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珍珠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珍珠鳥是金山珍珠的別名,學名叫斑胸草雀(學名為Poephila guttata,英文名為Zebra Finch),也叫脅草雀、錦花鳥、錦華鳥、小珍珠、錦花雀等。 斑胸草雀隸屬雀形目、梅花鳥科、草雀屬,原分布於澳洲東部和印尼東部熱帶森林中。中國大約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亞引進,現已繁殖培育出駱駝色、白色、花色等多個品種。這種鳥羽色艷麗,體形嬌小玲瓏,叫聲細柔,給人以美的享受,是馳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鳥。在國內有些養鳥專著將金山珍珠另立一種,實質上金山珍珠與斑胸草雀是同種異名。

斑胸草雀

中文名稱:斑胸草雀

英文名稱:Zebra Finch

拉丁學名:Poephila guttata

斑胸草雀、脅草雀、錦花鳥、錦華鳥、小珍珠等:

分布區域:原分布於澳洲東部和印尼東部熱帶森林中

科目:梅花雀科

外形特徵

珍珠鳥體長大約10厘米左右。全體羽色青藍灰色,雌雄鳥羽色有明顯的區別,易於識別。珍珠鳥的頭部呈藍灰色,嘴基的兩側及兩眼下方,均有黑色的羽紋,眼先為白色,嘴基及眼下方黑羽之間,仿佛是眼下「淚痕」。喉和胸淺灰藍色,背、肩及翅等藍、灰棕色。飛羽深灰褐色,尾羽較短,多為黑色,常被長的尾上覆羽所遮蓋,尾羽並有較規則的白色橫紋,故亦名斑馬雀。嘴多為深紅色,跗蹤及足也為深肉紅色。 [1]


雄鳥胸部下方兩側及兩脅,呈栗紅色,並布有小白色圓點,狀如珍珠,故又名珍珠鳥、珍珠雀或金山珍珠鳥;雌鳥體羽暗淡,胸下部兩側及兩脅無栗紅色羽塊及小白色圓點。雄鳥喉至上胸色,還具有波狀黑紋數條,黑白相間,增添幾分觀賞價值。雌鳥喉至上胸無波狀黑紋,珍珠鳥在人工飼養培育的環境下,又經過人工選擇,產生了白色和駝色的品種,其嘴和腳仍為紅色,這些品種的雌雄鳥,可以從嘴的顏色區別,雄鳥多為鮮艷的深紅色,富有光澤,雌鳥嘴色較淡,光澤也較差,白色品種名曰「白珍珠」,駝色品種又曰「駝珍珠」。

生活習性

珍珠鳥棲息於乾燥的稀疏林帶、灌叢、開闊的農田、草地、鹽沼、種植園、公園、庭院等。多成對或集群活動,特別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萬隻以上的龐大鳥群。珍珠鳥的雄鳥鳴叫較為頻繁,鳴聲有單音或單音快速連鳴,連鳴時急促,鳴聲不太悅耳動聽,但也不使人感到煩噪不安,鳴聲不高,鳴叫時鳥頭、尾高翹,呈「u」字形,再配上艷麗的羽色,很有觀賞價值。雌鳥一般很少鳴唱。成年雌雄鳥,經常形影不離,相互理羽,接吻,點頭,大有夫唱婦隨之濃厚情誼。珍珠鳥對飲水和水浴等均不太嚴格,它還可以長時間不飲水,也可以從食物中獲得生理活動必需的水分。喝水的時候,有點像鴿子一樣地吮吸。對水浴的要求也不高,水浴時只要稍濕羽毛,以後雌雄鳥相互整羽即可。珍珠鳥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食,如植物種子、嫩葉、嫩芽,多在地面上覓食,有時在空中飛捕一些小型昆蟲。 [2]

生長繁殖

野生環境

成年的珍珠鳥,每年在春、夏季繁殖,它們原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是在南半球地區,當地的春、夏季在北半球卻是秋、冬季,故珍珠鳥在中國沒有明顯的繁殖季節,全年均可繁殖,但要避開夏季炎熱和冬季嚴寒。

