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电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鳐目,Torpediniformes,是软骨鱼纲板腮类鱼的一个目,本目有3科10属约38种。此目的鱼腮裂和口都在腹位,有五个腮裂,身体平扁卵圆形,吻不突出,臀鳍消失,尾鳍很小,胸鳍宽大,胸鳍前缘和体侧相连接。食底栖环节动物甲壳类。在胸鳍和头之间的身体每侧有一个大的发电器官,能发电,以电击敌人或猎物,卵胎生。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近海,半埋在泥沙中等待猎物,食用价值极小。

类别及分布

常见的有日本单鳍电鳐和了氏双鳍电鳐。 中国有3属;①电鳐属有10余种,分布于北大西洋西岸,阿根廷北部沿岸,东太平洋、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沿海;中国只1种,产南海;②深海电鳐属约有3种。分布于美国东岸、古巴北岸和阿拉伯海、南海;中国只有1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③双鳍电鳐属约有7种,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西部各沿岸海区;中国产3种,均只见于南海。

黑斑双鳍电鳐 Narcine maculata (Shaw)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后端相对。体背面密布小斑点和大圆暗斑。腹鳍后缘不与尾部相连。暖水性种类,为电鳐类中个体较大者,全长300~450毫米。在体盘两侧有受神经支配的能发电的肌肉柱。发电可以自卫或麻痹对方作食饵。为广东沿海习见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仅产于南海。

单鳍电鳐科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中国有2属2种:①单鳍电鳐属,只日本单鳍电鳐,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沿海;②坚皮单鳍电鳐属,只坚皮单鳍电鳐,分布于南海、东海南部及日本南部。

无鳍电鳐科 只1属1种,分布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南部沿岸。 [1]

特殊带电体

电鳐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在头胸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它们排列成六角柱体,叫"电板"柱。电鳐身上共有2000个电板柱,有200万块"电板"。这些电板之间充满胶质状的物质,可以起绝缘作用。每个"电板"的表面分布有神经末梢,一面为负电极,另一面则为正电极。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到负极,也就是从电鳐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这两个放电器就能把神经能变成为电能,放出电来。 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可是,由于数量很多,就能发出很强的电压来。电鳐的每一个电板,只是肌纤维的变态。发电器官是从某些鳃肌演变而来的。在演变发生过程中解除了腮肌原来的职务,而承担了新的作用-。

形态特征

体盘椭圆形,宽稍小于长;尾宽短,稍短于头和躯干之长,比体盘为长,侧褶很低,几消失。吻颇长,前端广圆;吻软骨柔软,细长,正中一条。眶前软骨很发达,侧位,分作多枝,里侧以韧带连于吻软骨基侧。眼微小,埋于皮下,位于喷水孔里侧上角。喷水孔颇大,椭圆形。边缘光滑,平坦或微突起。鼻孔小;鼻口沟很短;前鼻瓣连合为一口盖;后鼻瓣短小,具一半环状薄膜。口小,平横,口前具一深沟,能突出;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2/5;唇软厚而皱;上唇分两侧和中央三部;下唇宽而连续。牙细小而多,平扁,齿头低平后突,上下颌各14~5纵行;齿面不外露。鳃孔很小,直行排列。

胸部前延,到达鼻囊前缘的水平线,前端宽广地被软吻软骨及眶前软骨隔开;前后缘连续,后部狭直,无里缘和后角。腹鳍前角圆钝,显著突出,后缘深凹,里缘很短可消失,后角尖小。背鳍一个,颇小,起点在腹鳍基底之后,前、后、里缘分明,前后角圆钝,与尾基的距离稍短于背鳍基底长。尾鳍颇宽大,上叶比下叶大,后缘与下缘斜圆形。背面灰褐色或赤褐色,具不规则暗色斑块。尾侧白色。体侧在胸、腹鳍之间白色;腹面白色,体盘与腹鳍边缘白色;有时胸、腹外侧和尾之后部褐色。

自我保护

发电器最主要的枢纽,是器官的神经部分,电鳐能随意放电,放电时间和强度,它完全能够自己掌握。电鳐可以发电,并靠发出的电流击毙水中的小鱼、虾及其他的小动物,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

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鳐,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鳐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鳐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由于电鳐会发电,人们叫它做活的发电机、活电池、电鱼等。

