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甘孜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蕙質蘭芯讨论 | 贡献2022年7月2日 (六) 12:0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一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一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泸定丹巴等17个县,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

州府驻康定市,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甘孜州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有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有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有金、银、铜、铁、钼、锂、大理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县(市)交界处的甲基卡锂辉石矿区,已探明资源储量达188.77万吨,甘孜将打造"中国锂都"。相关专业机构分析评估,甲基卡锂辉石资源前景有望突破300万吨,康定、雅江、道孚交界的35.96平方公里锂辉石矿区已上升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

甘孜藏区甲基卡锂辉石矿锂金属初步估价达3876亿元,其中所含的6.6万吨同位素锂6(6Li),相当于2428.8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约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总储量(8260亿吨)的29%。[1]

建制沿革

古为羌地,元初设土司制度,清末改土归流。原属西康省,曾名"藏族自治区"(州级)、"藏族自治州"。

1955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划归四川省,改称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甘孜县。直辖甘孜、炉霍、道孚、新龙、白玉、德格、邓柯、石渠等8县;并设立康定办事处和理塘办事处,作为自治州政府的派出机关。康定办事处管理康定九龙雅江乾宁丹巴5县;理塘办事处管理理塘(驻建设乡)、稻城乡城得荣巴塘义敦6县。

1956年,由色达地区设立色达县(驻色达),属甘孜藏族自治州直辖。原属雅安专区的泸定县划归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办事处管辖。乾宁县由惠远乡迁驻八美。

1958年,撤销康定办事处和理塘办事处,所属各县由甘孜藏族自治州直接领导。辖21县。

1978年,撤销乾宁、邓柯、义敦3县,将乾宁县并入道孚、雅江2县;邓柯县并入石渠、德格2县;义敦县并入巴塘、理塘2县。甘孜藏族自治州辖18县。

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康定县,设立县级康定市,以原康定县的行政区域为康定市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全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个县级市17个县,325个乡(镇),2734个行政村。州府驻康定市,是全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区域人口

2014年末,全州户籍人口[17]为111.30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1.01%。全年人口出生率[18]为10.52‰,人口死亡率为4.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8‰。

户籍人口中,男性56.19万人,女性55.11万人,人口性别比(女性=100)为102;非农业人口16.21万人,农业人口95.09万人。

全州常住人口达到114.79万人,增长0.9%;城镇化率为26.87%,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境内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25个民族,总人口90万人。其中,主体民族藏族占78.4%。各族群众以大范围聚居小范围杂居形式分布于全州。[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介于北纬27°58″~34°20″、东经97°22″~102°29″之间,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它东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沿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市相邻,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全州行政面积15.26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甘孜州地貌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北部高原与南部河谷海拔高差达3000米左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四川最高峰,其与东坡的大渡河谷地,水平间隔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达6400米。全州地貌依地势高程、河流切割深度和地表特征分为丘状高原区、高山原区、高山峡(深)谷区三大类型。

水文环境

甘孜州江河湖泊众多,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均为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两江一河"自西向东,南北向平行排列,汹涌湍急,支流甚多。中等河流有大小金川、折多河、鲜水河、无量河、硕曲河、巴楚河、九龙河、色曲河、泥曲河等。各支流的山溪广布,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沛,水源较稳定。地表出露的热泉有249处。据初步估算,全州水资源年径流量约为641.8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的蕴藏量约为3700万千瓦。

气候环境

该州气候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姿态,其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降水少,日照足。该区经济呈地域分布的特点。甘孜州所处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南北跨6个纬度,随着纬度的自南向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在6个纬距范围内,年均气温相差达17摄氏度以上。[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孜州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长江上游重要的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流经州内18个县,流域面积14.61万平方公里,占全州行政面积的96%,占长江流域面积的8.5%。水资源总量1397.83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资源总量881.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119万千瓦,占全省的29%。

植物资源

甘孜州天然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1.7%,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资源

