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

来自 网易 的图片

wa lie li ·nie bo mu ni ya qi


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Valeri Nepomniachi,1943年8月7日-),在中国常被称为涅波俄罗斯人,是一名退役的足球运动员,现在担任足球教练,曾经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执教。

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2009年1月正式出任托木斯克队主教练,俄罗斯著名教练,曾执教过中国的上海申花和山东鲁能等球队。

涅波姆尼亚奇是涅波姓氏的全称,中国球迷最早知道他的名字是在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他作为喀麦隆队的主教练,带领“非洲雄狮”杀进了八强,从此在世界足坛名声大振。

沈阳执教创造神话

2000年,涅波出任沈阳海狮队主教练,在中国刮起了一阵旋风,那一年他把名不见经传的沈阳队带到了联赛第七名。当时记者两次采访他,都是在泰山队与沈阳队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是远距离接触这位俄罗斯老人。那个时候,国内的媒体,特别是辽沈的媒体对涅波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可以说把他神话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鲁能俱乐部在2001赛季之初开始青睐于他。

接替同胞来到鲁能

2002年,涅波从他的同胞鲍里斯的手中接过了鲁能泰山队的教鞭。涅波来鲁能执教,是那么的巧合,鲍里斯前脚走,他后脚就跟上了。2001年12月18日,鲍里斯离开中国,这一天涅波正在从莫斯科飞往北京的飞机上。12月19日,一头花白头发的涅波第一次出现在济南媒体的面前,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呢子大衣,颇有儒帅之风,看起来就像一位大学教授。长年在海外执教,让涅波见多识广,因此应付起媒体记者提问,他显得如鱼得水,无懈可击,非常从容。

第一年率队获第四

鲁能俱乐部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不允许教练和队员随便接受记者的采访。2002年8月7日,是涅波59岁的生日,俱乐部没有怎么给他搞庆祝仪式,只给他定做了一个大蛋糕,说这是涅波的意思。在中午全队就餐的时候,当时还任泰山队领队的韩公政代表俱乐部向涅波表示了祝贺。那时俱乐部没有同意各家媒体采访的要求。本报记者想了一个点子,特意买了一个镀金的羚羊工艺品加上我们集团总编用俄语写的祝福生日贺卡,给涅波送了过去,这次俱乐部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就这样,记者来到了球队公寓中涅波的房间,给他送上了生日礼物。当时涅波显得非常高兴。其实对涅波来说,过不过生日无所谓,因为到了他这个年龄的人,每过一次生日,就意味着更老了一岁。

晚上,记者听说涅波到索菲特大酒店与自己的老伴和队医安德烈夫妇庆祝生日。于是记者又给他送上了一幅由本报摄影记者拍摄的他指挥比赛时的精美照片,这让涅波夫妇喜不自禁。应该说,涅波在鲁能第一年,无论是媒体还是球员都对他比较认可,那一年他带领泰山队夺得联赛第四名,比他的老乡鲍里斯提高了两个位次。

第二年将帅渐渐失和

到了2003年,经过一年的共处,泰山队员开始私下里议论涅波了,认为他在训练和比赛时没有什么东西,总是老一套,缺乏新鲜玩意。随之涅波在队内的威信越来越低,加上球队的成绩不好,经常输球,球场上球迷喊涅波下课的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涅波很会推卸责任。他的讲话很有艺术性,如果你细细品味,总能感觉出他话里有话。每每泰山队输了球,涅波在赛后的发布会上总是率先把责任揽过来,然后话锋一转,说队员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比赛,是导致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多次听到主教练相似的评论后,大多数泰山队员很是恼火,认为涅波太过狡猾,由此,将帅之间的裂痕逐渐扩大。  

提前将了俱乐部一军

涅波在2003赛季带队糟糕的表现,让鲁能俱乐部下定决心,在新赛季中不再与他续约。敏感的涅波早早就觉察出了俱乐部的意图。当时鲁能俱乐部打算在整个联赛结束后再对外公布不与涅波续约的消息,没想到涅波却在一场联赛结束后提前对外宣称自己明年不会留在鲁能。本来是鲁能炒了涅波的鱿鱼,如此一来给外人的感觉成了他主动炒了俱乐部的鱿鱼,涅波一下子由被动变为主动。

那场比赛是联赛倒数第三轮,泰山队的对手是涅波昔日的老东家沈阳队,从鲁能俱乐部到所有队员以及济南球迷,都希望泰山队能赢得这场的比赛的胜利,可是最后泰山队最后还是以1:3输了。在赛后的发布会上,涅波点评了本场比赛。就在大家认为他的点评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然放出了重磅炸弹:“在这里,我要对山东的球迷表示歉意,因为球迷总是希望我们能赢球,可我没能达到目标。我要说的是,下个赛季,我肯定不会继续执教鲁能泰山队,原因只有一个,我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我们没有能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涅波说这话的时候,当时的俱乐部总经理董罡就站在后面,脸色顿时特别难看。当记者们走出新闻发布会大厅的时候,大家一直议论,涅波真是一个老江湖,这次彻底把鲁能俱乐部给涮了。

