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熙凤的判词解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熙凤判词

所谓的判词有两种意思,其中一种就是“断语、结论”的意思,在名著红楼中几个重要人物都有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判词,而且这些判词往往是对这个人比较隐讳的概况。那么王熙凤判词是什么呢?她的判词和王熙凤的结局有什么联系之处吗?

红楼中王熙凤判词是这样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的判词是什么及其解读

王熙凤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只可惜所生处的年代是在末世,其中的“凡鸟”暗指的就是凤。第二句可以理解为大家都知道王熙凤有这样的才能,都很爱惜她。第三句话说的是她的丈夫从结婚以来对她的态度转变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听从到之后变得很冷淡甚至是命令她,一直到最后面临被休的结局。最后一句话就是说更可悲的是她最后只能哭泣着回到娘家。

红楼梦曲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费尽心机耍弄聪明,反而算掉自已性命。生前弄权术致使心力交瘁,死后留牵挂还显现出性灵。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口安宁,最终落个家破人亡各逃生。半辈子殚精竭力枉费心。恰似那悠悠晃荡梦一场。好像是忽喇喇大厦倾塌了,好像是黑蒙蒙油干灯灭尽。呀!一场欢喜忽然悲变痛。唉!世间祸福终归难断定!

这首曲子是写王熙凤的。曲子主要写王熙凤耍尽权谋机变,弄得贾府一败涂地,也害得自己落了个“悲辛”的凄惨下场。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权人物。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从“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中,更识得她交通官府, 为所欲为的阶级本性。

曲子开头的两句道出了王熙凤及其所代表的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宋代黄庭坚《牧童》诗末两句云:“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里的“机关用尽”,是讽刺那些不顾一切费心机、弄权术去追名逐利的达官显贵。王熙凤正是这一类耍尽阴谋机变,权欲、贪欲极度膨胀的剥削阶级人物。曲子这头两句,用嘲弄的口气,概括了贾府“女霸”王熙凤的为人和结局。

王熙凤生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阴险毒辣,制造了许多罪恶,确是到了“心已碎” 的地步,但结果还是树倒猢狲散:“家亡人散各奔腾”。

贾府的衰败,是封建地主阶级必然灭亡的封建社会“末世”所注定的。因此,无论王熙凤如何的“聪明”,如何的“机关算尽”,都不能支撑贾府这座即将倾塌的“大厦”,更不能挽救四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似灯将尽”的历史命运。曲子唱出“一场欢喜忽悲辛”,即是王熙凤一生遭遇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末世”的挽词。

曲子最后唱道:“叹人世,终难定!”这是作者的感叹,作者把王照风的悲剧结局和封建家族的没落,归之于人世祸福难定,却是作者局限性的反映。

这支曲子,用语生动形象,很有特色。开头两句,语带嘲讽,突出王熙凤“弄权”的显著特点,以及她自食恶果的必然命运。作者还用迭词对句的形式,使要表达的思想更加鲜明。用“意悬悬”写出王熙凤费尽心力耍弄阴谋权术时的精神状态;用“荡悠悠”讽刺她到头来只是好梦一场。曲子更用“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这种发声传情的比喻,形象地描写出王熙凤命如油尽灯灭,她所代表的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情景。

在原著中王熙凤的判词前的那幅画是这样的:有一只雌凤站立在一座冰山上。这幅画暗藏的意义大致上是这样的:这冰山就是暗指贾府的势力,冰山虽然看上去很巍峨的样子,但是在太阳的照射下就会化成水,也就是说贾府的势力没过多久就会失去。而那只雌凤站在冰山上也会很快没有立足之地,很是危险,就是说王熙凤待在即将没落的贾府是没有出路的。既然王熙凤判词是这样的,那么这判词所写的内容和王熙凤真实的结局一样吗?

王熙凤结局如何

王熙凤因为之前为人太过狠毒,对下人太过严厉,所以在后来大家都对她很有怨气,以至于后面她四处树敌,甚至还有失宠的危险,渐渐地她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了。再后来凤姐还违反了国法,引来了祸端。凤姐的行为让丈夫感到难堪,还被贾政责骂,更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心中的郁结更加严重了。没想到最后还落下了被丈夫休弃的下场,没有办法的凤姐只能伤心地回到娘家去了。而且最后她还是死了,把棺木运回了老家。[1]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