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永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田永胜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   1964年2月
国籍 中国
母校 华中农业大学
职业 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田永胜,男,1964年2月生,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1];多年来主要从事鱼类资源调查、增养殖技术、品种开发及水产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上海海洋大学 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

人物荣誉

多年来主要从事鱼类资源调查、增养殖技术、品种开发及水产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低温生物学及遗传育种,包括海淡水鱼类精子冷冻保存及冷冻库建立技术、冷冻精子在鱼类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技术、细胞工程育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及数量遗传学等方面。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 15 项,"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得 2006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 5 )[3],获得海洋创新成果奖 1 项(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 3 )、二等奖 1 项( 2 )。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 5 项(其中第 1 、 2 作者各 1 项)。发表论文 59 篇,合著专著 3 部。

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7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分别于2006年和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5,5),省部和地区科技奖励10项。获得发明专利共1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5篇(SCI43),第1作者27篇(SCI6);参编专著4部。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海淡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和种质库的建立,鲆鲽鱼类杂交品种培育、选择育种及性别控制等方面,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牙鲆育种技术体系,以主要完成人培育出牙鲆优良新品种"鲆优1号",在国内已经大量推广养殖,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3.9-1987.8, 陕西师范大学 生物系, 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6, 新疆八一农学院 生物基础部,硕士研究生,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1.9-2004.6,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水产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7-1993.12,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 水产养殖, 助理工程师

1993.1-1998.6,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 鱼类生物技术及资源调查, 工程师,推广室副主任

1997.12-1998.12,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 水产养殖, 良种场场长

1998.7-2001.9, 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 鱼类生物技术及资源调查, 高级工程师,推广室主任

2004.7-2006.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鱼类低温生物学及遗传育种, 高级工程师

2006.2-2009.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鱼类低温生物学及遗传育种, 副研究员

2010.1-至今,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鱼类低温生物学及遗传育种, 研究员

研究成果

近年来主要从事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和遗传育种研究,研究建立了近20种海淡水鱼类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和精子冷冻库,并将冷冻精子应用于鲆鲽鱼类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和性别控制等方面。建立了牙鲆、鲈鱼、大菱鲆和七带石斑鱼胚胎冷冻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获得了冷冻成活的胚胎和鱼苗,突破了鱼类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技术瓶颈,这一成果经过相关领域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牙鲆育种技术体系,以主要完成人培育出牙鲆优良新品种"鲆优1号",抗病成活率较普通牙鲆提高30%,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这一新品种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大量推广养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获奖情况

1, 2006,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5/6

田永胜
田永胜:《云龙斑育种技术及优良苗种大量繁育》

2, 2014,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 5/6

3, 2009, 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海水养殖鱼类遗传资源发掘与推广应用, 6/20[4]

4, 2010, 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一等奖,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基因资源发掘、种质创新与应用, 4/10

5, 2010, 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水鱼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应用, 4/9

6, 2013, 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 牙鲆快速生长良种培育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2/10

7, 2013, 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牙鲆良种培育技术的建立及"鲆优1号"新品种创制和应用, 2/12

8, 2005, 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及种质冷冻库建立的研究, 2/12

9, 2009, 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海水养殖鱼类基因资源发掘、种质创制与应用, 5/10

10, 20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半滑舌鳎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3/15

11, 20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应用, 4/15

12, 20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及种质冷冻库建立的研究, 2/12

专利著作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第一发明人专利2项,第二发明人专利6项,第三、四、五发明专利人14项。

田永胜,陈松林,邵长伟等,鲈鱼冷冻精子诱导半滑舌鳎卵减数雌核发育方法ZL200710013289.0

田永胜,陈松林,邓寒,徐田军,王磊 2009 生长快成活率高牙鲆优良品系的选育方法。专利号:ZL200910230012.2。

田永胜,齐文山,陈松林等,七带石斑鱼精子冷冻保存方法,申请号:201110261862.6

陈松林、田永胜.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法ZL03112417.8

陈松林,田永胜,徐田军等, 鱼类家系建立和抗病高产良种选育方法, ZL20081013806.3.8

陈松林,田永胜,徐田军,王磊等 2010 牙鲆抗病优良品系选育方法。 专利号:ZL2010101288520.