直言来鲁能并不后悔[1]

2003年11月26日,是泰山队那个赛季最后一个客场,对手是四川冠城队。赛前,记者与涅波约好,希望在他离开泰山队之前,满足我们最后一次采访的要求。涅波很愉快地回应说,赛后到他的房间聊聊。那场比赛,泰山队没有赢下来,与四川冠城队打成了4:4。

比赛结束后,记者来到了涅波的房间。半个小时的交谈中,涅波的回答让人捉摸不透。涅波说,他对执教泰山队感触最深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与俱乐部和球员们一起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另一方面是这个赛季他非常难过,因为自己没有想到成绩会是这副样子。可是,随后涅波又说,总体来说他对每场比赛的质量感到满意,主要是有许多场比赛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才导致了最后失利。

涅波再一次向记者阐明,由于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加上泰山队成绩不好,所以他才决定在第二年要离开鲁能。不过他也为自己找了一些借口:“球队成绩不好的具体原因只能说与我有关,也存在周围方方面面的原因。第一,我没能很好地掌控所有的队员;第二,我没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队员,比如如何对待足球理念和职业足球。”涅波还提到了助手,他先是说,对助手的工作是满意的,接着又认为助手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助手,更像是一个实习生。涅波心目中最理想的助手不是只把主教练交代的工作做好,更应该主动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能独立解决,“在这一方面我的失误是没有教好助手如何去那样做。”涅波说。 涅波认为自己离球迷太远,应该在更多的时间里与球迷站在一起。涅波说:“我的执教水平如何,大家可以作出评价,俱乐部当然也可以作出评价。”涅波在鲁能两年的执教是成功还是失败呢?他的自我评价是: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这是第一次带一个队第二年的成绩不如第一年好。同时,涅波认为当初选择来鲁能不会让自己后悔,其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在做出干任何事情的决定之后还从来没有后悔过。“可能现在俱乐部会对当初聘请我做主教练感到后悔。”涅波当时苦笑着说。

执教申花又遭失败

涅波离开泰山队之后,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2004年赛季后半程,他再一次来到了中国,成为上海申花队的“救火教练”,并与申花俱乐部签了一年半的合同,可是他到底还是没能把申花队带出低谷。当时记者到上海采访泰山队与上海国际队比赛,与涅波的翻译阎勇取得了联系,同时表达了希望能与涅波聊聊的意愿,可惜最终被涅波婉言谢绝。

2004年12月28日,记者在广州体院再一次见到了涅波,当时他率队参加YOYO体测。涅波表情凝重,聚精会神地盯着申花队员测试。那一天,记者看得出他的心情很不好,因为申花队那次体测成绩很不理想,肖战波、谢晖和张玉宁没有达标。

记者问涅波离开泰山队的感受,他说,非常留恋在济南的日子,十分想念济南的朋友和山东球迷,临别,他还让记者转达了对山东球迷的问候。

涅波功过是非难定论

送走不服气的鲍里斯,迎来儒帅涅波,最终的战绩证明,这是当初鲁能俱乐部决策者的一大败笔。本来泰山队在鲍里斯的带领下已磨合成型,正是出成绩的时候,这时换帅无异于一场赌博和冒险。涅波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名帅,其战术体系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的足球理念。涅波执教泰山队后,鲁能开始排斥南美与非洲外援。加纳人兰普提是泰山队职业联赛史上最有天赋、盘带技术最好的外援,涅波却认为他不懂团队配合,不参与防守,“小黑”的日子由此也过得越来越不顺心。与此同时,涅波的老乡谢尔盖则成了队中最忙碌的人。在涅波执教的两个赛季中,泰山队没有固定的主力阵容,连“精神领袖”宿茂臻都时常游离于主力阵容之外,只有谢尔盖的主力位置雷打不动。记得2002年的那个冬天,宿茂臻的眼泪就像鹅毛似地落在他退役新闻发布会的桌台上,这时,涅波在哪里?