珍珠鳥在野生時,善於利用天然洞穴,或其它啄洞穴營巢鳥類的廢棄洞穴營巢,巢材常用細長的草莖及樹葉,特別愛用禾本科植物柔軟的花絮或果穗營巢。營巢時雌雄鳥共同協作完成,一般雄鳥尋找合適的巢材,銜至洞穴,雌鳥在洞穴中搭建完成巢坯,以後逐步植入細草、羽毛、纖維等巢材,在產卵、孵卵、育雛期間,雄鳥仍要銜細柔的巢材,供雌鳥修補窠巢。每巢產卵約為3~7枚,多數親鳥產卵4~8枚,若親鳥第一次參與繁殖,有的只產卵1枚,最多產卵5枚,卵白色,稍具有光澤,卵的大小為15(14.7~16.5)×11(10.2M1.6)毫米,卵重約為1.55克左右。白天孵卵以雌鳥為主,雄鳥白天多守衛在巢穴附近,頭多對着巢窠的洞口,定時發出單音連鳴,仿佛告之巢內孵卵的雌鳥「平安無事」。每日早晨、中午、黃昏前夕,雄鳥進巢換出雌鳥,雌鳥出巢後,排便、飲水和覓食以後,進巢換出雄鳥,夜晚多為雌雄親鳥在巢中共同孵卵,孵卵期約為13~20天。特別是第一次參與繁殖的親鳥,缺乏孵卵的經驗,開始孵卵時,遠不如己繁殖過多次的親鳥,種卵胚胎在發育中途時有死亡,故出雛率也較低,或有的親鳥產卵以後,親鳥根本就不進巢孵卵,產卵2~3次,每次產卵1~2枚,最多也不超過3枚卵。因為珍珠鳥的親鳥,多為姊妹代孵、代育的仔代,故親鳥開始繁殖時,它們的母性不強,連續產2~3窩9p以後,親鳥也會逐步恢復其母性,產卵量又有增多,但要給親鳥準備安靜、光暗、干擾較少的環境,親鳥也能孵出全部仔鳥。珍珠鳥的雛鳥為晚成鳥,剛出殼的雛鳥肉紅色,兩眼緊閉,全身幾乎裸露,只有幾根絨羽一簇,分布於頭頂、兩翼、背等處。中國在秋、冬季時,氣溫較低,特別要注意提高室內的氣溫,否則剛出殼的雛鳥,夜晚易於凍死,故雛鳥的成活率也較低。雛鳥發育到7~10日齡後,雛鳥才睜眼,此時雛鳥也就進入到針羽期,雛鳥生長迅速。育雛由雙親共同負擔,亦是親瘦雛肥的時期。育雛期在24~26天左右,雛鳥出巢以後,尚需要經過巢後發育,多為7~12天,雛鳥才能自由自在地活動。可是第一次孵卵成功的親烏,往往又不會育雛,同時珍珠鳥剛出殼的雛鳥又太小,人工育雛也不易成活,親鳥雖然盡心在巢中暖雛,雛鳥多數飢餓而死亡,出雛率常為0%,若要恢復親鳥育雛的行為,要讓第1~3窩雛鳥餓死,另外還要給親鳥供給粉食及熟雞蛋黃,繁殖鳥籠及巢穴仍然要安置於安靜、光暗的老地方,儘量減少外來干擾,親鳥還會逐漸恢復育雛的功能。 [3]

人工環境

若人工繁殖珍珠鳥,可用金絲雀的繁殖鳥籠,或用箱籠繁殖還要用深色籠衣將繁殖鳥籠嚴蓋,在繁殖鳥籠或箱籠的右上方,安裝草壺或人工巢箱,並供給乾燥、清潔、消毒後的巢材。

繁殖前的準備工作。珍珠鳥性情膽小怕人,3~4個月可達性成熟。一般選擇4個月左右的健康鳥做為種鳥,繁殖用籠可用金屬制的方形籠。供繁殖用巢可用15厘米×10厘米×10厘米的方形槽,中間設隔板,把巢箱分為內外2間,隔板及外間分別留進出口,出入口外設小平台,便於鳥出入巢時蹬踏。也可用壺狀草巢或小葫蘆等,巢內放乾淨的墊草並把巢掛在籠內上方的一角,籠內設棲槓2根,並放食、水、砂槽。


參考來源

  1. 珍珠鳥,中國知網
  2. 珍珠鳥,中國知網
  3. 珍珠鳥的飼養繁殖與疾病防治,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