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桕
图片来自亚泥生态园区

白桕 基本资料

学名: 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 Muell. -Arg.

中名: 白桕

别名: 山桕、冇桕、山乌桕、冇拱、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Auyu(泰雅)、Karoro(排湾)

分类: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

原产地: 马来西亚,麻六甲,中国湖北、福建、广东,台湾。

分布: 散生台湾全境海拔 1000 公尺以下山野向阳处、阔叶林内。

生活型: 落叶小乔木

  • 树干及枝条的描述: 高 10-15 m,径 20-40 cm,树干通直,树皮平滑,灰色至灰褐色;小枝多数,细长,光滑无毛。
  • 叶的描述: 叶长椭圆形至倒卵形,有时亦为卵状长椭圆形,长 5-13 cm,宽 3-6 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近似如此,膜质,全缘,表面为有光泽的绿色或深绿色,背面粉白,表里两面皆光滑无毛;叶柄长 4-6 cm,红色至红紫色,先端有二腺体,光滑无毛。
  • 花的描述: 花多数,小,绿色至黄绿色,雌雄同株,呈总状花序排列;花序顶生,直立或近似直立,雄花:花萼杯形,边缘粗锯齿裂,雄蕊 2 枚;雌花:萼片 3 枚,三角形,先端锐尖;子房球形;花柱短,柱头三岐。
  • 果实、种子描述:果实为蒴果,球形,成熟时为黑色;种子近似球形。
  • 生育环境: 散生台湾全境海拔 1000 m以下山野向阳处、阔叶林内。[1]


白桕
图片来自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站
白桕
图片来自亚泥生态园区
白桕
图片来自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站


特性:

半落叶性中乔木;茎高可达 10 公尺,木材松软,树皮灰白。叶具长柄,纸质互生,长椭圆形或长卵形,两端均锐长 6~12 公分,宽 3~6公分,全缘,里面粉白色,基部蜜腺一对,叶柄长 4~10 公分。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长 7~10 公分;蒴果球形;径约 1 公分,熟时黑色,胞背开裂。


用途

1. 木材可制作箱板用白桕之材质轻软,灰白色,可供制造箱板之材料。

2. 种子的腊及油可供制造蜡蠋肥皂

3. 可栽植为庭园树、行道树:开花时,花序直立状,形似烛台甚是美观,加上秋冬叶片转红,颇具观赏价值。

4. 薪炭用材。

5.药用:根皮、树皮:泻下逐水,散瘀消肿,通便散瘀,解蛇、虫毒。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二便不通,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根:利水通便,袪瘀消肿。治便秘,蛇伤,跌打,肤痒;叶:活血,解毒,利湿。治跌打肿伤,毒蛇咬伤,过敏性皮肤炎,湿疹,缠腰火丹。[2]


知识与知性

白桕
图片来自台湾生物多样性网站

1.白桕为半落叶性中乔木,茎高可达 10公尺,木材松软,树皮灰白。叶具长柄,纸质互生,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长 6~12 公分,宽 3~6公分,全缘,里面粉白色,叶基部蜜腺一对,叶柄长。花为总状花序顶生,长 7~10 公分;蒴果球形约 1 公分,熟时黑色,胞背开裂。

2.白桕的木材因材质轻软呈灰白色,故可供制造箱板之材料或薪炭用材。种子的腊及油可供制造蜡蠋及肥皂。

3.白桕还可栽植为庭园树、行道树。开花时,花序直立状,形似烛台甚是美观,加上秋冬叶片转红,颇具观赏价值。.

4.白桕可供药用,根皮、树皮供泻下逐水,散瘀消肿,通便散瘀,解蛇虫毒。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二便不通,白浊,疮痈,湿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根利水通便,袪瘀消肿。治便秘,蛇伤,跌打,肤痒;叶:活血,解毒,利湿。治跌打肿伤,毒蛇咬伤,过敏性皮肤炎,湿疹,缠腰火丹。[3]


视频

白桕

《山桕》|《白桕》|Fashion Wang Yo步道

白桕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白桕,林业试验所嘉义研究中心
  2. 白桕,认识植物
  3. 白桕,亚泥生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