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白居易

增加 21,823 位元組, 1 年前
參考文獻
|身份= 中国诗人
|國家=唐
|圖片名稱= 白 乐天居易.jpg
|圖片大小=250px
|圖片說明=清宫殿藏本白居易画像
|姓名= 白居易
|字= 樂天
|族裔= [[唐人]]
|出生日期 =772年2月28日(唐代宗大曆七年正月二十日)
|出生地點 =[[河南]][[新郑]] (今[[河南]][[郑州]][[新郑市]])|祖籍= [[山西省|山西]][[太原市|太原]]|逝世日期 ={{death date and age|846|9|8|772|2|28}}|逝世地點 =東都[[洛陽]]|父親=白季庚<ref name="朱金城箋" />{{rp|2836}}|母親=陳氏<ref name="朱金城箋" />{{rp|2727}}|同胞兄弟=''弟'' [[白行简|白行簡]]<ref name="朱金城箋" />{{rp|2727、3716}}|異母兄弟=''兄'' 白幼文<br />''弟'' 白幼美<ref name="朱金城箋" />{{rp|2661、2727、2838}}|妻=弘農楊氏<ref name="朱金城箋" />{{rp|42、2654、3760}}|子=白阿崔<ref name="朱金城箋" />{{rp|1939、1963、1976、1978}}|女=白金鑾<ref name="朱金城箋" />{{rp|480、529}}<br />白羅子<ref name="朱金城箋" />{{rp|393、1049、2235}}<br />其他至少還有兩個女兒<ref name="朱金城箋" />{{rp|1125、1202}}|其他親屬=叔父:白季康<ref name="朱金城箋" />{{rp|3754}}、<br />外孫:談閣童<ref name="朱金城箋" />{{rp|2417、2536、3916}}、<br />外孫女:談引珠<ref name="朱金城箋" />{{rp|2324}}
|著作= 《[[s:白氏長慶集|白氏長慶集]]》
}}
'''白居易'''({{bd|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catIdx=Bai Juyi}})<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2/28/TangChaoShiRenBaiJuYiDanChen.html 唐朝詩人白居易誕辰]</ref>,字'''樂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省|山西]][[太原市|太原]],生于[[河南省|河南]][[新郑市|新鄭]],[[唐朝|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唐朝|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ref>[http://m.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7/4/12/65375m.html 白居易 原圖連結]</ref>({{bd|772 積極從事政治改革 |2月28日|846年|9月8日|catIdx=Bai Juyi}})<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2/28/TangChaoShiRenBaiJuYiDanChen.html 唐朝詩人白居易誕辰]</ref>,字樂天 關懷民 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 生, 中唐詩人,作品平易近人。 倡導[[ 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 ,反映時代 的狀 況, 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他晚年雖仍不改關懷民生之心,卻 政治 上的 不得志, 而多 放意詩 常飲 《醉吟先生傳》以自況 [[ 白居易 與[[元稹]] 齊名 的詩歌題材廣泛 號「'''元白'''」 形式多樣 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伙伴。晚年白居 語言平 又與[[刘禹锡|劉禹錫]]唱 通俗,有“詩魔” 甚多,人 “詩王”之 為「'''劉白'''」 。[[唐宣宗]]稱之為''' 詩仙'''<ref>唐代李忱《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 ,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 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 居易 在洛陽逝世 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ref>,而李白是後世才由天上謫仙人轉尊稱為詩仙 葬於香山
==生平簡介==白居易 喜歡讀書,而且他 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 記憶力之好極 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 驚人 乃至外國 凡是他過目的書 如新羅、日本等地 就沒有不把它緊緊記在了腦子裡的。而他詩文里所透露出來的非凡才華 產生很大 便更是讓人吃驚不已了。詩才已經不同凡響 影響 白居易,在16歲那年便隻身來到了京城長安 重要 他聞名去拜訪當時掌管編纂國史以及為朝廷起草文告詔令 詩歌有《著作郎[[ 長恨歌顧況]] 》、 ,以便請顧老前輩對自己的詩作進行親切指點。顧老詩人欣賞白居易 [[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賦得古原草送別 、《[[s:秦 的五律詩 吟|秦中吟]]》、《[[新樂府]]》等 野草所蘊涵著的頑強生命力, 得到了老詩人顧況的大力讚揚和多方介紹 重要 少年白居易 文章有《[[與元九書]]》等 詩名頓時便傳遍了整個京城
