术主题是当代普通人和他们平凡的生活,在以“人”为主题的创作中,画家寄予了一种现实关怀,在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中,肯定了他们的勤劳、坚韧、任劳任怨的美德和品质。
王海滨的这一艺术选择,本身便显示出一种信念的坚定,也是不落俗套的艺术之路,即从发扬与延伸现实主义精神出发,并结合当代文化语境对人的认识和价值、意义的评断标准,对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和写实手法进行拆解与改造,使之在不脱离其基本形态的情况下,又融合了一些表现手法、写意手法、以及恰倒好处的变形、夸张,使笔下的人物与相关主题更本质化,以揭示人在当代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
王海滨迈出的是极有意义的一步。
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从此他的艺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他的艺术视野因而更加广阔,他的道路更加坚实,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已经看到,洋溢在作品中的平民意识和人文情怀。画家生活在一个巨变的年代,使他得以在多元化的现实中,拓展了胸襟与视域,得以在一个高度上,把艺术的主题进行深化,使之有别于从前的现实主义的误区——主题的叙事化、情节的戏剧化、人物的虚假化以及整体的假、大、空氛围,不同的是,王海滨的工笔画创作始终以置身在其间的视角,带着真挚的情感注视着寻常百姓的平凡生活和喜怒哀乐。
仅此,可以证明,画家是以良知去驾驭笔墨、形式、色彩和语言的,用以言说他的父老乡亲与兄弟姐妹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精神的。
王海滨作品 |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关注什么、漠视什么、守望什么、放弃什么仍然是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价值判断,作品仍然是艺术家的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塑造的实证,在我们当下的时代,面对诸多诱惑,有些人正在丧失一些至关重要的基本品质。
在王海滨笔下,创作的主角与画面中的人物都是进城的民工,以及平凡岗位上的工人和老百姓,这是画家创作的主流,另一些是描绘少数民族风情与都市青年生活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历史画创作。但是,作为一种取向,王海滨痴迷与醉心的仍然是《都市•车站2006、1、8》里的民工、《进入市区》的农民、《都市•等待》的待业者,以及《都市•协管》、《都市保安》、《都市•车场管理》等人物,也许画家也这些陌生的人物在情感上有内在的一致性,也许是出于和谐社会理念中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王海滨的形式、语言都是浸满了亲情的,因而,这些作品尽管总体风格平实、朴素,却感人至深,其审美效应与美感魅力在不事张扬中,叩动着人们的心灵。
工笔画转而表现现代生活,是近代以来的艺术课题,它存在着一个因时空变化而引起的转换问题,同时也考验着当代画家的智慧和能力。
作为在学校教育中成长起来的画家,王海滨受过严格的训练,熟知工笔画史上各种流派、风格的技法、经验与特点,传统的经验成为他艺术资源的重要部分。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到深厚的造型功力和造型才能,譬如《都市等待》中的中年妇女等,便都透露出《元世祖像》、《明人肖像》的影响,这些人物处在特定环境中的精神状态,造型中各部位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现实精神、写实风格与平面空间、表现感觉等的总体处理等等,都能看到画家在形神兼备的追求中,所达到的娴熟程度。
解读作品,不难看出,王海滨在近期创作中,艺术的取向更重内在、单纯的凝练,使作品更符合艺术与艺术规律;工笔画的三矾九染和复杂程序,既是一种局限,又是一种优势,而且,在发展中的“工而不工”与“不工之工”,工笔写意与写意重彩等,都为工笔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王海滨敏感于多元化时代对自己观念、思维与创意精神的激活,在实践中,完成着“以技入道”的跨越,使他的艺术日臻成熟。
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精神,是王海滨为自己确立的艺术宗旨,而展示当代人的平实、朴素、勤恳的品质,则是王海滨在作品中努力去揭示的,无疑,王海滨的选择,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的超越,只要步履坚实,辛勤耕耘,必有收获。
参考资料
- ↑ 画家王海滨简介及作品欣赏 , 艺术中国 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