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用镜头书写人生(傅建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用镜头书写人生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用镜头书写人生》中国当代作家傅建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用镜头书写人生

最近,拜读了王曙新著《镜头后的思索》后,感慨万端,一位摄影家在追寻摄影艺术长达35周年的道路上,始终不忘一个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正气凛然满腔热忱地用镜头聚焦大自然、关注社会,书写生活,思索人生……

《镜头后的思索》全书共373页,319幅图片,35万字。单单说319幅图片,是王曙从事摄影35周年的艺术结晶之筛选,窥一斑而知全豹。每幅图片的艺术之美无不令读者眼睛一亮,品味再三。纵览全书,丰富的艺术图片涵蕴着天南地北自然景观春夏秋冬人物风情,像一部厚重的摄影作品收藏室。阅读《镜头后的思索》是一种精神享受,作者文笔轻松活泼,文章好看耐读,如同听一位老朋友在讲故事,尾尾道来;这是其一。其二是作者为人真诚、思想深邃,敢于说真话,字里行间充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对人生有着自身的深刻感悟;其三,文章不是无情物,王曙的摄影随笔最可贵——也是最见功力之处是情景交融,文章大多是有感而发,不做作,不矫情,字字句句皆有情,信手拈来皆文章。作者貌似随性写作,文字常常是有感而发,其思想内涵,文章意境,远远抵达了文学的彼岸,且文风独领风骚别具一格。

通过书中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我们仿佛看到了镜头后面的王曙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歌唱。镜头后面的王曙,不仅是一位著名摄影家,而且还是一位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旅行家。作为摄影家的王曙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善于捕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作为散文家或诗人的王曙,有着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人生感悟;作为旅行家的王曙,心中充满着激情,和一颗不老的童心;作为艺术家的王曙,骨子里始终不忘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基于一名摄影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心,包括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经常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关注和感受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譬如,2012年冬天,他带领摄影学生,深入到西部大凉山,与当地彝族老百姓亲切交谈,为他们送去爱心和温暖。“……我们以中性的与客观的摄影功能记录下这些生活写真,给年轻的一代和更年轻的一代,包括我们自己,诠释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思变。”(摘自《走近大凉山》前言)。王曙深情地写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然麻木;困苦并不可畏,可畏是的无动于衷……所以,他们“以最朴素的与真实的摄影手法”记录了在大凉山的所见所闻,用一幅幅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给予人们对生活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镜头后的思索》既是一本有关摄影的书,又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文学性著作,其文学的价值带给我的启迪是“博大精深”。所谓“博”,书中319幅图片,实际上只不过是王曙摄影道路上的几束浪花。我相信还有更多更美的艺术图片,限于篇幅只能珍藏在作者珍爱的镜头之中;所谓“大”,是王曙的散文写作始终站在一定的人生的高度,看问题,不偏不激;谈感悟,真真切切;诉心声,坦坦荡荡;观人生,宁静致远;所谓“精”,是作者对摄影艺术精益求精不懈追求。优秀的艺术创作重在发现,贵在创新,摄影亦然。王曙老师对摄影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不走寻常路,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攀登艺术的高峰;所谓“深”,即,王曙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的摄影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上他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勤于思考,乐观豁达,所以作者行文叙事既有岁月沧桑般的淡定,又有真知灼见的洞察与思索,所思所想时刻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王曙身材魁梧高大,他在西部采风时,身上的着装整个就是一个地道的“草原牧马人”,但在拜读《镜头后的思索》诸多文章后就不难发现,其实他是个敏感而细腻的人,他的文章多情而不滥情,犀利而不偏激,坦荡而不狭隘。他一边透过镜头看世界、表达情感,一边通过文字书写生活、思索人生。他坚信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成熟后的苦恼与欢乐》第325页)。王曙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一草一木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楠溪江的枫叶红了》第15页),一棵枇杷树也能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北窗的那株枇杷树》第19页);一条小巷,一处风景也能勾起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景其情,令读者动容(《小巷深深》第161页和《景随心移》第163页);等等,不胜枚举。手捧《镜头后的思索》时,每一页都文采飞扬如诗如画,有充满感情的抒怀,有夜阑人静的思索,有激情高吭的歌咏,有胸怀坦荡的倾诉,有人在旅途的逍遥,有画家般的形象素描,有诗人般的激情,有小说家的睿智,有散文家的洒脱……像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食大餐,使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诚然,依我浅薄的知识,评论王曙的作品难免会显得班门弄斧,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困惑。但我之所以无畏无惧地写下这篇读后感,缘由是书中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令人敬仰,催我向上。虽然我在王曙老师面前属于“小字辈”,社会经验和文化修养还应认真向他学习,但我认为人类的文学情怀是相互亲近的,是不分年龄和性别的。依据这种认识,我深信作为著名摄影家的王曙,其《镜头后的思索》其实是一个作家在思索。窃以为,“自然的触动”是童心;“生命的理解”是感悟;“情感的刻录”是怀念;“社会的感觉”是良知;“行走的随笔”是思索;“摄影的手记”是足迹;“摄影的理念”是探索;“作品的诠释”是交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曙老师无比热爱摄影事业,始终坚持用镜头感悟生活,书写人生,他不惧岁月沧桑,不畏艰难困苦,数次走遍西部草原,探险北国风光,在行走中寻找创作灵感,在思索中追求艺术的真谛……新著《镜头后的思索》一书,是王曙摄影艺术思想与创作成果的结晶,是一部默默奉献并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的宝贵的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1]

作者简介

傅建国,1963年5月生,安徽青阳人,现居温州。曾务农,代课,做篾匠。长期从事皮革销售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