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班圖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班圖人

班圖人

班圖人,全稱班圖尼格羅人,非洲最大的民族,非洲南半部說班圖語系諸語言的各族人民的統稱,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國家,班圖人的語言屬於班圖語系。

班圖人分布在赤道東非洲沿海地區的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地區部分人信基督教。約有1.3億人,49個民族。原住尼羅河上游,後逐步向南散布,並吸收了部分原居住在熱帶森林地區的俾格米人,現包括芳人、杜阿拉人巴尼亞盧旺達人布隆迪人吉庫尤人巴干達人尼奧羅人等共8000多萬人(1967),各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

班圖人實行一夫多妻制。部分地區男子行割禮,少數地區存在年齡結群制度。東非和南非的一些畜牧民族喜飲鮮牛血,不吃魚。剛果班圖、中央班圖和東北班圖多按母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其餘則按父系。

歷史

考古資料證明,班圖文化的真正發祥地在東非大湖及剛果河下游地區。公元1世紀東非班圖人掌握了制陶術,3世紀已知冶鐵技術。7世紀中央班圖人掌握了煉銅技術。10~12世紀出現一系列國家:基塔拉、布霜果、莫諾莫塔帕;稍晚又出現剛果、隆達、布干達、巴盧巴盧旺達、斯瓦西里等國。

班圖人原來住在赤道以北喀麥隆高原,公元初由於受到北方民族的壓力,開始向赤道及其以南地區遷徙。由於班圖人的遷徙,迫使原來住在這裡的俾格米人退入森林,布須曼人和霍屯督人則被迫徙居非洲西南端。班圖人的遷徙,大體分為三支。向東遷徙的班圖人,一部分在坦噶尼喀境內定居下來,成為當地的主要民族。另一部分,於11世紀到達東非沿海地區,由於受阿拉伯文化的影響,後來形成斯瓦希里人。向西遷徙的一支,除一部分停留於西非並與當地居民融合外,大部在西赤道非洲定居下來,占據了北起剛果河以北和喀麥隆南部,南至納米比亞(西南非洲)北部的遼闊地區。中間的一支分布在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地區。

有學者認為班圖人在該地區的定居和繁衍是導致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但法國發展研究所考古學家和生物考古學家分析數據發現,非洲中部地區的森林退化主要是受氣候變化影響,而非人為因素所致。

研究者解釋稱,第一次森林面積大規模減少約發生在4000年前,幾內亞灣海水的表面溫度下降導致季風降雨減少,但此次森林面積縮減還未波及非洲中部森林的中心地帶。第二次森林面積大規模減少則發生在2500年前,受雨季時間縮短等因素的影響,非洲地區的乾燥範圍從赤道邊緣的薩赫勒地區蔓延開來,森林中心地帶受到乾旱影響,開始出現大規模退化現象。

研究者對班圖人遺留的石器、陶器以及鐵質工具等進行放射性碳元素鑑定,推斷認為班圖人大規模定居非洲中部剛果河流域開始於2000年前,並在1600—1900年前這段時間達到了高峰,比森林大規模退化的發生晚了大約500年。在班圖人定居的初期,他們僅是利用森林資源,以使自己能夠更容易在此定居。因此,研究者認為,班圖人的農耕與如今人類活動相比規模非常小,尚不足以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

班圖人的大遷徙,一直持續到19世紀才最後結束。大遷徙加快了中、南非洲各民族的的社會發展進程,尤其居住在沿海的班圖人與外部接觸較多,便利吸收先進文化,先後形成了一些文明國家,重要的有剛果和津巴布韋。

約有8,500萬人,操500多種尼日-剛果語系班圖語支(參閱班圖諸語言〔Bantu languages〕條)的不同語言,大都分布在非洲大陸南端全境。由於班圖語各族的文化類型極為不同,民族依據語言區分。但這種語言上的聯繫,也引起了一種班圖諸民族源於一共同地區的說法,語言有力地證明這個地區就是今喀麥隆和尼日利亞交界地區。

學術界認為,非洲大陸現今約有1/3的地方居住着班圖人,而這些地方在大約2,000年前曾是另外一些群體的聚居區。因之,後來班圖人遷徙的原因及其路線曾引起幾位人類學者的重視。美國人類學家默多克(George P. Murdock)認為,班圖人之擴張與他們希望獲得某些馬來西亞糧食作物如香蕉、芋頭及薯蕷之類有關,這些作物在班圖人遷徙之際也正向西傳播於非洲大陸各地。默多克指出,這些作物使班圖人賴以存活並穿過赤道非洲的熱帶雨林而散布到非洲南部。不過,一種普遍的看法是,班圖人的遷徙路線是向東延伸,越過蘇丹南部,再往南行穿過東北部大湖地區。

各族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組織形形色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住地廣闊。其傳代血統親屬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組織的差異也很大。

分布

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國家的主要居民,又稱班圖尼格羅人,按1999年統計數字估算,總人口約為25056萬,占全非人口的32%,主要分布在北緯4°以南呈三角形的整個非洲大陸,包括剛果河盆地、大湖地區、贊比西河與林波波河流域。北界西起比夫拉灣,東到肯尼亞與索馬里的交界處(稱作「班圖線」);南界直達好望角。是赤道非洲10國和南部非洲10國的主要居民,共包括數百個族體。

