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树(吴松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果树》是中国当代作家吴松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白果树
先前,白果树给我的印象是古老的,高龄的,带着一种腐朽的气息与老屋联系在一起,与寺庙院落联系在一起。这大约和我第一次见到白果树的地点有关。
我读初中时学校组织学军活动,搞了一次野营拉练。野营队伍从学校出发,目标澉浦。队伍在红旗的引领下,在乡间机耕路上逶迤前行,这支队伍看起来有些乱七八糟,服装颜色单调,但不统一,以军绿色为主色调的队伍中穿插着灰色,藏青色,还有黑色。而背在背上的被子则以大红大绿为主,也有灰色和蓝色,被子被麻绳五花大绑,队伍中每隔一个背被子的人,就有一个背草席的,草席一律卷成圆柱状,一条麻绳扎在两头,斜背在肩上,样子有点像军人背枪的样子。队伍在歌声中前进。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澉浦城里,澉浦是我们当地历史悠久的古城,置于唐朝,筑城于明朝。我至今记得 城里那高高的白墙,以及嘚咯作响的石板路。晚上住在学校,睡的地铺,大家将草席铺在地上,两个人合睡一个铺位,同盖一条被子,大约是白天走累了,很快,漆黑的教室里梦话、咬牙声交织在一起,这个晚上每个人都睡得很沉。第二天,我们爬山去鹰窠顶,先到的云岫庵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它叫云岫庵,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座老庙,老庙有些破败,两扇大门半开半关着,屋里堆着杂物,以及柴火 。在院子里,我看到了两棵老树。两棵高大粗壮的老树,有人说这是白果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白果树。之前 ,我还不知道世上有白果树,从那时起我一直相信白果树一定是古老院子的匹配。
我第二次看到白果树是在古镇沈荡那个被人们称为庙场的地方,那些木板房子古老而陈旧,一根根木头柱子露在墙外,上面还有一圈圈铁箍。走过这段小街,后面的院子里也有一棵白果树,老人告诉我那里原先有一座很大的老庙,这棵白果树就长在老庙前的院子里,这再一次证明我的第一印象是对的,白果树是与古老的房子紧密相连的。
多年以后,我再次来到云岫庵,云岫庵已整修一新,里面青烟缭绕,香气扑鼻。院子里原先长的差不多大小的白果树却变成了一大一小 ,一老一少两棵。有人告诉我,其中一棵先前被人卖给某个丝厂当了设备材料。这小的是几年前补种的。
早先旅游,我热衷于走古镇 ,盘桓于高官府地,状元人家。跨过高高的门槛,抬头,一棵白果树伫立在眼前,饱经风霜,树叶在老屋散发出的淡淡霉味的气息里摆动。这边树杆斑驳,那边雕梁画栋,树荫下,一条长着苔藓,砖砌的小道向前延伸,穿过圆圆的门洞消失在另一个院落里。有时,我还会看到白果树下有口老井,井圈外同样长着湿润的青苔,毛茸茸,滑溜的样子。井圈上已加了盖子,把曾经倒映在井水中白果树的影子,以及老屋的灵魂一起关在了下面。被盖在底下的还有长衫马褂,老夫子的一声声长叹。
前几年有媒体报道说某地有个长寿村,村里有很多百岁老人。研究长寿的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长寿与白果树有关。说这个村遍植白果树,白果树是长寿树,它们可以成活几百年几千年,人们长期生活在白果树的气息里,自然也会长寿。专家还发现,这些长寿老人每天都要吃几颗白果,白果的营养滋润他们,促进了健康,长寿是肯定的。由此带来的效应是一树难求,白果树价格高涨,白果在超市热买。我对这样的结论将信将疑,然而,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十多年来,白果树不断地走出气若游丝,只是在游客到来时才热闹一时的老屋院子,脱去了老气横秋的外衣,来到道路的两旁,来到绿地。如今, 白果树不仅仅只为老屋活着,它与人来人往的大街为伍,它完全摆脱了沧桑感 ,与日益发展的城市一样,变得生机勃勃。[1]
作者简介
吴松良,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海盐县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跨越》《海盐的味道》《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