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瓜皮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瓜皮帽

瓜皮帽(又称西瓜帽、瓜壳帽、小帽子)是创立于明朝、流行于清朝的一种男式帽子,相传来源于为明太祖所创的六合帽。

它没有帽正,一般是平民所带,分成六瓣,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多为黑色的绸、呢绒或纱制作,顶上可饰有各种颜色和材料的结子,前面钉饰物以辨别前后。

基本内容

中文名:瓜皮帽

流行时代:清朝

创立时代:明朝

别 名:西瓜帽

历史沿革

来源一

六块瓦帽,属于便帽的一种 ,是清朝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帽子。从小孩到老年,人人都可以戴它。这种便帽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缀檐如筒,有的底边镶一约一至三厘米宽的小檐,有的无檐,只用一片 织锦缎(又称片金)包个窄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襻疙疸。俗称“帽头儿”。

它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是人们日常所必需之物,甚至一天到晚的被人们戴在头上。因其造型呈多瓣状,和西瓜皮有点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大概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

来源二

枣林杂俎》记日:“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如此看来,这种小帽确实出自于明太祖之时。满族在服饰方面的排异性十分强烈,但这顶瓜皮帽追根溯源却是汉族的“土特产”。

至于流行,似乎从明代开始就是全国性的,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说:“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 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尔。”

据 叶绍袁(1589--1648)《启祯记闻录》记苏州地区的改服称:“(顺治三年)十一月初,复严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扑责,巾即扯毁。由是举 监生儒皆小帽,士庶漫无分别。”或许是清代小帽流行的原因。

来源三

瓜皮帽, 在明、清至民国时期较流行。不少人以为是满族服饰,却不知它是正宗的汉族“ 土特产”。其实瓜皮帽的真正发源地是南京,它创制于明太祖时期,因是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等连缀制成,底边镶一条约一寸多宽的小檐,故又名 六合一统帽,六合者,为天、地、东、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统天下。《 枣林杂俎》记载:“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 满族入关以后,逐渐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瓜皮帽“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蓄辫,戴它方便,遂成为清代男子的主要便帽。因其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这就是“瓜皮帽”名称的来源。

来源四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农村和城市普遍流行一种瓜皮帽,这种帽细研起来有其一定的来历。

清朝时期,满族老幼都喜戴一种帽子叫“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底边镶一寸左右的小檐,有的则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帽顶缀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红黑不一。在檐下方的正中钉一个“标示”,称“ 帽正”,有珍珠、 玛瑙的,也有小银片、 玻璃的,以求美观。

满族建立清朝后,要求举国百姓包括清军都要戴此种帽。南方人民怀念明朝,想起 朱元璋时期,也有类似其形状的 帽子,就顺其自然,把帽瓣改为六瓣缝合。相传朱元璋改为六瓣是取其“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康熙见其帽式已改,即问大臣为何老百姓改为此种样式,大臣立即答道:“现全国统一了,表示东、南、西、北、上、下一统的意思。”于是 康熙帝即把军队的“帽头儿”也改成六合帽。由此可知,人民戴瓜皮帽乃是对明朝朱元璋的一种怀念,后来一直流传下来。

来源五

“ 六合一统帽”, 瓜皮帽或即六合巾, 明太祖所制,在 四方平定巾之前。即取“ 六合一统”之意,故名。可以看到两个侍从所戴的帽子就是“六合一统帽” 满族入关以后,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加之清朝的发辫,戴它亦很方便,因此开始戴用此帽。并颇为流行,成为清代男子所戴用的主要便帽. 六合一统帽可以说是明代平民阶层使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一款首服,贯穿明代始终,朝鲜也效仿(明朝有的朝鲜必用,正如其王所言,乃大明孝子也)。到清使用范围更广,只是由于没有发髻,帽子高度严重下降。此后一直广泛使用到建国初期,甚至今天还能看到它的影子。因为历史原因,此帽给很多人印象似乎不太好,但它却是六百年绵延至今唯一还保存的男子首服。

主要质料

清代瓜皮帽的质料春冬用{缎,夏秋则多用实地纱,颜色以黑色见多,夹里用红,富者用红片金或石青锦缎缘其边。讲究点的人,也有在颜色和纹饰上与身上的袍褂配套穿的,正如当时《 竹枝词》所云:“瓜皮小帽趁时新,金锦镶边窄又匀。”这种小帽式样很多,到清朝初年,在款式上虽然仍以六瓣合缝为之,但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别。

平顶大都做成硬胎,内用硬纸板为衬并絮以棉花。尖顶大都为软胎,取其便利,不戴时可折之藏入衣袋之中,日之“军机六折”。帽子又有“结子”,俗称“算盘结”,都用红色或黑色丝绒线编成,有丧则用黑色或白色。结子的大小也随时而变,一度崇尚樱桃般的小结,转而又流行大结。清末有以珊瑚、水晶、料珠等代替结子的,其结子小如豆粒.又重蓝色,戴时喜将帽子偏倾于前而半覆于额前。至 宣统时,帽檐有重叠多至七八道者。

另外,为区别帽子的反正,还要在帽缘正中靠下的地方,另缀一明显的“标志”,如四方形装饰物,此为“ 帽正”或“帽准”。帽正的质料取决于戴帽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贵族或有钱的人,可用珍珠、美玉、玛瑙、翡翠、珊瑚、 猫眼等各种名贵的宝石做帽正,更有用碧霞珠宝以炫其富贵与显赫者。一般人也可用烧篮、料器(玻璃)、小银片……等为帽正。当时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八旗的纨绔子弟,为求美观,往往还要在帽疙瘩上挂一缕一尺多长用红丝绳做成的红穗子,称做“ 红缦”。

清代小说《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开菊宴双美激新郎聆听言一心攻旧业”中,作者写安公子回到家里,就是换上“一顶片金边沿鬼子栏杆的宝蓝满平金的帽头儿,脑袋后头搭拉着大长的红穗子”。可见这种帽子的式样在当时还是比较盛行和普遍的。[1]

参考文献

  1. 瓜皮帽中国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