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迪斯瓦夫四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瓦迪斯瓦夫四世
瓦迪斯瓦夫四世
原图链接  来自知乎网
原文名 波兰语:Władysław IV Waza;拉丁语:Vladislaus IV Vasa或Ladislaus IV Vasa
出生 1595年6月9日
波兰沃布祖夫,位于克拉科夫附近
逝世 1595年6月9日
职业 波兰国王

瓦迪斯瓦夫四世

基本信息

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Władysław IV Vasa)瑞典瓦萨家族一员,主要头衔是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和全罗斯沙皇。他的父亲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和具有瑞典国王头衔的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萨,他的母亲是奥地利的安妮。他的头衔为:瓦迪斯瓦夫四世,蒙神恩典的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鲁塞尼亚、普鲁士、马索维亚、萨莫吉希亚、利沃尼亚、哥特和汪达尔人的统治者,瑞典人的世袭国王,莫斯科大公。他出生于1595年6月8日的卢波佐夫村; 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执政开始于1632年11月8日,结束于1648年5月20日; 莫斯科大公头衔开始于1610年7月19日,结束于1613年2月21日; 他去世于1648年5月20日,葬于克拉科夫瓦维尔大教堂,终年52岁。

人物经历

瓦迪斯瓦夫四世之父齐格蒙特三世·瓦萨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之孙,1592年从其父继承瑞典王位,但于1599年即被其叔,随后的瑞典国王卡尔九世罢黜。此事造成波瑞两国王室间的长期世仇,而瓦萨王室的波兰国王仍然宣称瑞典王位为己所有。这种恩怨引发了1600年至1629年间的波瑞战争和随后1655年的大洪水时代。

童年

奥地利的安娜与齐格蒙特三世之间的婚姻是传统的政治联姻,以在刚兴起的瓦萨王室和尊贵的哈布斯堡王室间建立关系。瓦迪斯瓦夫四世于1595年6月9日在国王位于沃布祖夫(位于克拉科夫附近)的夏宫中出生,几个月前主宫瓦维尔城堡被火焚毁。 瓦迪斯瓦夫出生不到3年,其母便于1598年2月10日去世。此后瓦迪斯瓦夫便由其母生前的侍女乌尔舒拉·梅埃林抚养。乌尔舒拉最终成为宫内要人,有着极大影响力。瓦迪斯瓦夫的王室管家是波兰-普鲁士贵族米哈乌·科纳尔斯基。大约17世纪初时,乌尔舒拉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因为有更多教师与顾问负责对瓦迪斯瓦夫的教导,譬如加布列尔·普罗万丘什、安德热·绍乌德尔斯基和马雷克·翁特科夫斯基等神父,军事领域则有齐格蒙特·卡扎诺夫斯基。瓦迪斯瓦夫的大部分课程可能由颇受其父王敬重的神父皮奥特尔·斯卡尔加所设计。瓦迪斯瓦夫在克拉科夫学院就读7年,在罗马学习2年。 10岁时,瓦迪斯瓦夫建立了自己的王子廷。瓦迪斯瓦夫与亚当·卡扎诺夫斯基和其弟斯坦尼斯瓦夫结为好友。据称少时的瓦迪斯瓦夫对艺术颇有兴趣;他因此后来成为了重要的艺术赞助人。他能说并写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文。瓦迪斯瓦夫得到什拉赫塔(波兰贵族)的喜爱,但他父亲确保他得到王位的计划不受欢迎,最终导致了泽布雷多夫斯基起义。 随着波兰干预俄国事务的加强,1609年,王室迁居到他们位于立陶宛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的行宫。

青年瓦迪斯瓦夫

维尔纽斯大火恰好在此时发生,甚至使王室迁离他们在维尔纽斯城堡的居所。不久,年仅15岁的瓦迪斯瓦夫在这一年被俄国的贵族集团“七波雅尔“选为沙皇,在波俄战争和俄罗斯空位时期期间,该团体曾将沙皇瓦西里·舒伊斯基罢黜。然而,欲使俄国人民由东正教皈依天主教的齐格蒙特三世让其子未能登上沙皇皇位。齐格蒙特拒绝同意波雅尔将王子瓦迪斯瓦夫送至莫斯科,并让他皈依东正教的要求。齐格蒙特另外提议让他作为俄国摄政进行统治。这个不现实的提议重新引起俄国人的敌意。不久,自1610年起,瓦迪斯瓦夫将自己的头衔”全俄罗斯沙皇和大公瓦弗拉迪斯拉夫·齐吉蒙托维奇“刻在由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的铸币厂铸造的俄国金银币(科佩克)上。 瓦迪斯瓦夫试图凭自身力量重夺沙皇皇位,在1616年发起攻势。 尽管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他未能攻占莫斯科。>联邦在杜里诺和约中获得了一些有争议的领土,但瓦迪斯瓦夫未能成为沙皇,而且以后也未能得到俄国皇位;此时的皇位由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获得。但直到1634年为止,他一直使用沙皇头衔,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瓦迪斯瓦夫可能从这次进攻的失败看出波兰王权受限颇多,因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指挥官的极大自主权,而指挥官也没有将瓦迪斯瓦夫视为自己的上司,还包括军队资金的短缺,因为波兰议会(议会)拒绝支持这场战争。

