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内障手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内障手术

图片来自mable

白内障手术(英语:Cataract surgery)是一项手术,目的为移除混浊的水晶体,并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以作取代。白内障的可能原因包括年老退化、眼睛受外力创伤、物副作用(特别是长期使用类固醇)、以及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微波。第一症状通常为对一般光线感到强烈的刺眼、夜晚视线昏暗、光源不足的地方,视线更加模糊。

认识白内障

白内障这个疾病和眼部的水晶体息息相关。水晶体是个非常特别的结构,把眼睛想像成一台照相机,水晶体就是相机的镜头,可以让线穿透,并且折射光线,让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对焦,形成清晰的影像。在眼球内瞳孔后方有一个透亮的水晶体,使光线集中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就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当水晶体变为混浊时,就如同相机镜头脏了、雾了一般,会阻挡光线通过而造成影像模糊,这就称为"白内障"。

年轻的水晶体是高度透明的结构,有一定的弹性。但是随著年龄的增长,水晶体会开始逐渐老化,颜色从原本的晶莹剔透到逐渐变黄,因此到达视网膜的光线也减少了。根据研究,60岁老人能到达视网膜的光线,只有20岁年轻人的三分之一,当然视力也不可能如年轻时一样清晰了。[1]

成因

主要导致水晶体变化的原因,跟年龄有最大的关系,也是老化导致的白内障也是最常见的类型。虽然明确的致病机转还没确定,但一般确信和紫外光造成的光氧化有关,或许某些毒性或刺激物质也有角色。白内障是目前老年人视力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所幸它不会引起永久的视力丧失,可以借手术而重见光明的。早期的白内障常造成屈光度数变化,可藉著药物或眼镜改善症状,当白内障严重影响个人工作或日常生活品质时,便是考虑白内障手术的时候了。

白内障症状

最主要就是慢慢看不清楚东西(且无法用眼镜清楚矫正) ,及所看的物体较暗或呈褐黄色。另外包括畏光(尤其大白天或晚上开)、流、双重或多重影像、对颜色明暗以及深浅的辨别能力降低、近视快速增加等造成生活上诸多的不便。

白内障手术通常是眼科医生在门诊进行而不需要住院。无论是在眼球表面(topical)、眼球周边(peribulbar)或眼球后方(retrobulbar)施以局部麻醉, 病人顶多感觉到稍微不舒服或几乎没感觉。此手术有超过90%的成功率帮助患者恢复因白内障而受损的视力;其衍生出的手术后遗症机率十分低。

手术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视力不良原因并非只有白内障,必须在手术前详细评估。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可概括分为两类,分别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当日手术、高手术量、低侵入性、手术伤口小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及快速的术后恢复已是世界共同的白内障手术标准流程。

白内障超音波晶体乳化术并人工水晶体植入手术

现今主流的白内障手术为“白内障超音波晶体乳化术并人工水晶体植入手术”,乃将原混浊之水晶体清除而换置一透明人工水晶体。在眼部正常状况下,80-90%病人手术后可获得良好视力改善。手术采局部麻醉施行,不需要住院。开完刀即可返家,隔日再返回门诊拆纱布,让医师观察伤口。局部麻醉者在手术进行中不可移动部、咳嗽喷嚏说话,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手术才能顺利完成。小孩、意识不清楚或无法合作之成年人,则须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

白内障手术步骤:

  1. 眼睛消毒过后,点局部麻药。
  2. 进行超音波晶体乳化术,清除混浊之水晶体(白内障)。
  3. 植入一透明人工水晶体。
  4. 待人工水晶体完全展开后,关闭伤口,结束手术。

术后照顾

  1. 手术眼外加眼盖,可防碰撞及压力,使用4周左右,白天以防外伤,睡时以防不自觉抓伤患眼。眼盖需每日清洁,以沸水煮15分钟或是用酒精消毒
  2. 手术后次日开始按医师指示使用抗生素及类固醇眼药,以防感染及减轻炎症反应,要学会正确之点眼药技术。
  3. 手术后4周内禁止俯身洗头、淋浴、防污水溅入眼内引起感染,并避免揉擦眼睛、弯腰、低头、举重、跌倒、重力工作、驾驶、剧烈运动等,以防增加眼内压导致伤口裂开或出血,影响伤口愈合。
  4. 患眼发红、怕光、轻度疼痛、异物感乃正常现象,可服用止痛剂减轻不适,如疼痛持续合并头痛、恶心、呕吐等应立即报告医师。
  5. 手术后按医嘱继续门诊复查,待1~2月伤口完全愈合后再做屈光检查,以决定是否要加配眼镜,增加视力。
  6. 每日应遮盖另一眼进行自我视力检查。如果手术眼突然剧痛,过度红肿或明显之视力改变,应立即求诊。

术后不适尽速就医

手术眼有以下不适,应尽快返院检查。

  • 持续不断的疼痛
  • 分泌物增加
  • 手术眼不慎遭撞击或外伤时
  • 突然视力模糊或减退
  • 结膜(眼白处)突然发红或有血水流出

手术类型

超音波小切口晶体乳化术

高科技仪器及手术新观念将一个原子笔心大小的探头穿入混浊的水晶体周围的晶囊膜,使用超音波轻轻地是运用乳化混浊的水晶体变成细小的碎片,然后吸除干净的高科技眼科手术。切口小(2.0~3.5mm:视植入水晶体种类而定)、复原快速、可无须施打麻醉针、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极少痛、免住院、术后当日即拆纱布可正常使用眼睛。

飞秒雷射

有别以往手工制作切口,白内障飞秒雷射是以电脑程式操作飞秒雷射,全程无刀,同时辅以3D断层扫描,除了能在术前精准定位,显示囊袋位置、晶体硬化程度、角膜厚度,其即时影像还可同步监控手术状况。

术后视力

手术后的视力仍取决于眼球本身的健康与否,当并有其他疾患时, 其效果将较差;有青光眼葡萄膜炎糖尿病、眼部外伤等病变者,往往也会增加手术的困难和容易发生不可预期的并发症。 另一般白内障手术属于显微手术虽有高成功率(95%以上)但有一定之困难度及风险,部分病患可能导致后囊破裂、续发性青光眼、晶体残留、眼内出血、眼内发炎或角膜透明度降低等并发症,需进一步治疗而极少数导致失明[2]

飞秒雷射与传统白内障手术之比较

项目 飞秒雷射 传统白内障手术
手术截口 透过‘雷射’,精准制作微细切口。 使用‘手术刀制作’,切口大小不一。
前囊制作 雷射制作囊袋,有如圆规画圆,囊袋周围平整,‘有助人工水晶体置中摆放’。 手工制作囊袋,如同手动画圆,随医师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
分解软化晶核 先透过雷射精准切割分离晶核,再使用‘微量’超音波乳化后再完整吸出。 整个过程都直接使用‘高量’超音波击碎硬化晶体后再完整吸出。
角膜散光处理 透过3D影像定位与电脑断层扫描,让角膜散光轴度确实对准。 采手术刀制作角膜散光轴,手术品质可能依医师技术不同,有所差异。
即时影响定位与光学断层扫描(OCT) 电脑断层即时监控系统,手术高安全 无,要依赖医师的经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