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病中感怀 |
作品名称:病中感怀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李煜 创作年代:南唐 |
《病中感怀》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首联用寥寥十字刻画出茫茫天地间一个孤独悲伤的灵魂;中间两联侧面摹写悲伤的程度;尾联对命运的不公发出质问。
这首诗记述了诗人愁病交加、无法排遣的境况以及对国事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痛苦煎熬中得到解脱的愿望。全诗风格悲凉,含意深沉。
目录
作品原文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译文
词语注释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侵:侵害。 咽愁肠:使愁肠哽咽。 鼎(dǐng):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 髭(zī):嘴边的胡子。 前缘:佛教以世间诸物皆因缘和合而成,故善缘结善果。恶缘生恶果。又以生死本是轮回相报,故人今生之善,皆因前生善缘之成,而今生之恶,则为前生恶缘之果。 空王:佛家语,佛之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折叠白话译文 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
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
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创作背景
《病中感怀》作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秋冬之际的金陵。诗人心爱的儿子小仲宣身亡还不到一个月,周娥皇皇后又不幸去世。失子、失妻之痛让诗人的身体日益憔悴。诗人忧思缠绵,感喟良多,于是写下这首诗。[1]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联"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两句便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萧条"二字交代了诗人此时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侍从簇拥、嫔娥相伴的富贵繁华。他是旧目的南唐君主,今日的宋人囚徒,生活不唯冷清,对比过去,尤觉萧条。诗写在入宋之后,这样的一种厌倦情绪也就有了理解的线索。诗以"憔悴"领起,对以"萧条",前者重在写人,后者刻画环境。二者相互映对,写出人因萧条而憔悴,也因憔悴而更觉萧条。意思还不止于此一层。"年来甚"与"益自伤"相对,这是说,人是一年一年的老去,憔悴本来就一年更甚于一年,偏又处在这周遭萧条的环境中,于是便生出无尽的感伤而加快了人憔悴的速度。[2]
中间两联刻画诗人的生活状态。颔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紧承首联而发,写憔悴的"病骨"受"风威"所"侵",伤感的"愁肠"为"雨气"所"咽"。使病体与愁怀紧密关合,以见病因愁起,愁使病笃之意。这一联尤为传神,把病中的敏感形象地写了出来,正因为有病骨,正因为有愁肠,才感受到秋风格外寒,秋雨格外冷。颈联"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句,悲叹宝鼎已无他用,"唯煎药"而已,自己也垂垂老矣,已是"朝髭半染霜"了,更是哀戚尤深。
尾联"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语气悲愤。"前缘""空王"之说,更涉佛事,益见消沉。愁病交加,无所排遣,便只好求助于佛,而幻想从了解"前缘"中得到解脱,从询问"空王"中得到指点。可是"前缘竟何似",仍不得而知。"谁与问空王",亦不得其门而入。诗至此煞笔,流露出无限的惆帐与忧思。其中深沉的内容,耐人寻味。
诗中以"威"写风,以"气"写雨,将政治处境中所有的威逼与压迫都转为自然现象的感受,就文学手法而言是拟人。而在诗人,怕也有不能直言而曲折抒写的现实考虑。全诗把体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国事等融合在一体,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3]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号钟隐,初名从嘉。南唐中主李碌第六子,文献太子卒,以尚书令知政事立为太子。中主南巡,太子留守金陵监国。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即位,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南征,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被俘至京师,封违命候。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宋太宗赐服牵机药而死。
李煜通晓音律,工书画,善诗文曲词,词的成就尤高。他开拓了词的境界,被俘后,尤多慷慨悲凉之音,所作诗词,今有辑本。
视频
李煜简介小视频
【百家讲坛】南唐后主李煜(十集全)
参考来源
- ↑ 李煜诗词《病中感怀》赏析万般皆是繁华夜,无奈孤影无归处! 快咨讯,2020-02-25
- ↑ 病中感怀hao86
- ↑ 李煜《病中感怀》,用自己被权力摧残的身体写一首血雨腥风的五律快咨讯,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