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王阳元,1935年1月1日出生中国于浙江宁波,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微电子学系主任[1]。 1953年王阳元考入北京大学;195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王阳元发表科研论文230多篇,出版著作6部,现有1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等共16项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
经历
1935年元旦,王阳元出生于浙江宁波柴桥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家庭,由于是在阳历年元旦出生,祖父为他起名阳元。
1941年,王阳元在柴桥小学学习,从上小学起,就刻苦用功,各科学习成绩年年都名列前茅。
1947年,王阳元小学毕业,并且以宁波市镇海区统考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立宁波中学,在中学时期,他不仅养成了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树立了要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科学家的坚定理想。在宁波中学的时候,王阳元以其《未来的科学家——宇耕在成长》一文闻名于全班。“宇耕”是王阳元为自己起的笔名,意为“宇宙的耕耘者”。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
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12年科学规划后,半导体作为五大门类学科之一得以重点发展,北大再一次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半导体专家。王阳元作为第一批学生被重点培养。其间,他学习了有关半导体理论与技术的多方面知识,为长期在微电子领域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留校任教,在北京大学工作。
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至1983年)。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王阳元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1985年)、微电子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王阳元发表科研论文230多篇,出版著作6部,现有1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等共16项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