电鳐可以放出50安培的电流,电压达60-80伏,有海中"活电站"之称。电鳐每秒钟能放电50次,但连续放电后,电流逐渐减弱,10-15秒钟后完全消失,休息一会后又能重新恢复放电能力。

电鳐的放电特性启发人们发明和创造了能贮存电的电池。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电池,在正负极间的糊状填充物,就是受电鳐发电器里的胶状物启发而改进的。

医用

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医生们常常把病人放到电鳐身上,或者让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电的电鳐,利用电鳐放电来治疗风湿症癫狂症等病。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国和意大利沿海,还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风湿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后的海滩上寻找电鳐,当做自己的"医生"呢。

放电应用

1989年,在法国科学城举办了一次饶有趣味的"时钟"回顾展览,一座用带电鱼放出的电来驱动的时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带电鱼放电十分有规律,电流的方向一分钟变换一次,因而被人称为"天然报时钟"。常见的带电鱼有电鳗、电鳐、电鲶等。其中电鳐电力第二强了。它放电电压可达300-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人和牲畜碰上,全身也会麻痹。据计算,1万条电鳐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几分钟。

吸力超强电鳐这个新品种是已知最大的电鳐家族单鳍电鳐科的成员,它之所以能进入年度十大发现新物种排名榜中,是因为它的属名非常与众不同且很有趣。科学家拍摄的电鳐觅食录像中显示,这种鱼可在水中像吸尘器一样捕食猎物,或许能跟用来吸取地毯、家具和其他容易落灰尘的现代家居用品表面的杂物的电动吸尘器相媲美。因此科学家按照[[]伊莱克斯]](electrolux)真空吸尘器的名字给它命名。

武装快艇

佛库塔动乱中,数百名苏联武装工兵和船匠因反对苏联继续研究此项特斯拉武器而遭到围捕和严厉判决。而"电鳐"级攻击快艇--首个试验在海军上装备电磁线圈枪的武器平台--仍然在随后数年间投入全面生产。负责包括本武器在内的所有特斯拉线圈及派生产品的苏联实验科学部一直在对电鳐的设计进行修正和改良,通过日常采集电鳐的性能数据不断执着于增强它的战斗能力。该部担保说当前这款型号是有史以来最安全最有效的。

电鳐,是苏联最轻最快机动性最强的特斯拉武器平台,如图是众多失败改型之一。电鳐最初诞生于思想古怪的莫斯科工程师罗曼•格罗萨维茨--同时也是今日特斯拉装甲兵们使用的便携电容的发明人--决定在他的私人快艇上安装一对特斯拉线圈以方便他频繁出海钓鱼时。他想,这对特斯拉线圈不仅可以高效捕鱼,而且只要他乐意还能顺便直接把它们烤成鱼块马上有得吃。他的奇思妙想终于演变成了沉迷,格罗萨维茨不眠不休地在他的艇上改装橡胶绝缘外壳和高效轻便供电设备。虽然这活儿让他人又老了钱又没了老婆也跑路了,却招来了苏联实验科学部的注意并把他收为部下,因其"在致命电击科学领域的勇敢……创新探索"(本期《实验科学部周刊》是这么说的)向他提供津贴和住宿。没过多久,苏联就开始制造出了之前被认为是不可能、至少是愚蠢的东西:可以把鱼群和多得多的东西打回成基本粒子的电流武器快艇。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人认为老格罗萨维茨是发掘出尼科拉•特斯拉毕生心血中某方面真正破坏潜力的英雄。

由于该船设计内在的危险性,苏联大量招募了那些籍籍无名的科学家来操作它们,向其中成功完成任期者提供表面丰厚的报酬和在《实验科学部周刊》上报的机会。

水陆并用

虽然曾经只局限于海上使用,但最新型的电鳐快艇配备了可折叠的行走机构,使它们能走上陆地。在苏联学会制造装备绝缘外壳和特斯拉武器的快速打击舰艇之后,实验科学部又非常激动地探索出了原设计的多种改良方案,经过这些年,唯一成功接纳的是可折叠的行走机构设计。该系统就像是昆虫的六足,允许该艇走上陆地和越过各种崎岖障碍,就很像"镰刀"保安车辆(见"镰刀步行机甲")那样。陆上行走的需要来自于敌人了发现对付电鳐突袭的最佳方式是利用电鳐的短射程和轻装甲,远远地躲在陆地上反,而新而新型电鳐能冲上海岸了,苏联的敌人在陆地上也不会获得半点安全。

[2]

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