陈松林,田永胜,王磊,徐营,邓寒 2010 牙鲆优良品种的杂交育种方法。专利号 ZL201010168364.2.

陈松林;田永胜;苏鹏志. 鱼类冷冻精液干冰长途运输方法. ZL200610044176.2.

陈松林;田永胜;杨景峰;翟介明;邵长伟;廖小林;苏鹏志;季相山;徐建勇;武鹏飞半滑舌鳎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的诱导方法. ZL200910262682.2.

陈松林,杨景峰,田永胜等.半滑舌鳎性逆转的诱导方法ZL200610171071.3

陈松林,李静,田永胜等,半滑舌鳎雌核特异AFLP片断及遗传性别鉴定的PCR方法ZL200610044177.7

陈松林,张玉喜,刘云国,徐建勇,田永胜等,"牙鲆抗病MHC基因标记及其辅助育种方法ZL200510045555.9

陈松林,王磊,季相山,田永胜,邵长伟 2009 鲆鲽鱼类四倍体鱼苗批量化诱导方法。已授权,ZL200910016927.3。

陈松林;杨景峰;苏鹏志;翟介明;田永胜;廖小林;邵长伟. 鱼类异源冷冻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方法, ZL200710016988.0

陈松林;邓思平;田永胜;马洪雨;徐建勇;杨景峰;季相山;邓寒;翟介明;刘寿堂. 半滑舌鳎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方法. ZL200710115084.3.

陈松林;李静;邓思平;田永胜;沙珍霞. 半滑舌鳎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ZL 200510045554.4.

陈松林;马洪雨;李静;邓思平;田永胜;沙珍霞.半滑舌鳎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200810015987.9.

陈松林;季相山;邵长伟;田永胜;王娜;武鹏飞. 半滑舌鳎遗传性别及WW超雌鱼鉴定方法. ZL200810016870.2.

陈松林;马洪雨;田永胜. 圆斑星鲽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 200810182274.1.

陈松林;季相山;田永胜;杨景峰;徐亘博;邵长伟. 半滑舌鳎卵裂雌核发育鱼苗的诱导方法. 200910206552.7.

论文发表

Tian Yong-Sheng, Gui-Dong Miao, Chang-Wei Shao, Xiao-Lin Liao, Song-Lin Chen 2009.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a repeat-enriched genomic library of stone flounder (Kareius bicoloratus) and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10(4):1041-1043.

Tian Yong-Sheng, Song-Lin Chen, Xiang-Shan Ji, Jie-Ming Zhai, Li-Juan Sun, Chao Chen, Peng-Zhi Su 2008 Cryopreservation of spotted halibut (Verasper variegatus) sperm. Aquaculture, 284:268-271.

TIAN Yongsheng, XU Tianjun, LIANG You, CHEN Songlin.Estimates of genetic and phenotypic parameters for weight and length in 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Acta Oceanol. Sin., 2011, Vol. 30, No. 4, P. 1-7.DOI: 10.1007/s13131-010-0079-y.

Ji X S, Tian Y S(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Yang J F, Xu T J, Ma H Y, Wu P F, Chen S L. Artificial gynogenesis in Cynoglossus semilaevis with homologous sperm and its verification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9, 1-8.

Tiana YS, Qi WS, Jiang J, Wang N, Wang D, Zhai JM, Chen C, Chen SL. Sperm cryopreservation of sex-reversed seven-band grouper,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137 (2013) 230-236.

CHEN Song-lin, TIAN Yong-sheng, YANG Jing-feng, SHAO Chang-wei, ZHAI Jie-ming, Zhuang Zhi-Meng, JI Xiang-shan, LIAO Xiao-lin, LIU Shou-tang, SU Peng-zhi, XU Jian-yong, SHA Zhen-xia WU Peng-fei Wang Na 2009 Artificial gynogenesis and sex determination in half-smooth tongue 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Mar Biotech. 11(2): 243-251.

Chen S.L., Tian Y.S. 2005. Cryopreservation of flounder embryos by vitrification. Theriogenology, 63(4):1207-1219.

