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珍妮弗·琼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珍妮弗·琼斯
女演员
出生 Phylis Lee Isley
(1919-03-02)1919年3月2日[1]
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塔尔萨
逝世 2009年12月17日(2009-12-17)(90岁)
加利福尼亚州马利布
母校 西北大学
配偶 罗伯特·沃克(1939年至1945年)
大卫·赛兹尼克(1949年至1965年)
诺顿·西蒙(1971年至1993年)
儿女 小罗伯特·沃克(1940年-)
迈克尔·沃克(1941年-2007年)
玛丽·詹妮弗·塞尔兹尼克(1954年-1976年)
活跃年代 1939–74

珍妮弗·琼斯,又译为珍妮花·锺丝Jennifer Jones,1919年3月2日-2009年12月17日),原名Phylis Lee Isley,是一位美国女演员。[2]

简介

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美国电影演员、慈善工作者,毕业于美国戏剧艺术学院

其演艺生涯中曾5度获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女配角,并凭于1943年影片《圣女之歌》(The Song of Bernadette) 首次角逐奥斯卡即获颁影后;她的代表作包括与威廉·荷顿合演、在香港多处著名景点取景的《生死恋(美国电影)》(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3]

1975年获得第19届意大利大卫奖大卫终生成就奖。1997年获得第47届德国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珍妮弗·琼斯致力于慈善事业,于1980年创立“珍妮弗·琼斯·西蒙心理健康与教育基金会”。1993年开始管理诺顿·西蒙博物馆。2003年以名誉主席的身份退居二线。

2009年12月17日,珍妮弗·琼斯在美国马里布的家中寿终正寝,享年90岁。[4]

生平

珍妮花·锺丝出生时原名Phyllis Lee Isley是家中的独生女,她的父母拥有一家剧团并且自己也是演员。他们家经常在全国巡游,5岁那年锺丝就登台演出。后来他父亲买下一家破产的剧院,中学毕业后她考入了西北大学,后来又进入了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美国表演艺术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5]

在那里她遇见了男演员罗伯特·沃克,两人一见钟情并且离开学校开始在当地的剧院登台演出。

1939年1月他们结了婚然后又到了好莱坞。锺丝同共和电影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半年,每周75美元报酬的合同。她第一次演戏就和约翰·韦恩合作,在这之后她出演了一些小成本的电影,不过始终希望能获得更好的角色,而沃克则去纽约的百老汇碰碰运气。

当锺丝发现自己怀孕了以后不得不停止工作,在1940年4月15日她生下了小罗伯特·沃克,第二年又生下了次子米切尔。后来锺丝遇见了制片人大卫·赛兹尼克,后者给了她一份为期7年的合同并让她改名为珍妮花·锺丝,[6]她也由此得以出演《圣女之歌》,这部影片的票房反应非常好,锺丝也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原图链接 珍妮弗·琼斯 来自时光网

虽然夫妻二人的事业都开始腾飞,但是他们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而在此前不就他们二人还曾第一次在荧幕上热吻。在接下来的两年中,锺丝分别因为《自君别后》以及《血洒香笺》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不过两次都未能获奖。

赛兹尼克清算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并于1949年7月13日在意大利迎娶了锺丝。第一任丈夫在1951年去世后,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儿子们身上。

1954年8月12日,锺丝同赛兹尼克的女儿出生,之后她去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55年,她凭借在福克斯公司拍摄的电影《生死恋》再次获得奥斯卡女主角奖的提名。

1974年她拍摄了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火烧摩天楼》结果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电影女配角的提名。[7]

2009年12月17日,90岁高龄的锺丝于家中自然死亡。[8]

个人生活

感情经历

珍妮弗·琼斯的人生曾经有三段婚姻,1945年,琼斯与沃克正式离婚。

1949年,她与电影大亨大卫·塞尔兹尼克结婚,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1965年,塞尔兹尼克因心脏病发与世长辞。1976年,她与塞尔兹尼克所生的女儿玛丽·詹妮弗·塞尔兹尼克跳楼自杀,年仅21岁。

1971年,珍妮弗·琼斯与加利福尼亚州实业家诺顿·西蒙(Norton Simon)结婚,两人共同搬至印第安纳州居住,在那里西蒙开始收集南亚和东南亚的艺术品。

1993年,诺顿去世后,琼斯成为了诺顿·西蒙艺术博物馆的主席,她在位十年间,博物馆的事业蒸蒸日上。

获奖记录

奥斯卡金像奖

▪ 1956 第28届 最佳女主角奖 爱情多么美好 (提名)

▪ 1947 第19届 最佳女主角奖 阳光下的决斗 (提名)

▪ 1946 第18届 最佳女主角奖 血洒香笺 (提名)

▪ 1945 第17届 最佳女配角奖 自君别后 (提名)

▪ 1944 第16届 最佳女主角奖 圣女之歌 (获奖)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 1975 第32届 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 火烧摩天楼 (提名)

▪ 1944 第1届 电影类-最佳女主角奖 圣女之歌 (获奖)

德国电影奖

▪ 1997 第47届 终身成就奖 (获奖)

意大利大卫奖

▪ 1975 第19届 大卫终生成就奖 (获奖)

人物评价

作为“纯真的化身”,珍妮弗·琼斯凭借非凡的品貌表现出了与生俱来的个人魅力,不断赢得观众的爱慕。比起其他女演员,珍妮弗·琼斯更加容易理解导演的意思,并且可以很好的把角色与自己融为一体。

在电影《圣女之歌》中,珍妮弗·琼斯以朴素的淡妆形象,奉献了自然而又令人愉悦的成熟表演。在电影《包法利夫人》中,珍妮弗·琼斯表现出了自己的美丽、沉着和活泼,给人一种近似疯狂的性感。

通过《克朗内勃朗》、《战胜恶魔》等电影,珍妮弗·琼斯展露出了出演喜剧角色的顽皮天赋(《英语知识》、导演约翰·休斯顿、《卫报》综合评)。

作品

视频1:《嘉丽妹妹》精彩片花

视频2:嘉丽妹妹 Carrie

参考文献

奖项
前任:
葛丽亚·嘉逊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1943年
继任:
英格丽·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