境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等30多种珍稀动物,有麝香、鹿茸、熊胆等上乘的动物药材,虫草、贝母等植物药材,水獭皮等名贵皮张,松茸、白菌、花椒、核桃、雪山大豆等农副特产品,这些优质特产均出产于天然牧场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属半野味的"绿色食品"。全州森林面积占四川省森林总面积的20%。

矿产资源

甘孜州已发现矿产74种,形成固体矿产地1581处,矿点512处。黑色金属以铁矿为主,其次为铁锰矿、锰矿、铬铁矿、钛铁矿,计有矿产地90处。有色金属已知有铜、铅、锌、镍、钨、锡、汞、锑、钼等9种,已发现矿产地490处。稀有金属及分散元素,是国家重要的成矿区,其中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居州内主导地位,共发现矿产地56处。贵金属已探明有大型共生铂(钯)矿,超大型银矿,以及储量较多的砂金矿和岩金矿。[4]

区域经济

经济综述

201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06.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3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20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78.13亿元,增长6%。三次产业结构为24.9:37.3:37.8。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1.6亿元,增长6.1%,占GDP的比重为4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5%。非公有制经济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35亿元,增长6.6%;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46亿元,增长6.2%。

物价运行基本稳定,涨幅高于全国全省。2014年12月CPI同比上涨1.7%,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涨幅为7年来新低,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

从八大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来看,呈"七涨一降"格局。其中,食品上涨2.6%、烟酒下降2.3%、衣着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3.1%、居住上涨2.2%。

2014年,甘孜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7%,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0.44%。

2014年全州法人单位数9194个,其中,企业1304个,事业单位2851个,机关1440个,社会团体29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个,居委会54个,村委会2733个,其他组织机构483个。全州共有8623个单产业法人单位,513个多产业法人单位,有166个规模、资质或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有11830个产业活动单位数。其中,多产业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3054个。

第一产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84203公顷,较上年增加1405公顷,增长1.7%,其中,粮食、油菜籽、蔬菜的播面分别为71275公顷,5493公顷、6675公顷。农作物单产得到提高,全年粮食单产达到226公斤/亩,增幅达6.4%;油菜籽单产达149公斤/亩,增长1.5%;蔬菜由于受干旱和种植结构变动的影响,单产略有下降,为2090公斤/亩,减0.9%。受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拉动,粮食、油菜籽和蔬菜全面增产,其中:粮食产量达242182吨,较去年增加16573吨,增长7.3%;油菜籽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2617吨,较去年增加1052吨,增长9.1%;蔬菜产量达到209291吨,较去年增加10430吨,增长5.2%。

各类牲畜出栏和畜产品产量稳步发展。全年各类牲畜出栏达95.18万头(只),较上年增加4.51万头(只),增长5.0%,其中:出栏肉用猪22.72万头,较上年增加0.23万头,增长1%,出售和自宰肉用牛46万头,较上年增加2.66万头,增长6.1%,出售和自宰肉用羊26.47万只,较上年增加1.61万只,增长6.5%;肉类总产量达63887吨,较上年增加2887吨,增长4.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达63648吨,较上年增加2867吨,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达13413吨,增加143吨,增长1.1%;牛肉产量达46003吨,增加2438吨,增长5.6%;羊肉产量4232吨,增加286吨,增长7.2%。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998公顷,实施森林管护603.47万公顷[2],全面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完成人工造林999公顷,封山育林1999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3.04%,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农村基础条件逐步改善[3]。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千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1.20千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4.61平方公里,累计1311.92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55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4.17万千瓦,增长4.5%。全年农村用电量10796万千瓦小时,增长13.2%。

