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 | |
---|---|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生產關係的價值率Pg圍繞生產力的平均價值率Plo上下波動,即 Pg~Plo ? 當Pg>Plo時,生產關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並不斷擴展其存在規模;當Pg<Plo時,生產關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不斷縮小其存在規模,直至完全消亡。總之,生產關係相對於生產力的價值率決定着生產力對於它的選擇傾向性,決定它的存在與滅亡。[1]
兩者概念
生產力是指社會成員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獲取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能力。
生產關係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關係、生產過程的組織與分工關係、產品的分配關係三個方面。
辯證統一
人類進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既要同自然界發生關係,人們之間也要發生一定的社會關係,這就構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二者辯證統一於生產方式。生產力最終決定生產方式的存在、發展和變革;生產關係則直接規定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構成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生產方式這個矛盾統一體中的對立雙方。它們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其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生產關係起着決定作用。首先,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力是生產關係形成的前提和基礎。
生產關係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建立起來的,是生產力的發展形式,它的性質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革。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經常處於變化和發展之中。
與生產力相比較,生產關係則更具有相對穩定性,一種生產關係一經產生,就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的形式。但是,生產關係也不是凝固不變的。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在相對穩定中也會發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變化。[2]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原來的生產關係再也容納不下它的發展時,就遲早會引起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使舊的生產關係為新的生產關系所代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會起着束縛或解放生產力的作用,起着阻礙或發展生產力的作用。
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時,它會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時,它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有時會十分突出。例如,當生產關係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時,生產關係的變革對生產力的發展,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不過,即使在這種狀況下,生產關係仍然是由生產力所決定的,因為生產關係之所以要變革,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決定的。不論在何種情況下,生產關係反作用的發揮,都是以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狀況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產力決定作用的基礎之上的。
矛盾運動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構成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在新的生產關係建立起來以後的一定時期內,生產關係的性質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適合的,這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而保持生產關係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這時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雖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對抗性質,因此,不會、也不需要對生產關係進行根本變革。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原來適合於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就逐漸變成不適合新的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來,其性質也由非對抗轉化為對抗,這時就必然要提出根本變革舊的生產關係的要求,於是就進入到根本改變生產關係性質的階段。
在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實現以後,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不適合又轉化為適合,從而又在新的基礎上開始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由適合到不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適合,是一個循環往復的無限的前進運動過程。這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基本形式。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表明,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規律。這個規律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趨向,揭示了生產力在生產方式矛盾運動中的始終決定作用,從而也揭示了生產力是推動整個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相互作用
一、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
首先,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着生產關係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生產力,最終就會形成什麼樣的生產關係,生產力的性質、發展水平以及發展要求決定着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因而決定着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着人們對產品的分配關係。其次,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規定着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它處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
二、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的時候,它就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的時候,它就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要隨着生產力的不斷變化去變化生產關係,讓生產關係時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規律應用
1、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規律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首先,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為我們提供了正確認識探索歷史發展根源的一把鑰匙。
其次,這個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基礎。
2、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基本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狀況的,因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還存在着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某些因素和環節。
因此,隨着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須對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特別是經濟體制中不適合生產力的方面和環節進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發展規律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的理論依據。從總體上看我國生產力水平和生產社會化程度仍然不高,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化程度參差不齊。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這種低水平、多層次和不平衡的特點將長期存在。這種多層次的生產力,不同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就決定了我國的生產關係具有多種層次和多種形式。
矛盾解決
生產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它是參與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的一切物質的、技術的要素總和。它主要是由勞動資料(以生產工具為主)、勞動對象和勞動者三個要素構成。生產力中的主導要素是勞動者。
生產關係,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結構,它的構成可概括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係;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係;產品分配關係以及由它直接決定的消費關係等。生產關係的各個方面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這個複雜的生產關係的體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方面,是生產關係的基礎。
因此,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的過程中,二者之間始終存在着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這就是生產關係適合於生產力的狀況,即適合於生產力的性質、水平和發展的要求。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它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歷史時期都是毫無例外的普遍地起作用。
當一種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發展適合的時候,便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但這時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只不過這時的矛盾處於量變階段,生產關係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當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時候,生產力要求變革舊的生產關係,與生產關係發生矛盾而且越來越尖銳,經過從量變階段到質變階段的過程.
最後導致生產關係根本變革,即用一種新的生產關係代替舊的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又出現了新的適合。在建立了新的生產關係以後,又開始了生產關係的量變過程,矛盾又繼續發展,以至於無窮。
因此,當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發生矛盾時,如果繼續發展生產力,就只能調整生產關係;否則,保持原有生產關係就是倒退生產力或者是打擊生產力發展,如果這種現象是社會普遍性的,很可能暴發革命來推翻舊生產關係的維護者。
經濟配置
在具體歷史唯物主義看來,勞動生產是人們以製造工具為基礎,使用工具選取或創造物質資料,以滿足人們需要消費的活動。生產力就是人類以製造工具為基礎,使用工具選取或創造物質資料,以滿足人們需要消費的能力。
從人類歷史上看,物質資料生產的主要內容經歷了三次巨大變化:最初,勞動生產的主要內容是以採集為手段選取食物,這就是採集生產。第一次巨變後,勞動生產的主要內容變成了以種植、養殖和培育為手段選取或創造生活資料.這就是農業生產。
第二次巨變後,勞動生產的主要內容變成了以促成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為手段選取或創造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這就是工業生產。第三次巨變後,勞動生產的主要內容變成了以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為手段選取或創造滿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各種資料,這就是知識生產。
根據歷史上不同的生產內容,我們可以把物質資料生產劃分成四種基本類型:採集生產、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和知識生產。生產力是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時展現的能力。所以,生產力也有四種歷史類型,即採集生產力、農業生產力、工業生產力和知識生產力。
生產力就是人類以製造工具為基礎、使用工具選取或創造物質資料、以滿足人們需要消費的能力。通過這一定義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生產力的完成過程就是勞動過程(勞動者使用工具製造勞動產品的過程)。其實不然,因為勞動過程的形成需要一個組織過程,即把勞動資源組織成勞動要素的過程,再者,還有一個把勞動成果轉化成消費內容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