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瓷之旅(王艳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瓷之旅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瓷之旅》中国当代作家王艳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瓷之旅

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让我此生对瓷钟情不已?

懵懂的少年时光且不追溯,只言踏上工作岗位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年来,在我不算少的爱好兴趣中,对瓷器的喜爱可以排到前三了。

多年前,山东淄博有我所知晓,也是我脚力所能到达的北方最大建筑陶瓷与日用陶瓷市场,我在那里接受了瓷的洗礼,从此爱上瓷,也了解到景德镇瓷器这个遥远的符号。

一遍遍探究,一件件领悟,有如刘姥姥进到大观园,每次去淄博办事,必要去博山大观园走一遭,挑挑拣拣了十几年,除了少量的淄博瓷器外,所购竟大多是景德镇瓷器。现在若把这些物件聚起来,足够开一间杂货店了。

那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亲自到一千多公里开外的景德镇去,并且是一次不罢一次,一年甚至自驾去两三次。没有商务需要,也不经销此类瓷器,恍若来自神秘远方的召唤,一个亲子短途游,一个邻省会议公干,忍不住就拐弯抹角奔去,更有一次居然只是心情不好去淄博博山大观园溜溜,眼穷之后直接溜到景德镇了。

景德镇的初次相逢跟淄博同出一辙买买买,花瓶茶罐画缸瓷板的目不接暇,能辨出印花与手绘之别,亦能辨出模具与手工之别,每次都是塞得车子里实在没有空间了才恋恋不舍而归。回家捣鼓一些地方摆上,观赏摩挲兴尽了又急于设计下一次旅程。

近几年买兴略减,转为动手,自己在景德镇绘一些盘子花插等器物,虽笨拙不堪,有浪费物资之嫌,却收获到另外的感觉。粗瓷自有粗瓷的奔放质朴,细瓷更有细瓷的温润柔美,一把火一捧土,神奇地交融,成就了无尽人间妙品。

偶尔静下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瓷器,忽然发现自己除了对当初买它的价格有所知之外,其他几乎一片苍白。

鸡年暑假,义无反顾地带了即将踏入高中生涯的女儿再次奔赴景德镇,接近四十度的温度分明是一种考验,也激发着我对瓷的另一种探寻与体悟。

我们在一间废弃的小楼工作室里画了两天瓷盘瓷瓶,交代给窑主烧制,然后去游览了汇集景德镇瓷文化大观的“景德镇古窑”和“御窑厂”,了解到一些景德镇的瓷文化发展史。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起点,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就像面对明御窑厂遗址,连废墟一片都谈不上,你无法用简练的语言来给读者描述脑海里那种历史和现实嫁接的场景。特别是观看完毕一件件修复的瓷器之后,内心深处有强大的落差,要知道半个月前我们刚刚游历了整个西安城啊!

一个曾经是皇城,出土的每件瓷器都精美绝伦,大多完整无缺。一个是皇家御用制瓷地,出土的全是碎片。千百年来,制瓷地缔造了无数关于瓷的传奇故事,也微妙地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盛衰落。

在御窑厂,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成化斗彩”,它是明瓷里的极品。且不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成交的那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价值,单单成化皇帝为万贵妃造杯的爱情故事就足够过一阵电影了,虽然明知道故事为演绎。

景德镇看起来并不繁华喧闹,置身其间,总有微尘弥漫之感。毕竟,它大量出产着最洁白最纯净的制瓷材料高岭土,无数间大大小小的作坊又极尽工艺烧造着美轮美奂的陶瓷艺术品。或许那也只是我的一种错觉,我忽略着它的时尚现代符号,一味地沉浸在历史的回音中。它到底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制造瓷器的,目前尚无定论。据史书记载是从东汉开始的,到唐代已经名震天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唐代及唐代以前的窑址和实物。

很长一段时间我思索,原来我急于拥有的并不是太多的仿古瓷器,而是从瓷器这里找到了敲门砖,打开一个缺口,开启一场与瓷有关的旅行,却又分明不仅仅是关乎瓷的旅行。而这场旅行注定是深远流长的,是我脚力能及心力不一定能及的,纵使心力能及岁月也未必肯待。我还惦记着逐一寻访五大名窑之所在,走进河南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触摸一下汝窑的前世今生;去河北保定曲阳县一带听听关于定窑的盛衰传说;到河南禹州看看现代钧瓷的演变技术。而对于哥窑、官窑的仰望则只能走进博物馆院,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慢慢打捞梳理一点闪烁的瓷片…… [1]

作者简介

王艳秋,女,曾用笔名一凡,新浪博客用名沧桑-看云。1972年出生,山东省荣成市人,现经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