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不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玩世不恭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án shì bù gōng,以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世。语本《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1]
【近义词】:游戏人间、逢场作戏
分词解释
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
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2]
典源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非夷、齐而是柳下惠,戒其子以上容:『首阳为拙1>,柱下为工2>;饱食安步,以仕3>易农;依隐玩世4>,诡时5>不逢6>。』其滑稽之雄乎!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燿。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故详录焉。」
(1) 首阳为拙:伯夷、叔齐因拒吃周粟而饿死首阳山,这是不智之举。 (2) 柱下为工:老子任周朝柱下史,隐于朝,终身无患,这是聪明的做法。柱下史,掌理天下图书、计籍的官吏。 (3) 仕:做官、任职。 (4) 玩世:藐视礼法,纵逸不羁。玩,今订音读ㄨㄢˊ,文言可读作ㄨㄢˋ。 (5) 诡时:违逆时势与风尚。诡,音ㄍㄨㄟˇ,违反,违背。 (6) 逢:指遭遇祸害。
典故说明
据《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载,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的大臣,聪慧过人,机警幽默,总是能妙语如珠,使人发笑,因此武帝很喜欢让他在自己跟前调笑。但是,他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常以诙谐的语调向武帝进谏,当宫中有人得罪武帝时,他也会代为讲情。对于他的人生观,透露在训戒儿子的一段话中:「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中「首阳」指的是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之事。伯夷、叔齐为殷商贵族,商纣亡后隐居在首阳山,因拒吃周朝食物而活活饿死。「柱下」则指老子任周朝柱下史之事。老子与伯夷、叔齐一样历商、周二朝,入周后,他任职柱下史(类似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负责掌管国家典籍,虽在朝任官却能无涉于政治是非。东方朔他认为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自以为清高,并不聪明;要像老子一样,虽仕于周,却像隐者一般,才是有智慧的。因此劝他儿子要吃得饱、行得安,不必身为农夫才能隐居,可在朝为官却像隐者一般,用轻松的态度应付世间事。这种入虽然违异一般人的看法,但却可以免祸上身。后来「玩世不恭」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以不庄重、不严谨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事。但后世使用「玩世不恭」时,表示的不一定是如东方朔那样大智若愚的生活态度,有时反而是一种消极颓丧、游戏人间的人生观。
视频
参考文献
- ↑ 【玩世不恭】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词海网
- ↑ 玩世不恭汉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