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清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清穆(1860年-1941年)字希林,号丹揆、农隐老人。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先祖于乾隆中从南京随宦迁至本县,居城内。

人物简历

1883年(清光绪十四年)王清穆中举人。两年后得进士,为光绪帝钦赐翰林,官至三品,入户部任农曹。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译署兼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任外务部官员。

为政清廉刚正不阿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任商部左丞,次年奉命考察东南7省商务,支持华侨于广东筑新宁铁路。 1904年,王清穆被钦点南巡鄂、皖、苏、浙、赣、闽、粤七省,直至香港考察商务。按常规钦差大臣出巡,各省督抚无不迎奉,献以厚礼,而王清穆廉洁自律,婉言谢绝。 王清穆在南巡考察期间途经浙地,当时很多官员虽知道王清穆为官清廉,不为金钱所动。得知王清穆喜欢文房四宝,就用重金购置一方价值不菲的端砚放在其房中。当王清穆进住驿站房间后,看到如此珍贵完美温润的端砚后虽有些爱不释手,但终不为所动。当他结束巡察离开时,随行的官员鼓动他带走端砚,而王清穆婉拒好意放下了绝世佳品,两袖清风地离开了。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王清穆代表商部到校宣布杨士琦为监督,改校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同年秋杨士琦调京工作,监督一职由王清穆代理。翌年回部,升右丞。 后因铁路贪污案,西太后密召王清穆令其查清事实,正当该案严密侦查之时,直隶总督袁世凯接收巨款贿赂,以商部不应干涉为由,将王清穆升调直隶按察使,王羞与袁世凯为伍,愤而弃官还乡。

集资创建,崇明轮船公司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江苏省商办铁路公司成立,筹建沪杭甬铁路,王应聘任总理。经两年多实地勘测,王拟定长江南北两线并进的计划,南线为上海 — 嘉兴的沪嘉线;北线为开封 — 南通的开通线。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他集资创建了崇明堡镇第一家轮船公司——崇明轮船公司,自任董事长,并由上海承建“朝阳轮”,作为沪崇航运史上第一艘轮船。之后,又从香港添购“天佑轮”投入沪崇航运。

筑农隐庐居住,自号农隐老人

1909年(清宣统元年)王重返仕途,监理浙江财政。1915年,王回乡安葬父母并在墓旁筑农隐庐居住,自号农隐老人。1919年苏浙士绅为办理太湖水利,请王出任太湖水利局督办。他赴金坛、溧阳、宜兴、常州、镇江等重灾区详细考察,潜心研究,先后写成《太湖流域治水防灾策》、《视察浏河、七浦、白茆水利说略》等文,提出疏浚、筑堤、置闸三管齐下的防治方针。后因军阀混战,经费无著,未能付诸实施。王遂于1926年愤而离职,退隐还乡。

励精图治

王清穆对发展本县经济、文化、慈善等事业颇多建树。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他倡导本县塘工开掘青龙港,将其延至寿安寺。后又呈准省府年拨一万元岁修青龙港坝。1919年,他积极支持杜少如兴办大通纱厂。同年与朱贯薇等在庙镇创办自新染织公司,于堡西宅旁创办求已小学,设农业试验场。1921年,王将百馀种农作物制成标本,绘成挂图,在堡西宅上举行美棉展览及农产品品评会,推动美棉普及。 1930年,王清穆和杜少如等集资二十万银元,在堡镇开设崇明第一家银行——大同商业银行,其分行设在桥镇,并在上海北京东路设立通汇处,王清穆自任董事长。1932年,王清穆又和杜少如等集资五十万银元,在堡镇兴建富安纱厂,并出任董事长,该厂于1933年建成投产。 1933年,本县东北部堤岸毁于风潮,王经实地调查,提出修固老岸,堤外取土的两全方案,取得良好效果。民众大喜,称之为:“公正堤!”。 “八·一三”后,-两省难民大批来崇,王垫资于城桥和向化等地筹办难民收容所。 [1]  

沦陷后,将“天佑轮”自沉

1937年,日军侵入上海,抢掠各种船只运送军火,时值轮船公司“天赐轮”在上海船厂大修,不幸遭到日军劫持。王清穆闻迅后,以董事长名义下令,将“天佑轮”自沉于崇明二条竖河,从而避免沦为敌资。 1938年,王清穆撰写了《拟致美国国务卿赫尔书》,“要求美国国务卿召集世界贤才,召开联合大会,聚集一堂,执公道以解除各国之纠纷,凭正义以修补条款之疏漏。”并提出,“以暴制暴”遏制日本侵略他国的嚣张气焰。

避居上海法租界=

1938年3月,崇明沦陷,王清穆避居上海,日军派人至王清穆寓所劝降,他当即严词拒绝。隔日,两名持抢日军闯入其家中威迫王清穆出任上海市市长伪职,并宣称:“如肯就职,可以保全其在崇明的工厂私产。”并给予三天时间考虑,否则后果自负。且又交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放了两颗子弹。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的王清穆置生死于度外,严词痛斥!后经友人再三劝告,前往法租界贝当路(今衡山路)华雅公寓避难。不久,日军数十人来到崇明王清穆住宅等处大肆搜查,将所有房屋地板全部撬开,企图查找金银财宝,但因王清穆将毕生钱财用于民生及实业等,日军居然一无所获。

碧血丹心名垂青史

1941年王清穆因病去世,卒年81岁。因王清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当时政府特送治丧费五千元,并发来褒奖令,称颂王清穆“抗战军兴之后,蛰居沪滨,敌伪屡加诱胁,始终弗屈,惊闻忧时疾逝,轸悼殊念,应以明令褒扬,经彰耆德。”1947年,王清穆被列为江苏省五先贤,公葬于苏州虎丘塔树林内。[2]   

日本投降纪念日,看昔日崇明爱国人士如何抗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著日本投降而告终。”1938年3月18日,日军登陆新河,崇明沦陷。日本侵略军开始对小小的崇明岛进行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生灵涂炭!国难当头,极大地激发了崇明人民的新的觉悟,王清穆自沉轮船,陈干青八年隐居,龚秋霞吃辣拒唱,蔡申甫誓不进城……崇明的爱国民主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共御外侮。[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