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沙绿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沙绿茶

中文学名: 白沙绿茶

纲: 木兰纲

界: 植物界

属: 山茶属

目: 芸香目

门: 被子植物门

科: 山茶科

族: 山茶族

白沙绿茶,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的国营白沙农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海南中部适宜的气候与白沙陨石坑地区独特的土壤条件,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市场反映良好,远销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白沙绿茶主要采摘海南和云南大叶、奇兰、福鼎、水仙、福云6号等茶树嫩度、净度、新鲜度一致符合规定标准的鲜叶为原料,采用精湛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无梗杂、色泽绿润有光,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匀净,滋味浓醇鲜爽,饮后回甘留芳,连续冲泡品茗时具有“一开味淡二开吐,三开四开味正浓,五开六开味渐减”的耐冲泡性。

品质特性

白沙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有光,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甘醇,饮后回甘留芳,连续冲泡品茗时具有“一开味淡二开吐,三开四开味正浓,五开六开味渐减”的耐冲泡性。

营养价值 白沙绿茶在理化指标上,各种有益人体的水浸出物丰富且含量高,如2004年9月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随机抽检检测结果报告,成茶水浸出物为:43.2%;水溶性灰分为71.4%;两项指标大大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34%和45%的指标。

产地环境

白沙陨石坑位于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东南9千米白沙农场境内,直径3.5千米,是中国能认定的较年轻的陨石坑,为距今约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此处爆炸而成,也是全世界十几个伴有陨石碎块的陨石坑之一。

白沙绿茶茶园分布在白沙陨石坑及其周围,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质肥沃,常年雾气缭绕;土壤既含有大地表面和地壳深层的物质,也含有“天外来客”带来的特有物质,造就了白沙绿茶得天独厚的特点。白沙绿茶因种植在“陨石坑”中,除本地区的地形气候、降水、工艺流程等因素外,茶叶的优质还与陨石本身所含各种矿物质渗透于这一片区的土壤中有关。

历史渊源

白沙茶叶历史源远流长。调查组调研发现,黎族人民自古有采摘五指山脉的野生大叶茶治病,如果从此算起,海南茶事已有近千年历史。据考证,海南野生大叶种茶是从茶的起源中心四川金佛山野生大叶茶逐渐演变而来,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区。因长年生长在云雾山中,耐冲泡,条索肥壮,香气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具有药疗保健功能。 明正德六年(1511年),《琼台志》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

白沙境内的先民早有种茶的习俗,饮茶成为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关于白沙绿茶的历史和成因,有一段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黎族先民上山围猎,追捕得很辛苦,身上携带的水也喝光了,口干舌燥又非常疲惫,便坐在一丛长势葱绿的小树旁歇息。这时,一位老猎手信手摘了几片嫩叶放在嘴里咀嚼,没多久便不觉得渴了,精神也好了起来。众人于是纷纷采摘这棵树上的嫩叶咀嚼,休息片刻便消除了疲惫。此后,当地的黎族人都学会咀嚼这种生津又止渴的树叶。后来有一位小伙子将其采摘回去,经过烘焙、揉搓、烤干等加工后,储存起来以备平时之用。当地人发现,经过简单加工的树叶用热水冲泡后饮用,不仅清醇爽口,而且具有消除腹胀、清肝润肺、清热降火等功效。从此,当地的黎族同胞把这种树当作“神树”来保护,并移种于山寨周围,以便平时采摘。

白沙茶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白沙农场开始垦荒种茶,并进行加工。 白沙茶场茶树品种最初主要为海南本地品种,后来陆续从云南、福建等地引进一些优良品种。

生产情况

2010年6月,海南白沙绿茶种植栽培标准化示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14年,白沙绿茶销售收入达到3500万元,比2010年增加940多万元,增长36.7%。 2015年,白沙绿茶销售收入为3800万元。

产品荣誉

从1990年开始,白沙绿茶被授予“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海南省用户满意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多项荣誉。 荣获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十大亮丽品牌”。

2011年,白沙绿茶被选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产品。 2017年6月3日至7日,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办,白沙绿茶参展,并荣获本次国际博览会参展产品银奖。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白沙绿茶原产地域范围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白沙绿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白府函[2004] 78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现辖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海南大叶、奇兰、福鼎、云南大叶等适生品种。

二、栽培管理 白沙绿茶及包装 白沙绿茶及包装(19张) 1、种苗繁育:采用插枝无性繁殖。 2、苗木定植:每年8月至9月定植。定植密度<2400株/亩。 3、施肥:每年10月中旬左右施基肥(有机肥),2月和5月施有机液肥、微生物肥和适量的茶叶专用肥。 4、鲜叶采摘:采摘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10月底。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一芽三叶;嫩度、净度、新鲜度基本一致。

三、加工工艺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四、产品质量特色 香气清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耐冲泡。水浸出物≥43%,水溶性灰分≥50%。

专用标志使用 在白沙绿茶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白沙绿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白沙绿茶“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1]

参考资料

  1. [1],白沙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普洱茶网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