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珠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珠兰

中文名称:珠兰

拉丁学名: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

科:金粟兰科

属:金粟兰属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肝经

毒性:根有毒《药性考》

珠兰中药名。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Chloranthusspicatus(Thunb.)Makino的全株或根、叶。分布于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头痛,顽癣。

信息

别称:真珠兰、珍珠兰、金粟兰、鱼子兰、茶兰、鸡爪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胡椒目

分布区域:原产于亚热带,云南、福建等地。

花语:隐约之美内在之美

形态特征

半灌木,直立或稍平卧,高30-60厘米;茎圆柱形,无毛。

叶对生,厚纸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1厘米,宽2.5-5.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齿端有一腺体,腹面深绿色,光亮,背面淡黄绿色,侧脉6-8对,两面稍凸起;叶柄长8-18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托叶微小。

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状,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苞片三角形;花小,黄绿色,极芳香;雄蕊3枚,药隔合生成一卵状体,上部不整齐3裂,中央裂片较大,有时末端又浅3裂,有1个2室的花药,两侧裂片较小,各有1个1室的花药;子房倒卵形。花期4-7月,果期8-9月。[1]

植物种属

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山区丛林中,现各地多栽培。

药用价值

一、

功能: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头痛,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相关论述

广西本草选编》:“活血散瘀,杀虫止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劳伤咳嗽,跌打骨折,外伤出血,顽癣。”

相关配伍

1、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癫痫:(珠兰)全株30-60g,水煎或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2、治皮炎顽癣:用(株兰)鲜叶揉烂,外敷患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采收加工: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炮制方法:拣除杂质,整理洁净,切段。

保存方法:~捆压成件,外加蒲席封固,存放于干燥处。~

药材性状

全株长30-60cm。茎圆柱形,表面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棕色,纤维性。叶棕黄色,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5cm;先端稍钝,边缘具圆锯齿,齿端有一腺体;叶柄长约1cm。花穗芳香。气微,味微苦涩。[2]

二、

拼音Zhū Lán

别名珍珠兰(《药性考》),真珠兰、鱼子兰(《花经》),鸡爪兰(《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茎叶。

原形态金粟兰(《周之屿树艺书》)

亚灌木,高可达1米。茎圆形,无毛。叶对生,革质,卵形至倒卵形或长圃状椭圆形,长4~10.5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锯齿,齿尖有腺点,下面脉纹显明;叶柄短,长约1厘米。穗状花序纤弱,长1~3厘米,作圆锥花序式排列;花小,黄色,芳香,无柄,无花被;苞片极小,为正三角形;雄蕊3枚,由药隔相互合生成卵形,先端3~5齿;子房卵形,1室,无花柱。核果卵状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珠兰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山区丛林中,庭园、花圃有栽培。分布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①《陆川本草》:"辛,温。"

②《云南中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治风湿疼痛,癫痫,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陆川本草》:"破积,止痛,止血。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②《云南中草药》:"祛风湿,接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癫痫:鱼子兰一至二两。水煎或泡酒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3]

参考资料

  1. 珠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珠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珠兰,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