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病原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病原学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病原学( 英文:Etiology)是指专门研究疾病形成的原因。病原学是指引或促成心理和医学问题的形成的因素,是医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病原学研究了解障碍为什么会发生,它的起源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过程可能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治疗途径,而且如果理想的话,还可以预防在先。

传播途经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病毒分类

自流感病毒发现以来,流感病毒的命名不断得到完善。根据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公布,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分甲1型、甲3型、乙型3型。甲1、甲3型流感病毒在电镜下呈球形,乙型流感病毒呈六面体。甲1、甲3型流感病毒都具有表面抗原变异的特性。

发病

多数情况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病毒一般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白细胞减少。

少数情况

病毒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