王子

在被选为联邦国王之前,瓦迪斯瓦夫参与了诸多战役,以获取个人荣誉。在1617年至1618年间(德米特里战争的结束)进攻俄国后,他于1619年去往西里西亚,在三十年战争中寻求机会,支援哈布斯堡王朝对捷克胡斯派作战。瓦迪斯瓦夫最终也没找到这个机会,但他因此取得勃兰登堡选帝侯格奥尔格·威廉的好感。 翌年,瓦迪斯瓦夫参与了波兰-奥斯曼战争,这是波兰和奥斯曼帝国之间为争夺摩尔达维亚所属权而引发的长期冲突的延续。1621年,瓦迪斯瓦夫是霍滕战役中的波方指挥官之一;有记载称他被击伤,但尽管如此,他发出了理性的声音,使其他波兰指挥官能够坚守在那里作战。他的建议是正确的,这场战役最终以双方签署霍腾和约告终,使两国的情况恢复到奥斯曼帝国入侵之前的状态。这份和约也让瓦迪斯瓦夫在国际上取得“基督教信仰保卫者”的声誉,提高了他在联邦本土的名望。 1623年,瓦迪斯瓦夫在格但斯克(但泽)见识到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傲慢态度,其海军利用其海洋优势要求联邦割让但泽(联邦没有海军)。1624年,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决定让他和他的很多同侪一样,到西欧游历。出于安全原因,瓦迪斯瓦夫化名为斯诺普科夫斯基(来自波兰语词Snopek,意为麦束,源于瓦萨家族的纹章)。旅途(1624年—1625年)中,他和阿尔布雷赫特·斯坦尼斯瓦夫·拉齐维乌及其他不太知名的侍臣同行。他先去往弗罗茨瓦夫(布列斯劳),随后来到慕尼黑,并在那里见到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布鲁塞尔他会见了西班牙公主伊莎贝拉·克拉拉·尤金妮娅;在安特卫普瓦迪斯瓦夫见到了鲁本斯。在布雷达附近他会见了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与斯皮诺拉相处时,西方军事技术带给瓦迪斯瓦夫深刻印象;这一点可以在他后来成为国王时体现出来:军事事务对他而言永远是重要的。尽管不是军事天才,军事才能也次于同一时期的联邦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瓦迪斯瓦夫本身也是一位颇有能力的指挥官。在罗马,他受到乌尔班八世的欢迎,后者祝贺前者对奥斯曼帝国作战取胜。在佛罗伦萨,瓦迪斯瓦夫对戏剧印象深刻,希望将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对其还一无所知的联邦。在热那亚和威尼斯,他对当地造船厂印象深刻,在比萨他观看了一场特别组织的模拟海战,这些经历让他随后试图建立波兰立陶宛联邦海军。 回到波兰后,瓦迪斯瓦夫在1626年波瑞战争的最后阶段对瑞典作战,他参与了1626年的格涅夫战役。直到1629年双方签署阿尔特马克和约,战争结束为止,瓦迪斯瓦夫始终未过深涉足这场冲突,他在联邦的其他地方度过了很长时间。他在这段时间内投身于游说贵族支持他参选波兰国王,因为他的父王齐格蒙特三世已年老体衰,而波兰王位的继承方式并不是世袭制,而是国王选举制。瓦迪斯瓦夫和其父王齐格蒙特三世试图在后者生前便确保前者当选国王,但这一选择并不受贵族欢迎,而且此举多次以失败告终,直到1631年议会期间,父子二人也未能遂愿。齐格蒙特三世在1632年4月23日突发心脏病,4月30日早晨时去世,他的逝世使国王人选问题被再次提上议程。

国王

1632年国王选举议会最终以瓦迪斯瓦夫的当选而告终;此次选举没有能对他构成较大威胁的竞争者。虽然议会在11月8日便确定了下任国王的人选,但因为“协议条款”尚未准备好,11月13日正式的就职声明才发出。在“协议条款”中,瓦迪斯瓦夫保证为军校的建设和设备提供资金,寻找方法投资建设一支海军,保持现有同盟关系,未经议会批准不会征募军队、向外国人授予公职或军衔、议和或宣战,未经上院批准不会私娶配偶,保证其兄弟对联邦效忠,将王室铸币厂的收益交给国库而非私人金库。王国大元帅乌卡什·欧帕灵斯基宣布选举结果后,参与选举的贵族(什拉赫塔)开始举行庆祝活动,祝贺新王当选,庆祝活动持续了3个小时。翌年2月6日,瓦迪斯瓦夫正式登基。

