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动物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甘肃省动物学会原名中国动物学会甘肃省分会,于1951年6月成立。由在甘肃省从事动物学工作的教学、科研、养殖或动物保护方面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目前拥有会员200余人,挂靠单位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0多年来,学会涌现出了常麟定、杨浪明、孙丕谋、王心娥、仝允栩、李家坤、王香亭、宋恺、王子仁、刘乃发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动物学家。
学会协助甘肃省建立了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熊、棕熊、雪豹[1]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甘肃分布有1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2种,二级保护动物80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学会每年组织理事成员和会员参加“爱鸟周”植树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湿地使者”等大型公益性宣传活动,以及“标本展览”“知识竞赛”等科普活动,为市民和同学们讲解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邀请专家为学生做专题学术报告。
2017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联合举办或承办国内和省内的学术会议
甘肃省动物学会与四川、重庆等西部9省、市自治区动物学联合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会议”。会议于2017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张迎梅教授、理事长宁应之教授等带领学会会员近30人参加本次会议。
2017年10月14日至15日,学会举办了“甘肃省动物学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60多位专家代表和学生参加了研讨会。会后各位专家和代表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鹤园及甘州区野生动物救教助站进行了考查和交流,就野生动物救治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二、对外交流和宣传
2017年学会还组织理事成员和会员参加多个国内外学术讨论会,7月宁应之教授和陈凌云副教授等人赴捷克参加了国际原生动物学术研讨会;张立勋博士于9月至10月赴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科学考察;11月张迎梅教授等赴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
2017年,学会成员邀请了新西兰梅西大学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研究室主任纪维红教授、德国波恩大学解剖学系博士生导师 Ruijin huang教授和Qin Pu博士、中国海洋大学高珊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兰州进行学术报告、交流访问,为省动物学会成员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
学会积极组织会员举办“爱鸟周”、“植树节生物科技周”、“世界环境保护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大型的公益性宣传活动。这些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和公民爱鸟、护鸟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做出了贡献。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发放保护鸟类的宣传资料、宣读倡议书、帮助市民解答如何保护野生鸟类问题、保护野生动物签名等形式开展活动。学会协助承办了兰州大学第六届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学会成员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了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大和陇东学院的标本馆,增加了动物标本的数量并不定期对外开放,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学会还协助甘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繁育成活赛加羚羊、金丝猴[2]、野骆驼等珍稀动物。野外救护大鸨等野生动物7只。另外,引进欧洲盘羊只、白冠长尾雉、普氏野马,通过基因的互换,输出和引进降低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的情况。通过基因的互换,输出和引进,降低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的情况。
三、为我省教育事业、环境保护事业和经济建设等服务
学会领导和会员积极参加省科技厅的科研成果鉴定评估工作及青年科技专家推荐工作,以及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动物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学会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省内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项目,并向甘肃省政协提案三次。
四、学会自身能力提升方面
学会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顺利通过社团评估,于2017年3月获3A级社团称号。2017年3月,学会副理事长周天林教授获得2016年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他主持的《子午岭特色药用植物短柄五加成分、药理分析及保健品研究》成果获2017年度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学会理事俞诗源教授研究团队成果获2017年甘肃省药学发展奖;2017年5月,学会会员丛培昊博士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9月,张迎梅、包新康等在第14届中国鸟类学大会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杜波副教授获第十二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侯兰新教授当选为2017年甘肃政协委员。
参考文献
- ↑ 林草科普-雪豹:远离人类的大猫 ,搜狐,2022-07-18
- ↑ 猴中贵族:金丝猴 ,搜狐,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