===仕官生涯=== 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他才以高科考取進士,此後便踏上了仕途。806年, 白居易 :36岁结婚 罷校書郎。同年四月試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及第 授盩庢縣(今西安周至縣)尉。807年,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808年任左拾遺,迎取[[楊虞卿]]從妹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戶部參軍,811年母親陳氏去世,離職丁憂,歸下邽。814年回長安,授太子左贊善 龄中 夫。任左拾遺時,白居易認為自己受到喜好文學 皇帝賞識提拔,故希望以盡言官之職責報答知遇之恩,因此頻繁上書言事,並寫 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乃至於當面指出皇帝的錯誤。白居易上書言事多獲接納,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憲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絳]]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李絳認為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勸諫憲宗廣開言路。<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people/201508/10407.html 白居易簡介]</ref>
如果你 貶謫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遂 为杜甫已经够大龄了 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18年 那么 白居易 告诉你什么叫 的弟弟[[白行簡]]至江州與白居易相聚。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 同與兄長溯江而上。途中與[[元稹]]相遇於黃牛峽,三人相游之處被稱為三游洞。在忠州任職的時間,白居易在忠州城東的 坡上種花,並命名此地為“東坡”。同年冬,被任命為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長安,任尚書司門員外郎。白居易的母親雖因看花墜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許多詠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紀錄,新井詩作於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詩今已失傳),可見此事不能構成罪名。他被貶謫的主因,很可能與他寫諷諭作品而得罪當權者 一山高 貶謫江州是 白居易 出身于官宦家庭 一生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 爷爷 希望能 过县令 對國家人民有益的貢獻;至此之後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 父亲做过副市长(徐州别驾) 雖仍有關懷人民的心 表現 的行動卻已無過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雖 得志,大體上仍能恬然自處,曾在廬山香爐峰北建草堂,並與當地的僧人交遊
白居易还是个神童,16时就 任職蘇杭820年冬,轉任主客郎中、知制誥。821年,加朝散大夫,轉上柱國,又轉中書舍人。822年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內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績。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秋天至洛陽,在洛陽履道里購宅。825年,被任命為蘇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 病去職,後與[[劉禹錫]]相伴遊覽於揚州、楚州 首《赋得古草原送别》获得了长安文坛大佬顾况的赏识
在杭州刺史任內,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並作《錢塘湖石記》,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刻石置於湖邊,供後人知曉,對後來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 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任浙東觀察使,浙東、杭州相去並非太遠,因而二人之間有許多往還的贈答詩篇。當白居易任滿離開杭州時,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編成《白氏長慶集》五十卷。 在蘇州刺史任內,白居易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里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簡稱“山塘街”。 ===晚年生活===827年,白居易至長安任秘書監,配紫金魚袋,換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員所用的服色)。828年,轉任刑部侍郎,封晉陽縣男。829年春,因病改授與太子賓客分司,回洛陽履道里。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為元稹撰寫墓志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的六七十萬錢,白居易將全數布施於洛陽香山寺。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賓客分司。835年,被任命為同州刺史,辭不赴任,後改任命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封馮翊縣侯,仍留在洛陽。839年10月得風疾。841年,罷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書致仕,領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閒適”的生活反應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而844年,73歲的白居易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事成後作詩《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並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遊歷於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弟子。 ===洛陽安逝===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臨終前,他遺囑“不歸下王圭,葬於香山如滿之側”,想永遠與洛陽山水為伴。家人依照他的遺囑,將他埋在龍門東山琵琶峰上。人們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位偉大詩人,在琵琶峰上對其墓加以擴建,建成了“白園”。整個白園莊嚴肅穆,質樸典雅,布局結合地形,峰迴路轉,曲徑通幽,依山築房建亭,高低錯落。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ref>[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authorv_85097dd0c645.html 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古詩詞語>白居易]</ref> ==著作==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818篇詩文。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乃至如新羅、日本等地。 ==軼事典故==白居易:36岁结婚,大龄中的大龄,如果你以为杜甫已经够大龄了,那么白居易告诉你什么叫一山更有一山高。白居易出身于官宦家庭,爷爷做过县令,父亲做过副市长(徐州别驾),出身不错。白居易还是个神童,16时就因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获得了长安文坛大佬顾况的赏识。 按道理说,像白居易这样的条件上门来提亲的人肯定不少,可白居易直到36岁,才和小他12岁的杨氏结婚。这其中的原因,后人也不得而知。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参考下。
话说白居易11岁时,曾在徐州符离居住,与少他四岁的邻女湘灵青梅竹马,一起长大。19时,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邻女》,就是写给湘灵的: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两人互相爱恋,希望结成婚姻。在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时,向母亲提出与湘灵结婚,可母亲因为门第之见不许。白居易无奈又痛苦。当白居易在长安安家后, 再次向母亲提出迎娶湘灵,依然被母亲拒绝了,此时,白居易已经32岁了。
最后,不得已,白居易与同僚的妹妹杨氏成婚。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诗词君却倾向于相信,能写出《长恨歌》这么悲伤的爱情,诗词君相信白居易可能也经历过。<ref>[http://news.sina.com.cn/o/2018-02-12/doc-ifyrkrva7798513.shtml 你被催婚了吗?别怕,杜甫白居易也30多才结婚 2018年02月12日]</ref>
 
家釀名酒
白居易自家釀的酒,質高出眾,他為自家的酒作詩道:“開壇瀉罇中,玉液黃金脂;持玩已可悅,歡嘗有餘滋;一酌發好客,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歷史不但有記載,而且直到今天,還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賞鄉鄰”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傳。
 
西湖白堤
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乾旱天氣,西湖水很淺,不夠灌溉農田;每到下大雨,又會湖水泛濫,不能積蓄。這種情況使西湖不能盡到最大的效用,造成農用和民用的水源都發生問題。
白居易是懷著“下恤民庶”的抱負來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後,就把徹底治理西湖這一工程提到議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績之一,就是在西湖東北岸一帶築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證農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這個築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離任前的兩個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親自寫了《錢塘湖石記》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這篇碑記就成為關於西湖水利的重要歷史文獻。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們就稱它為“白公堤”,表達了對白居易的愛戴與懷念。
 
==詩文==
〈長恨歌〉與〈長恨歌傳〉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km2YhAWs4}}
白居易的〈長恨歌〉,可謂敘事詩的不朽名篇。作〈長恨歌〉時,他三十五歲。參加「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的考試,入四等,授盩厔尉。在盩厔認識了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陳鴻和王質夫。公餘之暇,他們常相約到仙遊寺玩。談起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彼此感慨惋嘆不已。王質夫便慫恿白居易作一首長歌,來記此「希世之事」。白居易因而作了〈長恨歌〉。但,他的用心,並不僅是記載一則美麗的愛情故事。而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詩作了,又慫恿陳鴻作傳。於是,陳鴻也寫了一篇〈長恨歌傳〉。唐代文學,首推「唐詩」,次為「傳奇」。這一歌、一傳,在「唐詩」與「傳奇」的領域中,各自傳世不朽。
 
