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半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
生半夏 | |
---|---|
原图链接 来自360百科 生半夏 |
目录
信息
【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半夏简介
半夏是天南星科的一类植物,又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等。半夏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甚至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繁殖力强,能耐寒,不耐干旱,忌烈日暴晒,半夏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生长在沙质壤士,在房前屋后、山野溪边、林下都可见到半夏,前茬以豆科和玉米为宜,忌黏重土壤。
半夏的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黏液质、多种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β-谷甾醇、胆碱、胡萝卜甙、3,4-二羟基苯甲醛。亦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在半夏中离析得棕榈酸、硬脂酸、油酸、α-亚麻酸、β-亚麻酸、左旋盐酸麻黄碱以及鸟氨酸、瓜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半夏嫩芽含尿黑酸(Homogentisicacid)及其甙。 一般在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一般炮制后用,方法有:生半夏即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半夏曲等等。
选购技巧
要想选购到货真价实的半夏,需要对半夏的一些特点有所了解。 半夏的块茎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8-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香而刺喉。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定者为佳。 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治瘿瘤痰核,常配昆布、海藻、贝母等;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初起或毒蛇咬伤,可生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用法用量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恶唑、丁基乙烯基醚、茴香脑、苯甲醛、?-榄香烯等,还含?-谷甾醇、左旋麻黄碱、胆碱等及葡萄糖苷,多种氨基酸,皂苷,及少量多糖、脂肪、直链淀粉等。[2]
2.药理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博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水煎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煎剂可降低兔眼内压,半夏蛋白有明显的抗早孕活性。
3.临床研究:半夏现代临床还用单用或配伍他药治诸多疾病,如半夏配生姜、茯苓煎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1例,结果临床症状均消失,10例心电图恢复正常(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26);生半夏,加陈醋、温开水调匀,敷患处,治疗颈部淋巴结炎30例,效果满意(时珍国药研究,1991,1:36);制半夏加食醋浸泡,苯甲醇过滤,口服,治疗慢性咽炎564例,治愈342例,好转170例,无效52例(现代应用药学,1993,2:25);制半夏先煎,加醋及鸡子清,搅匀,徐徐含咽,1日1剂。治疗痰火互结,咽部充血水肿之实证失音患者33例,服药2~3天痊愈(中国中药杂志,1992,3:142);另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乙醇中,取上清液滴耳,对急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黑龙江中医药,1990,4:39)。另有报道以生半夏配生姜煎液口服,预防脑CT增强扫描副作用800例,结果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止吐效果达98.7%。[3]
炮制方法
由于生半夏有毒,入口麻舌刺喉,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三种严格的炮制方法: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白矾用量为生半夏的20%。 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生姜用量为生半夏的25%,白矾用量为生半夏的12.5%。 法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甘草用量为生半夏的15%,生石灰用量为生半夏的10%。
几种炮制方法,工艺比较繁杂,尤其是法半夏,更是用石灰炮制,时间长,有效成分损失达一半以上[1],另外白矾有涌吐作用[2],用白矾制半夏,会让半夏的止呕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近期一些学者主张半夏生用,此举几例:有学者取生半夏30g,加水400ml,煎煮30min,过滤,再加水300ml煎煮,共得药液400ml,分两次内服,并无丝毫麻舌刺咽之感和其他不适。现代名医朱良春说生半夏固然有毒,但一经蒸煮,则生者已熟,毒性大减,何毒之有?[3]山西名医李可在近期所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专辑》中几乎全用生半夏[4],用量15~50g,多和生姜或再加甘草同煎解毒。 考察汉唐宋元明时代,生半夏的炮制方法有汤洗、姜制、水煮制等较为简单的炮制方法。汉代医圣张仲景使用半夏,仅注“洗”字,即洗去泥沙而已。半夏的繁杂炮制方法是清代才逐渐形成的[1],大致有姜与桑叶及盐制(《亲编》),皂荚白矾煮制(《逢原》)、姜汁青盐制(《便读》)等,现今炮制方法,即从清代发展而来。
临床应用
生半夏 | |
---|---|
原图链接 来自360百科 生半夏 |
笔者曾用生半夏治疗一些病例,大部分未见明显副作用,但有1例,经治疗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介绍如下: 患者,男,51岁,因胃脘不规则疼痛、饱胀1年余来诊,2008年3月14日,在该院做胃镜,提示为糜烂性胃炎、胃液返流食道,症见消瘦、精神差、面色苍黄,自诉常喝酒,且吸烟量大,食后饱胀,有时吐酸水,不渴,大便干结难解,体力差,有时又感心累心悸,右脉濡滑,寸部沉按方显,左脉濡软,舌质淡,舌苔腻而偏厚,中间黄而略干。诊为脾胃气虚湿阻,运化失常,久而化热,寒热错杂。治以补气健脾、燥湿清热,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生半夏15g、黄芩12g、黄连7g、党参15g、炙甘草10g、大枣6枚、生姜10g、干姜10g、姜厚朴15g、陈皮20g、苍术15g、乌贼骨20g、白及15g、蒲公英12g、元胡15g。3剂,水煎服。患者服完来诊,诉症状未减,且较前重,遂改方为小陷胸汤合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g、苍术20g、云苓20g、炙甘草10g、生半夏15g、陈皮30g、全瓜蒌20g、黄连8g、乌贼骨20g、淡吴萸7g、蒲公英15g。3剂,水煎服。患者服完后来诉,症状未减轻,食量更不如前,要求更医。更医后仍服汤药,3剂后症状减轻,笔者查其方药与前相仿,然所用为制半夏。笔者怀疑为生半夏导致症状加重。
为了了解生半夏毒性到底如何,笔者用生半夏30g捣碎加生姜30g,加水适量同煎30min,取汁约200ml,自服约100ml,未感到刺喉,仅有生姜辣味,服后约半小时,觉胃中有一点针刺样痛,并不持续,偶尔一发;下午将余下100ml服下,此后2d间有针刺样痛感,笔者并未太在意。2008年7月初,笔者因连续多日感冒,微咳,用桂枝汤加生半夏10g、黄芪15g、防风12g,每天1剂,连服3d,第4天半夜,被胃痛疼醒,疼痛持续2h。此后,每天凌晨2点左右胃疼,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到天亮。半夜胃疼3d后,中午吃饭也开始疼痛,吃完饭缓解。经该院消化科诊断怀疑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奥美拉唑等3d症状未缓解。2008年7月18日在该院做了胃镜,诊断结果为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又服用兰索拉唑等2d后疼痛缓解。
笔者素来脾胃虚弱,几年前曾因饮酒出现过胃疼,但疼痛并不像此次典型并连续十几天不缓解。此次胃疼前除服用中药外,长时间未饮酒和服用其他刺激性药物,笔者结合上次单独试服生半夏后胃部点状刺疼,高度怀疑是生半夏刺激性引起胃黏膜受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半夏仍应慎用,尤其胃肠病使用半夏概率很高,所以对于有胃疼症状的患者最好使用制品。故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清代开始,对生半夏会用繁杂的炮制方法。如自古使用生半夏就安全无事,人们何必煞费苦心去炮制呢?
笔者探索用以下炮制方法,能减少或消除半夏的毒性,有效成份又能较好保存:取生半夏量30%的生姜切片,再取生半夏量16%的甘草,一起加水适量,煎煮2次,合并煎液,将生半夏倒入煎液,浸泡过夜,然后煮沸保持微沸2h,不断翻搅,待水尽,取出,烘干,用时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