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瘧原蟲

增加 4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流行病學==
每年,全世界約有5億人感染瘧疾,其中約有200萬人死於該疾病 <ref> Westling J,Yowell CA,Majer P,Erickson JW,Dame JB,Dunn BM(1997年11月)。 “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和瘧疾瘧原蟲:從三種不同種類的瘧原蟲克隆和表達的[[纖溶酶]]的活性位點性質的比較”</ref>。 實驗寄生蟲學 。瘧疾是由六種瘧原蟲引起的:
# 惡性瘧原蟲
# 間日瘧原蟲
# 卵形瘧原蟲
# 橢圓形 瘧原蟲wallikeri
# 瘧疾瘧原蟲
# 諾氏瘧原蟲
在任何時候,據稱估計有3億人感染了這些瘧原蟲物種中的至少一種,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以降低年死亡率和發病率。<ref>Clemente JC,Govindasamy L,Madabushi A,Fisher SZ,Moose RE,Yowell CA,Hidaka K,Kimura T,Hayashi Y,Kiso Y,Agbandje-McKenna M,Dame JB,Dunn BM,McKenna R(2006年3月) 。 “來自瘧原蟲瘧疾瘧原蟲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纖溶酶4的結構,該瘧原蟲結合基於別苯基去甲他汀的抑製劑”。晶體學報D</ref>
 
===瘧疾傳播的地理區域===
[[File:瘧原蟲傳染瘧疾途徑.jpg|230px|thumb|有框|右|人體感染途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471492218302484 原團鏈接]]]
===人體感染===
====出現水腫和腎病徵兆===
瘧原蟲引起慢性感染,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持續一生。 瘧原蟲瘧原蟲與其他瘧原蟲寄生蟲之間有若干差異,其中之一是與感染惡性瘧原蟲或間日瘧原蟲的患者相比,最大寄生蟲計數通常較低。其原因可以由每個紅細胞週期產生的裂殖子數量減少,72小時的發育週期更長(相比於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的48小時周期),較老的[[紅血球]]發育異常和由此導致的人類宿主較早的免疫發展。 瘧疾瘧原蟲的另一個定義特徵是,相對於惡性瘧原蟲和間日 瘧原蟲 ,寄生蟲的發燒表現更為溫和,發燒表現出quartan週期性。伴隨發燒和更一般的臨床症狀,例如畏寒和噁心,已經記錄到水腫和[[腎]]病綜合症與一些瘧原蟲感染有關。
 
===貧血,低出生率和抵抗力下降===
有人提出免疫複合物可能引起腎小球結構性損傷,也可能發生腎臟疾病。儘管僅瘧原蟲的發病率很低,但它確實助長了所有瘧原蟲物種引起的總發病率,表現為貧血,低出生率和對其他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參考資料==
{{reflist|2}}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2 公共衛生]]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