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榴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玫瑰榴石
英 文 : Rhodolite Garnet [1]
日文名 : 蔷薇柘榴石(Barazakuroishi)
又 名 : 蔷薇榴石
产 地 :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 • 坦尚尼亚:翁巴/Unba • 印度:奥里萨邦/Orissa • 马拉威:全境 • 莫三比克:全境 • 巴西:全境 • 斯里兰卡:全境 • 挪威:全境
性质
颜 色 : 薰衣草粉、玫瑰红、酒红色、紫色
晶 系 : 等轴晶矽
断 口 : 贝壳状至不规则
硬 度 : 7-7.5(摩氏硬度)
光 泽 : 玻璃光泽
比 重 : 3.1 - 4.3
折射率 : 1.72 - 1.94
双折射 : 常出现不规则的双折射
多色性 : 只在部分罕见品种
晶体惯态 : 菱形正十二面体或正立方体
抛磨光泽 : 玻璃至半金刚光泽
光学性质 : 单折射
岩石温度的变化历史
榴石群是利用岩石圈热动力学(geothermobarometry)去理解很多火成岩及变质岩起源的一个关键矿物。
榴石中的元素扩散速度与其他矿物相较之下较为缓慢,而且石榴石亦相对能够抵抗交代作用(metasomatism)。
所以个别能够保存其内部复合带的石榴石会被用来理解其身处岩石的温度变化历史。
而一些没有复合带的石榴石则会被理解为因为扩散而导致单一化,而因为以上影响而单一化的情况亦可以用来推测身处岩石温度的变化历史。
特征与特性
名称由来
玫瑰榴石呈现与其他红色石榴石迥异的美丽玫瑰色,英文名取自希腊语的玫瑰“Rhodon”和矿石“Lite”。
玫瑰榴石的历史
1882年,在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发现,并持续开采至1902年矿脉枯竭为止。
1964年,又在坦尚尼亚的翁巴溪谷发现了广袤的矿床,之后在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地也开采出质地优良的原石,其后至今便一直维持大规模的开采。[2]
玫瑰榴石属于矽酸盐矿物,由铝质系列(Pyralspite,红色石榴石)中的镁铝榴石(Pyrop)和铁铝榴石(Almandine)的成分混合而生成,为此种宝石的商业名称。
虽然同为红色石榴石,但玫瑰榴石又不同于红褐色的美铝榴石及深红色的铁铝榴石,红中带紫的透亮色泽是其一大特征。且近年更发现了紫色的玫瑰榴石,已开始于少数市场上流通。
玫瑰榴石与铁镁铝榴石
玫瑰榴石为镁铝榴石和铁铝榴石的固溶体,但其中有些含有相同成分的宝石并不称为玫瑰榴石,而是称做铁镁铝榴石(Pyrope Almandine Garnet)。
玫瑰榴石的成分并不均等,若镁铝榴石的成分较多,便呈现鲜丽的酒红色,而铁铝榴石的成分越高,则会带有较深的红褐色。这是因为铁铝榴石成分中含有较多的铁离子,且由于铁铝榴石成分较多的矿石几乎不具宝石价值,因此不以商业名称“玫瑰榴石”称之,而是另以铁镁铝榴石称呼。[3]
玫瑰榴石的保养
玫瑰榴石为中高档宝石之一,是一种呈酒红色泽的美丽宝石,市场流通量多且广受欢迎,可说是石榴石家族中的最佳主角。由于开采量多,价格仅高于褐色的铁铝榴石,合理而容易入手,因此市面上有许多结合银饰的饰品和能量石。
在日常保养方面,佩戴之后应立刻以羊皮等软布轻柔擦拭。
而要是皮脂和汗水等单靠擦拭无法去除,导致饰品仿佛出现一层水雾,即可将饰品以稀释过的厨房用中性清洁剂浸泡,再用柔软的刷具轻轻刷洗。玫瑰榴石质地坚硬,一般而言像这样的保养并不会造成伤痕。
但若清洁剂不慎残留,反而可能造成饰品起雾,因此清洁后不该直接静置,而是应立即以流水将清洁剂彻底冲洗干净。[4]
此外,若镶嵌不够牢固,偶尔会发生脱落的情形,因此冲洗时请务必小心,免得宝石脱落掉入排水口。冲洗后建议以干布确实吸干水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于阴凉处,与其他宝石分开保管(因硬度摩擦可能造成刮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