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中央工農紅軍學校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瑞金中央工農紅軍學校舊址位於中國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鎮上陽居委會,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舊址系楊氏宗祠群,共五座相連的宗祠,自西向東依次為中憲太祠堂、朝奉太祠堂、時省太祠堂、孟舟太祠堂、時泰太宗祠,五座宗祠皆為磚木結構,硬山頂,為抬梁式或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祠堂之間以防火通道相隔,總占地面積6113平方米。總務部舊址為「開山祖祠」朝奉太祠堂,建於明萬曆年間(1608年);政治部舊址為時省太祠堂,建於清乾隆年間(1748年);校務部舊址為孟舟祠堂,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教導部舊址為時泰太祠堂,建於清嘉慶年間(1801年);俱樂部舊址為中憲太祠堂,建於清康熙年間(1716年)。
歷史
1931年8月,中共中央在給蘇區中央局並紅一方面軍臨時總前委的指示信指出:「紅軍學校必須集中舉辦」。時任中共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革軍委主席的毛澤東於9月下旬在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村部署籌辦紅軍幹部學校,明確提出要辦一個「紅埔」。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2]。1931年冬,以彭楊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閩西)、紅一方面軍教導總隊、紅三軍團隨營學校為基礎,由肖勁光、何長工、紅三軍團參謀長兼軍團隨營學校校長鄧萍等負責在瑞金組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為中革軍委的直屬機構,校址設在城南天后宮,後遷城區夫子廟後楊家祠堂。設步兵隊、政治隊、上級幹部隊。學制一般為3至5個月。
1931年11月開始招收第一期學員。1931年11月25日,任命肖勁光為校長(未到職)。 1932年春,劉伯承擔任「紅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32年夏辦第三期時,,該校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簡稱為「紅軍學校」或「紅校」。1932年10月,葉劍英接任校長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劉伯承、何長工、周昆等先後接任校長。黃火青、周以粟、歐陽欽先後擔任過政治部主任。鄧萍任教育長。楊至誠任校務部長。
「紅校」共辦六期,為紅軍、地方武裝和各級黨政組織培訓了11500多名幹部。
1933年10月17日中革軍委發布命令:「現將紅校組織從新變更,以原有高級班上級班,改為紅軍大學校;以六期團改為紅軍第一步兵學校;以七期團改為紅軍第二步兵學校;以工兵營、炮兵連、重機關槍連、防空和裝甲車連改為紅軍特科學校;游擊隊訓練班改為游擊隊學校。」
視頻
瑞金中央工農紅軍學校舊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政府網,2013-05-03
-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搜狐,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