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甘肅天水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座以北方型丹霞地貌、花崗岩地貌,河曲地貌為主體,融合了著名的石窟藝術,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及珍貴的動植物資源,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度假、保健療養、環境保護、娛樂與探險於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1]
位置境域
公園坐落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部,西秦嶺北支東段,北鄰渭水,南攜嘉陵江,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南北氣候的交替帶,也是我國南北兩大地質構造單元、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的分界線。
公園由五大景區構成,分別為:街亭溫泉景區、石門景區、仙人崖景區、麥積山景區,曲溪景區。南北長約53km、東西長約40km,總面積約360.5km,主要地質遺蹟面積約81.24km,占公園總面積的21%。
地質地貌
園區為中山地貌,秦嶺主脊橫旦中部,總體為東北高西南低,海拔1200~2334m,相對高差200-600m,山勢陡峻,地形切割較為強烈,多形成高山峽谷、溝壑縱橫、層巒疊嶂的地貌景觀。是東西兩大植物區系:中國—日本植物區系和中國—喜馬拉雅植物區系的交匯地帶,植物種類豐富,成分古老。在地區構造上隸屬於秦嶺構造帶的西段,歸屬祁連—北秦嶺加里東構造帶,在一級大地構造單元上屬於中國東西中央造山帶(崑崙-祁連-秦嶺)和南北中央造山帶(賀蘭-川滇)兩大巨型構造帶相交接和複合的部位,同時,又處於松潘—西秦嶺構造結的東北結點附近。
史料記載
據記載,當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達到高處,然後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
相傳,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時,就動用人工40萬個。當地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就連美國首批遊客在1947年《和平日報》中也稱讚麥積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四大景區
麥積山周圍還有幾個引人入勝的風景點。如麥積山後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漢末年,雄居天水自稱西州上將軍隗囂的避署宮。
當年的避暑宮,亭台樓閣錯落,曲道迴廊相連,琉璃碧瓦瀉翠,紅牆金龍輝映,三檐四簇雕鳳,花影翠竹婆娑,銀練珠璣飛濺。隨着時間的流逝,金碧煥彩的避暑宮早已絕跡,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飛瀑、古柏蒼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異獸尚存,組成處處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觀。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地處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系的一座孤峰。
麥積山石窟始創於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爾後屢有修葺擴建,至公元六世紀末的隋代基本建成,並完整保留至今。
區內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車站三十公里。麥積山山高142米,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
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麥積山石窟就開鑿在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僅二十米,有的高達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國石窟中是罕見的。
崖閣特點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凌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緻地繪出了圖案。建於七十餘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之經典。 麥積山石窟約自十六國後秦時期創建,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歷時一千六百餘年,都有不斷開鑿和修繕。因歷代地震的緣故,遂將山崖自然分為東崖和西崖兩個部分。洞窟現有編號194個。
各時代特點:
後秦(公元384-417年):創始階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輝煌發展階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練提高
階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創新階段--珠圓玉潤 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新發展期--豐滿誇張 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大規模重修期--寫實求真 第165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