逝世

1648年初,瓦迪斯瓦夫在梅尔基内(梅雷奇)附近打猎时胆石症(或肾结石)发作。因错误用药,他的健康状况恶化。他的临死情况存在争议,他有时间口述遗嘱,并进行临终祈祷。瓦迪斯瓦夫在1648年19日或20日大约凌晨2时时逝世。

他的心脏和其他内脏被埋在维尔纽斯主教座堂圣卡齐米日礼拜堂中。他没有合法子嗣。王位由他的同父异母弟约翰二世继承。

婚姻子女

163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Holy Roman Emperor)的女儿,奥地利的塞西莉亚·雷纳塔(Cecilia Renata of Austria)嫁给了瓦迪斯瓦夫四世。这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联姻,两人的结合加强了波兰与哈布斯堡家族的联盟关系。 塞西莉亚·雷纳塔是一位年轻、美丽、礼貌又充满活力的女人,他在波兰也受到了欢迎。她喜欢音乐、音乐会和戏剧表演,这些爱好影响了他的丈夫,最终让瓦迪斯瓦夫四世成了最早波兰国家剧院的创始人之一。然而仿佛上天与这位美丽的女人和她的家庭作对,幸福日子没过几天,噩耗接踵而至。 1642年1月8日,两人的二女儿出生,然而只过了一个月孩子就去世了。1644年3月23日,三女儿死产,就在第二天,塞西莉亚·雷纳塔因分娩感染而去世。政治的苦闷和妻女的死亡让瓦迪斯瓦夫非常痛苦,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两人还有一个健康的大儿子西吉斯蒙德·卡齐米日(Sigismund Casimir)。 这孩子出生在1640年4月1日,他从小受到父母的万般呵护,瓦迪斯瓦夫四世将他视为王位的指定继承人。小西吉斯蒙德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他非常活泼,敏捷和聪明,到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波兰语和德语。王子很喜欢穿着传统的波兰服饰,这让他获得了许多施拉赫塔和大贵族的好感,一个聪明懂事的继承人成了晚年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最大欣慰。 然而,命运对他太过残酷。 1647年一个寻常的夏天,王子突然得了急病。所有人都急的不行,瓦迪斯瓦夫四世请了最好的医生,用尽各种办法努力拯救他摇摇欲坠的生命。最终,男孩被血性腹泻痛苦折磨了五天五夜后,在他父亲的怀中停止了呼吸。 我们不知道瓦迪斯瓦夫四世在疾病缠身、政治困顿和爱妻惨死后忍受了多少痛苦,然而上天对他是如此的残忍,最疼爱的嫡长子兼王储的夭折彻底击垮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令他悲痛欲绝,他过于伤心,以至于无法参加王子在克拉科夫的葬礼。 就在王子去世的第二年,国王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肾结石、关节炎和痛风的折磨让他生不如死。他挣扎着活到1648年5月20日,在立下遗嘱,做完最后一次祷告后死去。

[1]

评价

瓦迪斯瓦夫四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由于早年的疾病,他通常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在床上吃饭,午饭后才正式起床。下午处理政务或去打猎,晚饭后当别人都睡下时,他又继续工作,这种不规律不健康的作息习惯可能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瓦迪斯瓦夫四世性格外向,友好,乐观,还颇具幽默感。相比他父亲,他与波兰大贵族的关系更为融洽一些。但反过来,他脾气暴躁,当发起火来可能会不计后果行事。同时他挥金如土,生活比较奢侈,还养有几位情妇。瓦迪斯瓦夫四世同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从小接受了系统的王室教育,通晓四种语言,有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还是一位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瓦迪斯瓦夫四世和他父亲一样有着许多雄心壮志和伟大计划,包括联合欧洲国家对奥斯曼帝国发起大规模军事反击,想要通过战争和外交收复西里西亚和利沃尼亚地区,想要彻底吞并王室普鲁士。还有最重要的,即和他妻子一起通过政治改革消除国家存在的弊病,并且重振王权。但因为许多原因,主要是瑟姆和大贵族的反对,这些计划大都失败了。 尽管如此,瓦迪斯瓦夫四世仍不失为一位优秀的君主,某种程度上,比他父亲还要出色。他刚刚即位就成功防御了俄国入侵,同时作为眼光长远的战略家,他对古老的波兰军队做出了很多现代化改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波兰的军事力量。他虽是天主教徒,但相比他爹在宗教政策上更加宽容。在瓦迪斯瓦夫四世执政的16年里,波立联邦从几乎半个世纪的频繁战争中脱身出来恢复元气,他执政期间除了早期短暂的防御战争外,没有爆发任何战争。 但在瓦迪斯瓦夫四世统治后期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他年仅七岁的长子兼继承人早早去世。晚年丧子的悲痛彻底击垮了他的意志和身体,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在继承人夭折的次年痛苦病逝,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王位只能由他兄弟继承。就在他去世的同一年,扎波罗热哥萨克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哥萨克起义,随后瑞典、俄国相继发起大规模入侵,著名的“大洪水时代”拉开了帷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