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
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 |
中文学名: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 拉丁学名:Odocoileus virginianus curassavicus 别 称:库腊索白尾鹿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偶蹄目 科:鹿科 属:空齿鹿属 种:白尾鹿 亚 种: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Hummelinck, 1940 英文名称:Curacao Venado Deer |
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学名:Odocoileus virginianus curassavicus):是白尾鹿的亚种之一。因奔跑时尾翘起,尾底显露白色而得名。体长1 83-1 98米,肩高0 92米,尾长约10-28厘米;耳小;角的背枝简单;蹠腺小,长仅约3厘米,腺周围有白毛。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善游泳。分布于库拉索岛。 [1]
目录
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物种特性
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体长1.83~1.98米,肩高0.92米,尾长约10~28厘米。耳小;角的背枝简单;蹠腺小,长仅约3厘米,腺周围有白毛。因奔跑时尾翘起,尾底显露白色而得名。
善游泳,能游过6~14千米的水域。采用四足跳跃的奔跑方式,一步可达7米远。一雄多雌,11~12月交配,每产1~2仔,幼鹿8个月性成熟,随母鹿生活1~2年。
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典型的食草性动物,以草、灌木、嫩枝、菌类、坚果、苔藓为食。善游泳。
有季节性迁徙习性。不喜结群。当大雪或食物缺乏时,在适宜栖息和食物丰富处聚集4-5只左右。
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幼鹿有白色斑点。
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雌鹿有2对乳头。
白尾鹿库拉索岛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勒比海,库拉索岛(荷属安的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