第二产业

甘孜州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已发现矿产74种,形成固体矿产地1581处,矿点512处。黑色金属以铁矿为主,其次为铁锰矿、锰矿、铬铁矿、钛铁矿,计有矿产地90处。有色金属已知有铜、铅、锌、镍、钨、锡、汞、锑、钼等9种,已发现矿产地490处。稀有金属及分散元素,是国家重要的成矿区,其中花岗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居州内主导地位,共发现矿产地56处。贵金属已探明有大型共生铂(钯)矿,超大型银矿,以及储量较多的砂金矿和岩金矿。从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讲,甘孜州可以说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江河湖泊众多。流经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均为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两江一河"自西向东,南北向平行排列,汹涌湍急,支流甚多。中等河流有大小金川、折多河、鲜水河、无量河、硕曲河、巴楚河、九龙河、色曲河、泥曲河等。各支流的山溪广布,水流急,落差大,水量丰沛,水源较稳定。地表出露的热泉有249处。据初步估算,全州水资源年径流量约为641.8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的蕴藏量约为3700万千瓦。水力资源的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资源总蕴藏量的6%。开发利水资源造福人民,潜力很大。而今水利仅利用年径流量的0.4%,水力资源开发仅占0.06%。

第三产业

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有药用植物800余种,每一种一般蕴藏量在10000公斤以上,有的种类超过100万公斤,常年收购量在100-150万公斤之间。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天麻、秦艽、羌活、黄芪、大黄、当归、党参、川赤芍、雪莲花、半夏、三颗针。理塘的黄芪,曾在广交会上评为全国上等。雪莲花各县均产,以石渠、色达所产尤为著名。[5]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止2015年3月,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共968所,其中:幼儿园356所,小学555所,中学52所(其中:普通中学49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

全州在校生156178人,其中,小学在校生97314人,入学率99.02%;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88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2097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1300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265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专科学生数8576人,预科生538人,招生数3227人,毕业生1716人。

全州专任教师12243人,其中:幼儿园教师1100人、小学教师7118人、普通中学3170人、职业中学131人、特殊教育20人、中等专业学校289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415人。

全州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共有512所,寄宿制学生108695人,其中:小学70797人,特殊教育88人,初中26730人,职业中学2228人,高中8852人;占全州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3.9%。

医疗卫生

截止2015年3月,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2776个。其中,医院41个、疾控中心19个、卫生监督机构19个、妇幼保健院19个、乡镇卫生院333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3个、社区服务机构2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2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9个、诊所医务室138个、村卫生站(室)2180个。卫生人员总数87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540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41人;注册护士1426人。[6]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甘孜州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的核心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香巴拉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其他民俗文化。这里是情歌的故乡、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故里、香格里拉核心区、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红军飞夺泸定桥、三江纵流峡谷、蜀山之王贡嘎山等,舞蹈巴塘弦子、甘孜踢踏、石渠真达锅庄享誉中外。还有国内仅存的白玉戈巴父系文化,道孚扎巴走婚习俗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历时一年半之久,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

这里又是附国、东女、嘉良、白狼、牦牛羌等众多部落联盟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吐蕃发展经营的地方。有浓郁的吐蕃文化、氐文化(嘉绒)、党项文化(木雅)之风,还有土著文化、纳西文化、蒙古文化、中原秦晋文化的遗风。

语言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有标准的康方言(德格语),还有安多语、嘉绒语、扎坝语、梁茹语、木雅语、尔龚语等多种俗语。

民族服饰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俗称康装。康装又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特区服饰等。康北农区服饰主要分布在德格、白玉、新龙、甘孜、炉霍等县农区;康南农区服饰分布在巴塘、雅江、乡城、得荣等县农区;木雅服饰分布在道孚、雅江、康定县折多山以西农区、九龙县农区;嘉绒服饰以丹巴县和康定县大渡河沿岸为代表。康定鱼通区和雅拉乡,泸定岚安乡一带又自有特点。特区服饰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县以及各县纯牧业区。[7]

风景名胜

甘孜州东部地区有"蜀山之王"的贡嘎山,位于东南部的海螺沟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南部地区有被称为"蓝天下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北部地区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自然景观与康巴文化相融合,独具魅力。截至2010年底,甘孜州拥有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青松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