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環境意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3月17日 (日) 09:16 由 正好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環境意識
圖片來自優酷

環境意識是一個哲學的概念。是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一個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又是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互相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也就是說,環境意識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水平,即環境價值觀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維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們保護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簡介

現代環境意識首先倡導於西方,中文譯文來自「Environmental Awareness」一詞。從國際上看,「環境意識」術語的產生以及它所表示的現代環境意識的內涵大體上出現於本世紀六十年代。

1968年,美國學者Roth首先提出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其含義與環境意識的含義極為接近。實際上,環境素養可以認為是環境意識的同義詞。當時媒體認為環境污染是那些環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造成的,Roth便提出如何辨認有環境素養的公民,由此提出環境素養的概念。

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松(Nixon, 1970)曾以「環境素養」為題,在美國環境質量委員會(Council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年度報告中揭示環境素養的重要性。他認為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美國全社會進行改革,以獲得新的知識、概念和態度,並認為美國全社會必須對人與其環境的關係發展有新的了解和認識,也就是說要發展環境素養。而環境素養的培養必須依賴教育過程的每個階段。

1970年美國新澤西州環境教育委員會制訂新澤西州環境教育整體規劃(New Jersey Master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其目的在於採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environmentally literate citizen-ry)。該計劃認為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應了解整個環境間的互依關係和責任,並且具有解決現存環境問題及防止將來問題發生的知識和技能。

Rillo(1974)認為環境教育的目標在於事實或個人價值觀評價環境問題。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他們能夠主動、合理地使用環境,以發展人類高品質的生活;能問題。了解人類無法與其他生物分離而完全獨立,而與環境的其他成分互相關聯。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前蘇聯的第比利斯召開政府間環境教育會議,認為有環境素養的人具有下列特徵:( Roth 1992 )

環境意識的概念是隨着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而產生的,反映的是人們的一種心理,是對環境的認同感。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人們會有意識地去關注環境變化和生態平衡,並且會自覺地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環境意識包括環境認識觀、環境價值觀、環境倫理觀、環境法制觀和環境參與觀五部分,分為感性認識、知識、態度、評價和行為五個層次。對環境意識的研究在人與自然的發展中具有巨大的實踐指導意義。

環境意識不僅包括人們對環境的認識水平,即環境價值觀念,還包括人們保護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因此,環境意識的內涵指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一個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還包括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的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簡單地說,人們具有環境意識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先決條件,也就是說環境意識是調節、引導和控制人們行為的內在因素,只有使各類組織、群體和個人都認識到生態環境人類生存的關係,認識到生態危機對人類的危害,保護環境才能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 [1]

定義的不同

由於研究者的學術背景不同,對環境意識這個涵蓋十分廣泛的概念,形成了不同的觀察、研究角度。

環境意識
圖片來自優酷

1.從哲學的角度

楊朝飛認為,從根本上講,環境意識是一個哲學概念(楊朝飛,1991)。並從意識與物質的關係來論述,「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和物質相區別,相對立,是第二性的(列寧)」。這是因為意識來自於客觀世界,其內容是客觀的;意識又是一種人腦的機能,而人腦是物質的,可見其基礎也是客觀的和物質的。從另一方面來講,意識不只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亦即它並不只是消極被動的反映,而且還可以能動地反作用於客觀世界。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的標誌也正在於人類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按此定義,環境意識是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一個認識水平和認識程度,又是人們為保護環境而不斷地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

從哲學角度來研究環境意識的人較多,如「生態意識是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變化的哲學反思,……」(李萬古,1996),「環境意識是指人們對於環境現象和環境行為能力的反映和認識(易先良,1993)",「所謂環境意識,就是人類對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這一特定的客觀存在的反映(余謀昌,1995)」等。

2.從文化的角度

姚炎祥(1993)等認為,「環境意識是環境文化的核心和基礎」。「所謂環境文化,從廣義上講,是指人們在認識和保護環境的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它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形態:環境物質文化、環境制度文化、環境精神文化。……環境精神文化是指人們在認識和保護環境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包括環境意識、觀念及有關的文化藝術形式等。」

至於環境意識的定義,姚炎祥等人是從人類意識的角度給定的。「環境意識是人類意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意識是人們在實踐中產生的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象,它包括……感性認識形式以及……理性認識形式。而環境意識則是人們在實踐中產生的關於環境、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以及環境保護的各種認識之總和,它主要包括……環境理性認識層次和……環境感性認識層次。環境意識是人們對所處的環境及其相互關係的能動的反映,……」

3.從價值觀的角度

從價值觀角度看,把「環境意識作為一種本質上進步的價值觀」來看待。

「環境意識,從狹義上說,是對大自然價值及與自然有關的人類行為的價值的認識,從廣義上說,則還包括對人類創造的物質型歷史遺產的價值及與之相關的人類行為的價值的認識」(徐篙齡,1997)。 莊國泰、劉湘溶等人所下的定義中,也包含價值觀的思考角度。實際上,價值觀也可以認為屬於哲學的角度。

4,從心理學的角度

劉培哲(1993)認為,「環境意識就是人們對待環境問題上的心理覺悟。它包括生產、生活活動與自然關係的理論、思想、情感、知覺、

倫理道德等意識要素與觀念形態的總和」。

5.從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所應具備的內容來定義

Hungerford從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角度出發,認為環境素養由認知知識、認知過程和情意三部分組成。他沒有從學科的角度去研究,而是認為環境素養是一種組合內容,不僅包括知識(多方面的知識),還包括能力、價值觀、行動策略等。其定義較多的是從環境素養的不同層次考慮的。

定義

環境意識是在對以往人與自然關係的各方面即基本觀念、價值觀、理論道德、行為方式、發展道路等的全面反思後,提出的一種與傳統意識有着質的區別的新意識,是保障生態系統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條件。它表明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從被動認識向主動認識飛躍,這種認識預示着人類將走向一個新時代。 1、改變了人們對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認識 2、有利於人們根本價值觀進步 3、有助於人們思維方式的改進 4、有助於社會全面進步

視頻

母親流淚了嗎?保護環境我們永遠在路上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