《長恨歌傳》此傳先述開元時楊妃入宮﹑迄天寶末縊死于馬嵬坡的始末﹔後寫玄宗自蜀還京﹐思念不已﹐方士為之求索貴妃魂魄﹐見之于海上仙山﹐貴妃乃為言天寶十載七夕與玄宗盟誓之事。後段敘述為前此唐人詩文中所未見﹐當是不得之于民間傳聞﹔描寫也相當細致。篇中對玄宗晚年的縱情聲色﹑政治腐敗有所暴露﹐即如楊貴妃是玄宗從其子壽王府邸取來一節亦直書不諱。篇末議論﹐則歸之于“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此傳與《長恨歌》相輔而行﹐流傳頗廣。
[[File: 白居易(2).jpg|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383smd4/30484a50523675544f7a.jpg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7%99%BD%E5%B1%85%E6%98%93%E9%95%B7%E6%81%A8%E6%AD%8C&sxsrf=ALeKk00HS_Aq2FAVUd-ZZ1J2HW79xIdrVQ:1586352583425&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zxeTx99joAhUKwosBHT09DV8Q_AUoAXoECBYQAw&biw=1422&bih=643&dpr=1.13#imgrc=C1-V87aB5DrNFM] ]]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索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漏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舍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解】: 1、漢皇:指唐明皇。 2、禦宇:治理天下。 3、姊妹句:楊貴妃受寵後,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漁陽鼙鼓:指安祿山在漁陽起兵叛亂。 5、薄:臨近、靠近。 6、信:任憑。 7、碧落:道家稱天空為碧落。 8、玉扃:門閂。 9、迤邐開:一路敞開。 10、闌干:縱橫。
 
【韻譯】: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個絕代佳人; 統治全國多年,竟找不到一個稱心。
楊玄瑛有個女兒才長成,十分嬌豔; 養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就的一身麗質,很難長久棄置; 有朝一日,被選在皇帝身邊做妃嬪。
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 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萬分。
春寒料峭,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 溫泉水潤,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 初蒙皇恩潤澤時,就這般嬌嬈涔涔。
鬢發如云顏臉似花,頭戴著金步搖; 芙蓉帳里,與皇上度著溫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覺睡到日高起; 君王深戀兒女情,從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歡侍君飲,終日陪伴無閑時; 春從春游夜專守,雙雙形影不分離。
後宮妃嬪有三千,個個姿色象女神; 三千美色不動心,皇上只寵她一人。
金屋中阿嬌妝成,夜夜嬌侍不離分; 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伴隨著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獎; 楊家門戶生光彩,令人羨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個個改變了心願; 誰都看輕生男孩,只圖生個小千金。
驪山北麓華清宮,玉宇瓊樓聳入云; 清風過處飄仙樂,四面八方都可聞。
輕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 君王終日都觀看,欲心難足無止境。
忽然漁陽戰鼓響,驚天動地震宮闕; 驚壞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樓與宮闕,烽火連天雜煙塵; 千軍萬馬護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華龍旗一路搖,隊伍走走又停停; 西出都城百來里,來到驛站馬嵬亭。
龍武軍和羽林軍,六軍不走無奈何; 纏綿委屈的美人,最終馬前喪了生。
貴妃頭上裝飾品,拋撒滿地無人問; 翠翹金雀玉搔頭,珍貴頭飾一根根。
君王寵愛救不了,掩面哭成個淚人; 回頭再看此慘狀,血淚交和涕淋淋。
秋風蕭索掃落葉,黃土塵埃已消遁; 回環曲折穿棧道,隊伍登上了劍門。
峨嵋山下路險隘,蜀道艱難少人行; 旌旗黯黯無光彩,日色淡淡近黃昏。
泱泱蜀江水碧綠,巍巍蜀山郁青青; 聖主傷心思貴妃,朝朝暮暮戀舊情。
行宮之內見月色,總是傷心懷悲恨; 夜雨當中聞鈴聲,譜下悲曲雨霖鈴。
天旋地轉戰亂平,君王起駕回京城; 到了馬嵬車躊躇,不忍離去斷腸人。
萋萋馬嵬山坡下,荒涼黃土墳塚中, 美人顏容再不見,地上只有她的墳。
君看臣來臣望君,相看個個淚沾衣; 東望京都心傷悲,任憑馬兒去馳歸。
回到長安進宮看,荷池花苑都依舊; 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宮中垂楊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葉好比她的眉; 睹物怎能不思人,觸景不免雙目垂。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 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淒。
興慶宮和甘露殿,處處蕭條長秋草; 宮內落葉滿台階,長久不見有人掃。
當年梨園的弟子,個個新添了白發; 後妃宮中的女官,紅顏退盡人衰老。
夜間殿堂流螢飛,思想消沉心茫然; 終夜思念睡不著,挑盡了孤燈心草。
細數遲遲鍾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 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鴛鴦瓦,霜花覆蓋了幾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誰與皇上來共用?
生離死別遠悠悠,至今已經過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為啥不曾來入夢?