Xu G. B., Tian Y. S., Liao X. L., Chen S. L., 2009.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bluefin leatherjacket (Navodon septentrionalis Gunther, 1877). Conservation Genetics, 10(4):1181-1184.

Songlin Chen, Guojie Zhang, Changwei Shao, Quanfei Huang, Geng Liu, Pei Zhang, Wentao Song, Na An, Domitille Chalopin, Jean-Nicolas Volff , Yunhan Hong, Qiye Li, Zhenxia Sha, Heling Zhou, Mingshu Xie, Qiulin Yu, Yang Liu, Hui Xiang, Na Wang, Kui Wu, Changgeng Yang, Qian Zhou, Xiaolin Liao, Linfeng Yang, Qiaomu Hu, Jilin Zhang, Liang Meng, Lijun Jin, Yongsheng Tian, Jinmin Lian, Jingfeng Yang, Guidong Miao, Shanshan Liu, Zhuo Liang, Fang Yan, Yangzhen Li, Bin Sun, Hong Zhang, Jing Zhang, Ying Zhu, Min Du, Yongwei Zhao, Manfred Schartl, Qisheng Tang & Jun Wang.Whole-genome sequence of a flatfis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ZW sex chromosome evolution and adaptation to a benthic lifestyle. Nature Genetics,2014; doi:10.1038/ng.2890

田永胜, 陈松林,刘本伟,王 波 2006 大西洋牙鲆冷冻精子×褐牙鲆卵杂交胚胎的发育及胚后发育。水产学报, 30(4):433-443。

田永胜,刘本伟,陈松林 2008 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及解冻过程中的温度因子与玻璃化率。海洋水产研究,29(5):59-64.

田永胜,阿斯亚. 高白鲑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淡水渔业,2000,30(9):11-13.

田永胜,陈松林 。严安生 2004 大菱鲆胚胎玻璃化方法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11(2):170-174。

田永胜,陈松林,严安生 2005 牙鲆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 高技术通讯,15: 81-86.

田永胜,陈松林,严安生,季相山。 2004 牙鲆胚胎发育的研究。 水产学报。 28(6):609-615。

田永胜,陈松林,严安生。 2005 大菱鲆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水产学报, 29(2):275-280。

田永胜,陈松林,严安生等.花鲈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动物学报,2003,49(6):843-850

田永胜,陈松林,邵长伟,刘本伟,庄志猛 2008 鲈鱼冷冻精子诱导半滑舌鳎胚胎发育。 海洋水产研究,29(2):1-9

田永胜,陈松林,徐田军,邓寒,丁浩 2008 牙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水产学报,20080731

田永胜,姜正炎等. 梭鲈人工繁殖及仔幼鱼培育研究,中国水产,2000,12:28-29.

田永胜. 新疆土著经济鱼类开发探讨,中国水产,2000,12:72-75.

田永胜,陈松林,徐田军等,牙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水产学报,2009,33(6):901-912.

田永胜,徐田军,陈松林等,三个牙鲆育种群体亲本效应及遗传参数估计,海洋学报,2009,31(6):1-10,

田永胜,汪娣,陈松林等,牙鲆F1代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建立及遗传检测,海洋学报,2010,已采用.

田永胜,汪娣,陈松林,徐营. 温度对半滑舌鳎家系生长和性别影响.水产学报,2011,35(2):176~182.

汪娣,田永胜(通讯作者),陈松林,水温对半滑舌鳎性腺组织发育的影响。水产学报,2012,36(2):262~271

姜静,田永胜(通讯作者),王波等,星斑川鲽精子冷冻保存及生理特性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22(1):17-26

齐文山,田永胜(通讯作者),姜静等,云纹石斑鱼精子冷冻保存及应用,渔业科学进展,2014,35(1):26-33

姜静,田永胜(通讯作者),超低温冷冻保存对七带石斑鱼胚胎酶活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22(4):476-485.

齐文山,田永胜(通讯作者),姜静,王磊,张文婷,陈红林,张英平,刘万军,孙德强,崔恒全,陈松林。牙鲆卵裂雌核发育纯系的建立及鉴定。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22(5): 541-551.

田永胜,齐文山,姜静,王磊,张英平,刘万军,陈红林,陈松林。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海洋学报,2014,36(6):75-86.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