族類

按1998年統計資料估算,其中人口超過千萬的民族有4個,依次為巴尼亞盧旺達人(1403萬)、馬誇人(1141萬)、巴岡果人(1118萬)和紹納人(1037萬);人口超過500萬的民族14個,其中除以上4個外,依次還有隆邊族、馬拉維族、祖魯族、科薩族、聰加族、尼亞姆韋齊族、蒙戈族、基庫尤族和茨民納族。班圖各族所操語言相當接近,均屬於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尼日爾一剛果語族貝努埃一剛果語支,自成一個大的語群,舊稱「班圖語系」。

經濟

原始班圖人為農耕部落,在遷移擴散中,吸取了尼羅特人和庫希特人的畜牧文化,以及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漁獵文化,發展了漁牧混合經濟。

大致以贊比西河為界,在河以北(舌蠅分布區)以鋤耕農業為主,多種植玉米、高粱、粟、薯蕷、香蕉和豆類;在河以南(無舌蠅區)以畜牧業為主,飼養牛、羊,兼事農耕。部分地區手工業水平較高,沿海地區貿易發達。赤道非洲各族受到奴隸貿易的劫掠,人口一度大減。

班圖人的生產方式被歷史學家認定為混合農業,包括農業、牧業和金屬冶煉業。班圖人的農業耕作採取輪休方式,農業勞動主要由婦女承擔,主要的農作物是高粱,還種植穀米、南瓜、葫蘆和煙草。狩獵在班圖社會長期存在,為他們提供肉食和做衣服的獸皮。在班圖人中,已出現手工業和農牧業的分工。掌握了冶煉技術,煉鐵已經是一種專業化的職業,鐵匠享有特殊地位。在班圖人中,鐵器主要用於生產,銅製品則用於裝飾。班圖人也會製作食鹽。

文化

社會組織

班圖人的社會組織在15世紀就已形成權力集中的酋長領地。但這些酋長領地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相互之間的紐帶是親族關係。班圖社會已形成富裕和貧窮的不同階層。但是根據班圖人的傳統習慣,富人要借牲畜給窮人,使他們不至於餓死,形成一種依附關係。世襲的酋長制是班圖人的政治單位,部落理事會是酋長管理族群事務的主要機構,通常在酋長家附近的大樹下召開各家族的頭領議事。在族群會議上,男人有發言權,有很大程度的平等權利。

婚姻家庭

男女結婚之前,雙方家庭要經過複雜的談判過程,並且交換財物,男方父母給女方父母若干頭牛作為聘禮。實行一夫多妻制,富裕的班圖人可取多房妻子。有權勢的酋長可娶100多個妻子。男子在班圖人社會中占主導地位,有家室的年長男子控制整個家庭。男子的成年禮在社會中占重要地位,實行割禮。沒有實行割禮的男人,不能繼承父親的財產,不能結婚,不能在宗教上做司儀。

班圖人很看重家庭和親情,尊重老人,照顧生病的親屬。在祖魯族和科薩族當中,對家庭成員的愛護使入侵者很難從他們家族中買走奴隸。

語系分支

班圖人語言均屬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尼日爾-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自成一大語群,舊稱班圖語系。下分7個分支:西北班圖 、東北班圖 、剛果班圖、中央班圖、東班圖、西班圖和東南班圖。

班圖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尼日爾 -科爾多凡語系尼日爾-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自成一大語群,舊稱班圖語系。下分7個分支,即西北班圖、東北班圖、中央班圖、東班圖、西班圖、東南班圖和剛果班圖。語言學研究的結果表明,持班圖語言的民族最開始是發源於二千多年前的喀麥隆,也就是班圖語言區的最西北角。可能是因為他們從近東地區學會了種植某種農作物後,由於這種作物的適應性,他們隨之逐漸朝東、南遷移,最終布滿了由此往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班圖語言最初可能起源於貝努埃河中游峽谷地帶,後來擴展到東非的大湖區,再向南擴展到好望角。可以粗略地把班圖諸語言分為中部班圖語言、東南班圖語言和西南班圖語言3支。

其中比較重要的語言,第1支包括剛果語(使用於剛果、扎伊爾和安哥拉)、盧巴語(扎伊爾)、盧旺達語(盧旺達、扎伊爾)、隆迪語(布隆迪)、盧干達語(烏干達)、吉庫猶語(肯尼亞)、斯瓦希里語(肯尼亞、坦桑尼亞)、尼昂加語〔贊比亞、莫桑比克、馬拉維(稱契切瓦語)〕;

第2支包括紹納語(津巴布韋)、聰加語(莫桑比克、南非德蘭士瓦)、茨瓦納語或稱西索托語(博茨瓦納、南非)、索托語(萊索托、南非)、祖魯語、柯薩語(均在南非);

第3支有奧旺博語、赫拉羅語(納米比亞)。應該指出,斯瓦希里語一直通用到剛果東部。另外還有幾種混合型交際語或皮欽語,即林加拉語(剛果、扎伊爾)、山戈語(中非)、凡那加羅語(南非)。

班圖語言中最重要的語種是斯瓦西里語(Swahili),它已成為東非最通行的語言,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更以它作為官方語言。

宗教

多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分布在赤道東非沿海地區的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地區部分人信基督教。[1]

參考文獻

  1. 班圖人的遷徙與大津巴布韋,鹽城市紀委監委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