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白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番白葉 | |
---|---|
圖片來源 | [來自..番白葉]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番白葉 漢語拼音: |
番白葉 中藥名。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 Wall.ex Hook.的根或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赤白下痢,腸炎腹瀉,腸風下血,肺癆咯血,吐血,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疔瘡,燙燒傷。[1]
藥性簡介
別名
番白葉(《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檳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頭翁、澀疙瘩(《貴州民間藥物》),地管子(《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地擯榔、白地榆(《雲南中草藥選》)。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亮葉委陵菜的根或帶根全草。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圓錐形或不規則圓柱形,紫棕色。莖直立,表面密被黃白色綿毛。單數羽狀複葉,基生;葉柄長2.4~3.5厘米,表面被白色綿毛;頂端小葉最大,大的小葉片之間,常隔2~4對小的小葉片,小時片倒卵形至闊橢圓形,先端渾圓,基部闊楔形。邊緣有尖鋸齒,上面濃綠色,下面白色,均被綿毛。聚牽花序頂生;花黃色,直徑約2厘米;萼綠色,5裂,裂片倒卵圓形至橢圓形,副萼片較小,5裂。卵狀披鐘形,兩面均被黃白色綿毛;花瓣5枚,闊倒卵形;雄、雌蕊多數,聚生在白色花托上。瘦果細小,多數,淡褐色,為宿萼所包圍。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
性味
-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澀。"
-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消炎,涼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腸炎,胃痛,肺結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傷出血,疔瘡。
- ①《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帶,大腸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燒酒為引。"
- ②《貴州民間藥物》:"治痢疾,疔瘡,風濕。"
- ③《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止血,消炎收斂。治痢疾,腸炎,胃痛,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痛經。"
- ④《雲南中草藥選》:"涼血止血,收斂止瀉。治肺結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貧血,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3~5分;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複方
- ①治痢疾:鮮翻背白草一兩。加水煎好。將適量紅糖放於鍋中,加酒二兩,點燃燒過,再兌入已煎好的藥水,然後服用。
- ②治疔瘡:鮮翻背白草,搗爛敷患處,留頭,干則換之。
- ③治風濕痛:翻背白草根三兩。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 ④治外傷出血:翻白葉根,研粉撒。(《雲南思茅中草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