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绍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绍清
王绍清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王绍清教授,博士生导师,地测学院能源地质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助理。

200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7.11-2009.11 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EMS学院进行联合培养。

2008年-至今,是国际组织ICCP(国际煤岩学委员会)会员;“德贻煤地质优秀学生奖”评审秘书。

2010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12年-至今,是国际组织ICCP(国际煤岩学委员会)“Micro-FTIR”工作组召集人之一。2012年-至今,审稿《Fuel》、《燃料化学学报》等期刊;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人才项目2项,编写论文集和教材2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20余篇;专著1部;教改文章5篇,核心1篇。

2014年-至今,任国际组织TSOP(国际有机岩石学年会)会员。

2014年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指导硕士研究生20人;教学改革项目7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指导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22人(11名已毕业)。

2015年荣获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5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的2014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2015.12-2016.12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EMS学院进行访学。

2016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2017年首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2018学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优秀课程。 2017年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电子邮件:wangzq@cumtb.edu.cn

研究方向

1、煤属性(煤岩学、煤化学)

2、化石燃料的有机地球化学

3、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4、煤层气地质

5、二叠纪地质特征

科研项目

1.树皮体的煤岩学与煤化学特征化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树皮体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变化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3.树皮煤(体)的生烃潜力研究,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4.半丝质体活性特性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首届“越崎青年学者”

5.煤炭洗选和气化过程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973项目子课题,参加人

6.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规划项目

7.中国特殊显微组分树皮体的化学结构和热重特性研究,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8.特殊显微组分树皮体和过渡组分受热岩相变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9.特殊及稀缺煤炭资源调查,省部级项目,参加人

10.特殊稀缺煤种资源类型分类及煤炭矿山节能减排标准研究,省部级项目,参加人

主要论文及著作

[1] Wang, S.Q., Tang, Y.G., et al. 2018. Petrologic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Permian bark coal in Mingshan coalmine, Southern 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93: 205-217.

[2] Wang, S.Q., Tang, Y.G., Chen, H., et al.2018. Chemic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of different coal components at the similiar coal rank by HRTEM in situ heating. Fuel, 218:140-147.

[3] Wang, S.Q., Liu, S.M., Sun, Y.B., et al. 2017. Investigation of coal components of Late Permian different ranks bark coal using AFM and Micro-FTIR. Fuel, 187: 51-57.

[4] Wang, S.Q., Chen, H., Ma, W., et al. 2017.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of coal components upon heat treatment and explanation on their abnormal thermal behaviors. Energy Fuels, 31:11587-11593.

[5] Wang, S.Q., Sun, Y.B., Shu, K.K., et al. 2016.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 components of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Southern China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Bioanalytical Techniques, 1: 1-5.

[6] Wang, S.Q., Tang, Y.G., Schobert, H.H., et al. 2015. Applic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hydrogen-rich bark coal. Fuel, 162: 121-127.

[7] Wang, S.Q., Tang, Y.G., Schobert, H.H., et al. 2014. Chemical com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Permian bark coals from Southern China. Fuel, 126 (15): 116-121.

[8] Wang, S.Q., Cheng, H.F., Jiang, D., et al. 2014.. Raman spectroscopy of coal component of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Southern Chin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132(11):7647-770.

[9] Wang, S.Q., Tang, Y.G., Schobert, H.H., et al. 2013. Petrology and structural studies in liquefaction reactions of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Southern China. Fuel, 107, 518-524.

[10

] Wang, S.Q., Tang, Y.G., Schobert, H.H., et al. 2013. FTIR and Simultaneous TG/MS/FTIR Study of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100: 75-80.

参考文献

王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