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球後視神經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球後視神經炎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以後者較多見。由於視神經受侵犯的部位不同,球後視神經為可分許多不同類型:病變最常侵犯視盤黃斑束纖維,因該束纖維在球後眶內段視神經中央部分,故又名軸性神經炎;當病變由神經鞘膜侵犯視神經的周圍纖維束時,則稱為神經周圍基質炎,這僅為病理改變,臨床上不易確診;如果視神經纖維整個橫斷而受累時則無光感呈黑蒙,稱橫斷性視神經炎。

基本信息

醫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無特定人群

傳染方式:無傳染性

併發症:視神經萎縮

就診科室:五官科 眼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治療周期:7-10天

治癒率:60%

常用藥品:維生素B1片 明目地黃丸

病因

局部病灶感染1、眼內炎症:常見於視網膜脈絡膜炎、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均可向視盤蔓延。<br

2、眶部炎症:眶骨膜炎可直接蔓延引起球後視神經炎。

3、鄰近組織炎症:如鼻竇炎可引起視神經炎。

4、病灶感染:如扁桃腺炎和齲齒等也可以引起。

全身傳染性疾病:常見於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帶狀皰疹、麻疹和腮腺炎等,亦可見於細菌感染,如肺炎、腦炎、腦膜炎和結核等。

代謝障礙和中毒:前者如糖尿病、惡性貧血、維生素B1或B12缺乏;後者如煙、酒、甲醇、鉛、砷、奎寧和許多藥物等。

臨床表現

球後視神經炎的症狀有:視力急劇下降,可發生在數小時至數天內,發病一周後最嚴重。病情可輕可重。多為單側,也可為雙側先後發病。初發病時,可用眼球轉動疼痛,眼眶周圍疼痛。若由多發性硬化引起,可伴全身感覺和運動障礙,例如,四肢軟弱無力、麻木、刺痛等,發病前可有流感症狀。

診斷

根據視力及眼底,特別是視野檢查,典型者易診斷。色覺對比敏感度試驗及VEP等檢查均有一定輔助診斷意義。腦脊液中異常細胞,γ-球蛋白增高、病毒抗體滴定度增高等均可見,應懷疑為多發性硬化症。腦脊液中單克隆抗體90%可增高,但非特異性HLA-A3和B7亦有助於診斷。常為單眼發病,也可累及雙眼,多呈急劇視力減退,甚至無光感。瞳孔中等散大,直接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眼球運動時有牽引痛或眶深部痛。早期眼底正常,晚期,可有視盤顳側程度不等的色淡。視野有中心、旁中心及啞鈴狀暗點,亦可見周邊視野縮小。應強調檢查中心視野而不是周邊視野,同時應強調用紅色,儘可能用小視標檢查。當鍛煉或熱浴時出現一時性視力模糊,而在較冷溫度下或喝呤飲時視力又可增進性,這種現象稱Unthoff征。多見於多發性硬化及Leber病引起視神經炎中其他視神經炎中,亦可見該征。推測該征與體溫增高可直接干擾軸索的傳導和釋放化學物質有關。

鑑別診斷

球後視神經炎應考慮與下列疾病鑑別:1、屈光不正特別是遠視和散光者,可有眼痛、頭痛及視物不清,視盤改變類似視盤炎,極易誤診。驗光檢影可證實,配鏡可性病自覺症狀。

2、角膜薄翳或晶體後囊輕度混淆多由於臨床檢查疏忽所致,經裂隙燈檢查可以確診。

3、癔病性黑蒙瞳孔無改變,有發作性特點。視野檢查呈螺旋狀縮小。有明顯的誘因史。可通過暗示療法治療。

4、詐盲雖訴有明顯視力障礙,但長期客觀檢查無陽性發現,多種詐盲試驗有助鑑別,VEP正常可即刻排除。

5、顱內腫瘤特別是蝶鞍區占位性病變,早期可呈球後視神經炎改變,視野及頭顱X線有助診斷,頭顱CT及MRI更有助於早期發現。

治療

對重症病例,經激素等治療無效者,可選用上頜竇入路開放篩竇、蝶竇,在手術顯微鏡下切除視管內下壁對視神經減壓,改善神經營養,有利於視神經機能恢復。一般急性期常可取得良好效果,嚴重者可導致視神經顳側萎縮甚至全萎縮而失明。慢性期發展緩慢,多為雙側性。常由於延誤治療或病程遷延較久而導致視神經顳側明顯萎縮。

併發症

視神經萎縮[1]:可並發多發性硬化,晚期會導致視神經萎縮,甚至失明。

視頻


球後視神經炎如何防治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