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唇万代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琴唇万代兰 |
中文学名 琴唇万代兰 拉丁学名 Vanda concolor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族 万代兰族 属 万代兰属 分布区域 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 |
琴唇万代兰为附生兰,茎长30-40厘米或更长,叶革质,带状;具多数二列的叶花色萼片和花瓣在背面白色,内面(正面)黄褐色带黄色条纹花期12-5月。[1]
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极具观赏价值。
形态特征
琴唇万代兰形态特征:茎长4—13厘米或更长,粗约1厘米,具多数二列的叶。叶革质,带状,长20—30厘米,宽1--3厘米,中部以下常V字形对折,先端具2—3个不等长的尖齿状缺刻,基部具宿存而抱茎的鞘。花序1—3个,长13—17厘米,不分枝,通常疏生4朵以上的花;花序柄长6--9厘米,粗约3毫米,被2—3枚膜质鞘;花苞片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钝;花梗白色,纤细,连同子房长4—4.5厘米。花中等大,具香气,萼片和花瓣在背面白色,内面(正面)黄褐色带黄色花纹,但不成网格状;萼片相似,长圆状倒卵形,长约1.6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窄,边缘稍皱波状;花瓣近匙形,长1.5厘米,宽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为爪,边缘稍皱波状;唇瓣3裂;侧裂片白色,内面具许多紫色斑点,直立,近镰刀状或披针形,长5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中裂片中部以上黄褐色,中部以下黄色,提琴形,长约1.2厘米,宽7毫米,近先端处缢缩,先端扩大并且稍2圆裂,基部常被短毛,上面具5--6条有小疣状突起的黄色脊突;距白色,细圆筒状,长约8毫米,粗1.3毫米,末端近锐尖,内面近距口处被短毛;蕊柱白色,长7毫米;药帽黄色。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林缘树干上或岩壁上。
产地分布
产中国广东北部(英德)、广西北部和西南部(龙州、靖西、柳城)、贵州西南部(安龙)、云南南部至西北部(勐腊、思茅、剑川)。
主要价值
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是棒状的,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四季都有开花的品种;如果光照足够,它一年可以开2-3次花;而且花期很长,常常一朵花可以连续开放几个星期,不少种类的花朵还有香味。花朵至少有十几朵,从下而上顺序开放,花朵较大而且花色艳丽繁多,花姿奔放,花开起来相当壮观。由于清丽的万代兰处处让人心生爱恋之情,加之又吻合了新加坡高温、高湿和较强的阳光气候特点而极易于生长,所以万代兰被人们广泛种植观赏。
植物文化
说到新加坡的花,就不能不提到兰花,不能不提到兰花中的“卓锦•万代兰”,这里面的传奇故事说起来也着实不少!
东南亚华人对兰花通称“胡姬花”。至于“胡姬花”花名的来历,许多学者解释为“来自异域的美女”,形容她的奇美;有专家考证说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代,与西域往来频繁的中国首都长安曾有“胡姬酒肆”,当时李白曾有诗云:“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搏”,表明胡姬的美的确令人陶醉。由此华人便把所有的洋兰一起称为了“胡姬花”。新加坡素称“华裔之国”,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所以自然也称兰花为“胡姬花”了。正因为兰花的美丽和高贵端庄,也因为新加坡属赤道气候常年高温潮湿,特别适合胡姬花生长,所以兰花在新加坡人尤其受到人们偏爱。
万代兰是兰花中的一种,其学名VANDA原为印度一带的梵语,意思是挂在树身上的兰花,有很强的生命力,也有人认为这个词在印度本身就是“兰花”的意思。闽南话音译Orchid一词(兰花)而来,把它译为“万代兰”,寓意其能够世世代代永远相传下去之意。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是棒状的,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四季都有开花的品种;如果光照足够,它一年可以开2-3次花;而且花期很长,常常一朵花可以连续开放几个星期,不少种类的花朵还有香味。花朵至少有十几朵,从下而上顺序开放,花朵较大而且花色艳丽繁多,有白、黄、粉红、紫红、茶褐和天蓝等色,花姿奔放,花开起来相当壮观。由于清丽的万代兰处处让人心生爱恋之情,加之又吻合了新加坡高温、高湿和较强的阳光气候特点而极易于生长,所以万代兰在新加坡被人们广泛种植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