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生态规划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生态规划是根据生态规律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对一定地域生态平衡的维系、保护所作的安排、打算。按不同层次划分,有全国性、区域性和局部地区的生态规划;按不同类型划分,有城市生态规划、农村生态规划、牧区生态规划、海洋生态规划等。生态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 提出增加自然系统的经济价值,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矿产、能源、水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措施、安排;(2) 保护可再生资源稳定增长、迅速恢复、提高质量的措施、安排;(3)实施严格的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政策,建立健全各类生物繁殖、移植、保护的物质保障及监视、研究的措施、安排;(4) 综合治理“三废”污染及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措施、安排。科学安排生态规划,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最有效地发挥自然界的功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
生态规划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探索不同层次生态系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辨识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关系,寻找调和这些矛盾的技术手段、规划方法、管理工具。具体包括以下主要任务:
1、充分了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性能,以及自然生态过程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使系统的发展立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潜力,形成系统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支持服务功能的互补与协调,突出系统优势。
3、追求系统总体关系的协调,强调系统发展的高效和持续性,改善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