涅波也是个好人,每次训练都主动与球迷打招呼,在战术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独到造诣。他有外教贯存的固执,但他的固执与图巴不同——— 图巴沿用一套人马打天下,而涅波的名单上有多少人,一个赛季就会上多少人。2003年,泰山队的门将关震、邓小飞、张蓬生、王军被循环用了一遍半,后茂臻时代的锋线更是谢尔盖基里亚科夫韩鹏察可军尼古拉斯等等强行组合。被涅波嘲讽“体胖”的阿根廷博卡青年队前锋莫雷诺回国后炮轰涅波不懂足球,“俄罗斯的足球理论在世界上早就过时了”。不过涅波对鲁能的贡献或许图巴最清楚不过了,看看这些名字:周海滨、王永珀、万程、刘钊、王永珀、韩鹏……都是涅波一手栽培提拔的。这其中许多人已是成品,但是怎样把成品打造成精品,怎样让强队成长为冠军球队,却都是涅波力所不能及的。

后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泰山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截至现在,也已经有6位主教练先后统率过泰山队了。我们不能否认,鲁能泰山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与昔日那些老臣、那些老帅打下的基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鲁能喊出了创建百年俱乐部的口号,自然需要一代一代足球人的努力。在此,我们感谢那些曾经为泰山队付出过辛勤汗水的泰山老臣和老教头们,在激情燃烧的过去,他们为广大球迷带来过快乐。2008年即将过去,我们同时祝愿泰山队在现任主帅图巴的带领下,再创辉煌。  

前鲁能洋帅炮轰:中国足球集中了最负面东西

俄罗斯记者》周刊4月17日刊登题为《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的中国经历》的署名文章,作者为瓦列里·涅波姆尼亚奇。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涅波姆尼亚奇在与中国关系亲如兄弟的土库曼斯坦长大——从小看中国电影,学习中国历史。记得有首歌名叫《俄中永远是兄弟》。当接到邀请时,涅波姆尼亚奇很想去看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

1991年2月,涅波姆尼亚奇已经获得一家土耳其俱乐部的合同,但它在8月才生效。因此,他决定答应中国人的提议,帮他们的青年队备战世青赛决赛阶段。当时他被震惊了。中国队的孩子们列队参加训练,向他敬礼,听完报告后就立刻开始训练。训练密度之大超乎想像,他们的纪律性让涅波姆尼亚奇吃惊。 另一点让涅波姆尼亚奇惊讶的是饮食。一日三餐全都一样:一盆米饭配上一点儿肉或蔬菜,这还被认为是吃得好。 当10年后涅波姆尼亚奇去沈阳执教时,那里的俱乐部老板告诉他苏联教练员是如何在喷气机上训练中国飞行员的。在完成一些高难度飞行动作时,一些学员失去了意识。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搞清楚这是为什么,后来才发现,主要问题在于饮食。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很多农民成了富人,他们获得支配大部分收成的权利,挣钱越来越多,然后到当地酒店里挥霍。其中大部分人是没有受过教育、行为毫不检点的文盲。和他们一样,现在的中国球员也是纪律涣散。为什么中国队从未获得世界冠军?首先是因为中国人一有钱就松懈,尽想着怎么花钱。

涅波姆尼亚奇在中国生活时,经常拿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作比较。他发现,两国人非常相似。中国人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尽管两国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但他们把俄罗斯最好和最坏的东西都学去了。

在体育上他们一下子成为第一——甚至超过俄罗斯。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是棍棒下的纪律。中国有一些全日制的寄宿体校,运动员和教练生活在一起,父母们一周只有两天把孩子接走。靠人海战术有时也能培养出奥运冠军。

涅波姆尼亚奇还发现,中国人打败别人的愿望非常强烈。既然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就要把它做成最好的。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一点无可争辩。但他们做事很差劲。涅波姆尼亚奇在中国的三个城市生活过,在每个地方都住在漂亮的公寓里,但你永远不知道这些房子什么时候会出毛病。当然,中国人会很快修理,但从不一劳永逸地把事情做到位。中国的劳动力很多,但效率不高,他们会敷衍、作假和骗人。

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涅波姆尼亚奇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邀请:他在韩国和土耳其工作过,然后去了中国。他知道中国足球水平比很多国家低得多,但他不怀疑中国人的天赋。当时他问自己:如果去了,能不能改变些什么呢?

涅波姆尼亚奇在沈阳海狮、山东鲁能、上海申花三个中国俱乐部工作过,可以说,中国足球集中了世界足球中几乎所有最负面的东西。比如,一支在联赛中夺冠的球队可能在不换阵容的情况下在下赛季排名垫底。他们开始放弃比赛——赌球、踢假球。一名中国球员可以挣到数百万元。尽管有很多俱乐部主席和球员锒铛入狱,但情况没有任何改观。

和媒体打交道也不容易:中国记者出奇难缠!在那里,媒体可以轻易让教练下课。如果记者们不喜欢教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就能让这个教练走人。

但涅波姆尼亚奇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他把沈阳海狮队从联赛后几名带到联赛第七。如果说联赛开始时只有两三千人来看球,那么到联赛收官时,6万人的球场已经座无虚席。当他决定离开沈阳时,当地两万球迷联名挽留,他们签名的黄色条幅至今还保存在涅波姆尼亚奇家里。 关于中国的缺点涅波姆尼亚奇可以谈很多,但他和中国人的关系非常好。他们就像亲人一样。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