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行 | |
---|---|
出生 | 江蘇蘇州(明朝) |
國籍 | 明 |
別名 | 字止仲,號半軒 |
活躍時期 | 明朝洪武年間 |
知名作品 | 昭君出塞圖 |
王行,字止仲,號半軒,更號楮園,自稱淡如居士,是位有影響的蘇州市文學家,他跟高啟等人一起被稱為「北郭十友」,又稱「明初十才子」。[1][2]與明朝開國功臣藍玉為莫逆之交,大將軍禮遇甚厚。[3]洪武年間,被沈萬三聘為教師,[4]每寫成一篇文章,沈萬三就用一鎰(20兩,一說24兩)銀子進行酬謝。之後王行在石湖隱居。[2]後來,王行的兩個兒子去了南京,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發,王行被殺,二子亦被殺。[5]
人物逸事
王行,字止仲,號半軒、楮園。幼年家境貧寒,父親王懋在蘇州閶門徐氏所開藥店中賣藥。王行聰明異常,十歲時就成為父親的得力幫手。主人發現他天賦異常,遂讓他盡情閱讀家中收藏的「經史百子」諸書。王行十七八歲就開始同當地文人雅士交往,並在蘇州城北齊門設立私塾。元末明初的着名文人高啟和後來為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出謀劃策的釋道衍(姚廣孝)等人都是他的好友。張士誠據守平江(今蘇州)一帶時,分守浙右的參政饒介曾向元朝廷上疏推薦王行,王行因天下多事不出仕。明朝建立以後,蘇州知府魏觀、王觀都曾以人才向朱元璋推薦,但他除了在蘇州府學一度擔任過訓導以外,一直沒有當過官。王行一生基本上都是以執教為業,他曾兩次在沈家任門館先生,又曾兩次在藍玉家任家庭教師。他第一次在沈萬三之子沈達卿家任教是在元末。洪武十二年(1379)他在南京應都督藍玉之聘,在藍家坐館,頗得藍玉的欣賞,曾經陪同藍玉去左丞相胡惟庸家拜訪。次年因胡惟庸黨案發生,他惟恐牽連,辭去館職返回蘇州故里。這以後他又到沈達卿家坐館,教授達卿的孫子沈巽、沈程、沈衡等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他家不知什麼原因被編為「織挽匠戶」,起赴應天府上元縣十八坊住坐。友人鑑於朱元璋「法度厲害」,竭力勸他不要去南京。王行當時已年近六十,本來可以讓兒子去服役,他卻堅持自己前往,答稱:「老虎穴中好遊戲。」徑自深入虎穴——南京。這時藍玉已是涼國公(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由永昌侯進封),藍玉的長子藍碧瑛聽說王行到京,立即請來府中教他的兒子藍慶孫等。這些材料說明,王行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同藍家也有十幾年的交情,而且這種交情非同一般,都是坐館任西賓夫子。在朱元璋決心剷除以藍玉為首的武功集團以前,藍玉貴為公爵,幾次出任大將軍,名震朝野。沈家誤把冰山作靠山,就像洪武初年進獻大批財物給朱元璋一樣,又想借王行作中介,同藍大將軍攀上關係。在他們看來藍玉不僅手握軍權,炙手可熱,而且他姐姐(常遇春妻)的女兒是懿文太子的正妃,同皇儲拉上關係不失為「明智」之舉。有王行從中說項,關係自然一說便通,命運的作弄也隨之而來。
洪武年間掀起的胡黨、藍黨兩案,朱元璋正是看準了左丞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因職務所在,工作上聯繫的人多,趨炎附勢者亦復不少,藉此濫入人罪,誅殺潛在的異己勢力。在這種預謀下,一是稍涉牽連即予逮捕,二是鼓勵告訐,落網之後,嚴刑逼供。不僅被捕者屈打成招,而且輾轉牽連,動輒萬人。《逆臣錄》中許多人就是在黨案興起時,惟恐被捕者招供涉及自己的名字,暗中托人向承審人員行賄「抹去名字」,不料事與願違,反而成了參與謀反的「鐵證」。
王行在藍玉家任教書先生,藍玉曾數次向朱元璋推薦,王行因此得到朱元璋的召見。藍黨案發後,不要說王行脫不了身,經由他而搭上藍家的人都被一網打盡。[6]
參考文獻
- ↑ 撰寫者王行被沈萬三聘為家庭教師. [2012-07-22-UTC4:00].
- ↑ 2.0 2.1 張廷玉等. 明史·卷285.
- ↑ 王錡《寓圃雜記》載:「偶舍於藍都督之傍。藍有家人子肄業於行,每歸,藍取其學課以觀,重加稱賞。一日,召行見,行以為奇遇,所談皆韜略,無一語及文業。 藍曰:『先生文武才也,何見之晚也?』因徙置府中,以師事之。 不久藍以謀反見執,或勸行曰:『可行矣。』行曰:『臨難無苟免。』亦被執。 刑官無以入其罪,命刑供狀。 行曰:『行本一介書生,蒙大將軍禮遇甚厚,今將舉事,焉敢不從。』遂以同謀被誅。」
- ↑ 張廷玉等. 明史·卷140.
- ↑ 談遷《國榷》稱:「乙酉太子太傅涼國公藍玉謀大逆,族誅……坐黨論死者,可二萬人。 知名之士,若南海孫蕡、長洲王行,皆在誅中。」
- ↑ 探秘明朝首富沈萬三:大明十五疑案, 和訊讀書,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