四川有個名道士,正到長安來做客; 能用虔誠的道術,招引貴妃的魂魄。
輾轉相思好傷神,叫人對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專意殷勤去找尋。
駕馭云氣入空中,橫來直去如閃電; 升天入地去尋求,天堂地府找個遍。
找遍了整個碧空,找遍了整個黃泉; 天茫茫來地蒼蒼,找遍天地沒看見。
忽然聽說東海上,有座仙山蓬萊山; 仙山聳立在云端,云來霧去縹渺間。
玲瓏剔透樓台閣,五彩祥云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無數,個個綽約又多姿。
萬千嬌美仙女中,有個芳名叫太真; 肌膚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闕西廂,叩開白玉的大門;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雙成通報一聲。
猛然聽到通報說:唐朝天子來使者; 九華帳里太真仙,酣夢之中受震驚。
推開睡枕攬外衣,匆忙起床亂徘徊; 珍珠廉子金銀屏,一路層層都敞開。
烏去發髯半偏著,看來剛剛才睡醒; 花冠不整都不顧,匆匆跑到堂下來。
輕風吹拂揚衣袖,步履輕輕飄飄舉; 好象當年在宮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縱橫四處灑; 活象春天新雨後,一枝帶雨的梨花。
含情凝視天子使,托他深深謝君王: 馬嵬坡上長別後,音訊顏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情,年深月久已斷絕; 蓬萊宮中度時日,仙境幽幽萬古長。
回頭俯身向下看,滾滾黃塵罩人間; 只見塵霧一層層,京都長安看不見。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 鈿盒金釵寄你去,或許能慰藉君王;
金釵兒我留一半,鈿合兒我留一扇; 擘金釵來分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願我們兩顆心,有如釵鈿一樣堅; 不管天上或人間,終有一日會相見;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 寄語之中有誓詞,唯有他倆心里知。
當年七月七日夜,我倆相會長生殿; 夜半無人兩私語,雙雙對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們願作比翼齊飛鶼鶼鳥; 在地上,我們甘為永不分離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總會有終了之時; 唯有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ref>[https://www.book100.com/novel/11/100534/13510.html 名著古典 唐詩三百首(有注解)長恨歌]</ref>
【詩文賞析】
《長恨歌》是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是其代表作之一,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像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長恨歌》作於元和元年,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佳作。當時詩人正在今天的陝西周至人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遊覽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
   這是一首敘事詩,以“長恨”為中心,篇幅很長。抒情成份很濃,敘事、寫景、抒情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及它的悲劇結局。詩人從批判的角度寫出了造成悲劇的原因,但對悲劇中的主人公又寄予同情和惋惜。詩人將愛情故事寫得纏綿悱惻、婉轉動人,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全詩蕩氣迴腸、情節曲折,散發著浪漫主義的光彩,不愧為千古絕唱。
 
將詩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盡日君王看不足”,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貴妃進宮後恃寵而驕,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貴妃後完全沉湎於歌舞酒色。開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 第二層從“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寫安史之亂,玄宗逃難,被迫賜死貴妃,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有意將因玄宗荒淫誤國所造成的安史之亂進行了淡化處理,對二人的生離死別則著意形容,讀者受到的是悲劇氣氛的感染而不是歷史的理性批判。陳鴻《長恨歌傳》“懲尤物,窒亂階”之說是板著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視為此詩的寫作動機;第三層從“黃埃散漫風蕭索”至“魂魄不曾來人夢”,描述了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行宮見月,夜雨聞鈴,是一片“傷心色”和“斷腸聲”。長安收復以後回朝時,重過馬嵬,“不見玉顏空死處”。回宮後,池苑依舊,物是人非,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蕩氣迴腸;第四層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玄宗派方士覓楊貴妃之魂魄,重在表現唐玄宗的孤寂和對往日愛情生活的憂傷追憶。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上天入地,後終在虛無縹緲的仙山上讓貴妃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再現於仙境。“情”的宣洩已超脫於帝王妃子間的感情糾葛,而更多地帶有詩人的主觀的理想成分,並早已超出了歷史事實的範圍,將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的矛盾衝突表現無餘。結尾“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句,是愛情的嘆息與呼聲,是對於愛情受命運播弄,和愛情被政治倫理摧殘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時空而進入無極之境。這樣,詩人便以“長恨”表現了愛情的長存,亦即點明全詩的主題。
<ref>[http://www.exam58.com/trjysj/504.html 唐詩三百首全集 > 白居易的詩 >白居易《長恨歌》原文賞析及翻譯註釋]</ref>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ZOKOw6WX4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60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中唐的代表詩人—白居易(上)
}}
 
最后,不得已,白居易与同僚的妹妹杨氏成婚。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诗词君却倾向于相信,能写出《长恨歌》这么悲伤的爱情,诗词君相信白居易可能也经历过。==參考文獻=={{reflist}}
<ref>http[[Category://news.sina.com.cn/o/2018-02-12/doc-ifyrkrva7798513.shtml</ref>唐朝詩人]][[Category:唐朝人物]]
10,7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