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益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益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经济系副主任
出生 1961年11月
湖北省枝江市
逝世 2010年7月25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王益松教授,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市。1978年考入原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系学习,1982年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1月赴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经济系留学,回国后一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个人介绍

王益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1]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常委、经济政法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经济系副主任、系主任,管理科学系主任等职务,长期兼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农业财务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地方税务局特约监察员、武汉市农村财政研究会副会长、政协武汉市洪山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

人物生平

王益松教授,1993年1月加入九三学社。1997年被确定为财政部首批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2002年攻读"产业经济学"专业"企业价值评估"方向博士研究生,随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优秀社员"称号。2006年9月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7月25日上午在武昌因病逝世,惜年49岁[3]

教育事业

三十载教育生涯,王益松教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他待人诚恳,极富亲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毕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善待每一位学生;他率先在自己的课堂开展双语教学,他精通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并将其运用在管理学教学与科研中。屡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华为奖教金"、"优秀教师"及"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他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展现出的敬业精神和卓越才华,在三尺讲台上彰显出的高贵人格和师德风范,深受同事敬重和学生爱戴。

主要讲授课程:管理科学概论、管理定量分析、管理定量分析(英文)、农业经济计量分析、农业经济定量研究、外国农业经济(英文)。

学术研究

王益松教授是农业经济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知名学者和重要建设者,在农业经济定量研究、管理定量分析、外国农业经济等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展开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在《农业经济问题》等学术刊物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出版了《管理科学概论》等专著教材多部,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农业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1995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997年被确定为财政部首批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经系副主任、系主任,管理科学系主任、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等职务,长期兼任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仅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有3篇论文入选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和参加的科研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2项,独立撰写研究报告10多篇,分别作为副主编、分编主编,与他人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教学和辞书共3部。

社会贡献

王益松教授是湖北省知名社会活动工作者与民主党派人士。曾多次参加中共湖北省委"双月谈"座谈会并发表建设性意见,多次参加湖北省政协组织调查视察活动,两度在省政协常委会作大会报告,为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慷慨建言献策,受到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他长期担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重要领导职务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三学社委员会主要领导职务,是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常委、经济政法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撰写了数十件有重要价值的议案与提案。王益松教授为湖北参政议政和民主党派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优秀社员"称号,屡次获得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颁发的参政议政工作一等奖,2006年9月被中共中央统战部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央领导的接待。

研究成果

论文

[1] 沃顿模型中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经济与管理译丛》1987.2

[2] 加拿大的农业危机,《世界农业》1991.5

[3]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uhan City,《City System Control Engineering》1991.10

[4] 农业投资分布滞后模型及其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

[5] 国外农业投入政策研究,《世界农业》1993.3

[6] 农业投入:独特的历史难题和严峻的现实选择,《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5,人大复印资 料94.11期转载

[7] 我国农业投入与农业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武汉出版社1994.7

[8] 中外农业投入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武汉出版社1994.7

[9] 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5.5

[10]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模式研究,《财政研究资料》1995.18

[1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财政研究》1995.7

[12]中日两国农户兼业行为比较研究,《中日经济主体行为方式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0

[13]论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缺陷及完善措施,《农业经济问题》2000.5

[14]建立我国农产品电子交易系统的设想,《计划与市场》2000.9

[15]放心食品怎样才能走近百姓,《今日湖北》2002.5

[16]完善庄园经济利益机制的几点思考,《学习与实践》2002.7

[17]确定缩股比例的模型方法,《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

[18]多因素综合作用分解方法研究,《经济学与数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

[19]中国农业波动周期与预警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4.1

[20]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者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

[21]中国农业经济波动周期研究,《财经政法论坛》(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

[22]《农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研究,《改革创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23]高等教育质量观浅论,《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

[24]论中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及其本质,中越学术研讨会

[25]湖北省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绿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8

著作及教材

[1]《农业投资比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

[2]《农业政策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6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论》,武汉出版社1993.4

[4]《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武汉出版社1994.7

[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与投资决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6

[6]《农业财税知识大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12

[7]《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农业经济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3

[8]《世界农业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

[9]《农业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3

[10]《工商管理实验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8

[11]《管理科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课题

[1]1990.12,国家青年社科基金,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2]1992.10,武汉市招标课题,加快武汉市城郊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3]1994.12,中华社科基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构与层次研究

[4]1995.01,财政部,中日经济主体行为方式比较研究

[5]1995.07,湖北省科委,湖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2000年发展规划

[6]1995.12,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农业预警系统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7]1998.12,湖北省教委,专业资料库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8]1999.12,中南财经大学,中越经济转型比较研究

[9]2004.10,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湖北省生态旅游资源存续与资本化问题研究

[10]2005.2,湖北省教育厅,《农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研究

[11]2005.09,九三学社中央,取消"两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2]2006.04,湖北省委统战部,培养和造就新农村建设实用型人才问题研究

提案及研究报告

[1]1999.01,彻底根治乱收费顽症.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集体提案

[2]2000.01,依法治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3]2002.01,完善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集体提案

[4]2004.09,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2004年度参政议政工作二等奖

[5]2005.11,取消"两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九三学社湖北省委2005年度参政议政工作一等奖

[6]2006.04,关于加快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省政协九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

[7]2006.06,关于扎实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双月座谈会"发言

[8]2006.11,取消"两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九三学社湖北省委2005-2006年度提案工作特等奖

[9]2006.12,关于对中小学生集中开展一次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和教育活动的建议.洪山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提案

[10]2007.01,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设想及建议.省政协九届二十五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

[11]2008.01,关山街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报告.调研报告

参考来源

  1. 王益松教授、彭锡华教授逝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09-10
  2. 王益松、李扬当选政协洪山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6-11-08
  3. 永远怀念王益松教授 ,天堂网, 2010-07-25
  4. 王益松 ,名人简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