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盆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蠟盆景 |
外文名稱:白蠟盆景 分布於:湖北鍾祥市、京山縣 屬於:落葉喬木:落葉喬木、木犀科 |
白蠟盆景[1],學名:FraxinushupehensisCh』u,ShangetSu,屬於落葉喬木,木犀科,中國特有種,僅分布於湖北鍾祥市、京山縣,生於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等地。
特徵
說起白蠟盆景都還是挺陌生的,這植物生於湖北,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在海拔600m以下的山丘發現這種植物的存在,這個植物屬於落葉喬木,樹木本身耐旱,耐濕,耐高溫,感覺就是百毒不侵啊,同時植物還喜水,喜陽光,喜肥料,也就是越好的環境植物能夠生長的越好。[1]
葉狀
高達19m,胸徑1.5m。羽狀複葉,小葉7-9(11),革質,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雜性,密集簇生於甚短的聚傘花序中。翅果匙形。
生長習性
樹體耐旱、耐濕、耐高溫,喜肥、喜水、喜陽光
白蠟樹樁的定枝整形
第一年萌發的新芽, 要視各樹樁發芽長枝的旺弱來處理。對於旺樹,一般到八月上旬立秋以後,大多數枝條長至40cm以上時,進行定枝,留下符合造型方向的枝,叢生枝留1-2枝,余則去除。定枝後每隔一星期按植樁面積,每平方米10g ~20g施尿素肥一次,促其新生枝增粗。因白蠟在日平均氣溫150c以上時均可生長,新樁只要水、肥和陽光充足,當年至霜凍前旺枝基部直徑可達20mm以上。因此對於頂生枝應先對其掐尖控長,(快速成型的商品樁則可剪定一級枝,年底剪定二級枝)。底部和其它部位需增粗的枝,則放任生長。管理過程中要隨時觀察,發現干身出枝基部萌發多餘枝應及時抹除,否則瘋枝會突長,白白消耗養分,影響定型枝生長增粗。霜凍落葉後,即可上盆。從砂床中挖出樁材,抖掉根上砂礫,剪去過長根須,剪定枝形。根據樁形大小配植,填上營養土,淺盆應打上圍子,不使鬚根露出盆土面。最後,澆足水分,加強越冬管理。如砂床不急於利用,可於冬季剪枝,春季發芽前夕上盆則更好。對於弱枝,雖發芽抽枝,而根未長出或長得稀少,應繼續植於砂床中培植,待第二年根、枝長旺後再上盆。切忌急於剪枝上盆,影響成活率。
白蠟枝片的造型
白蠟是生長旺盛的速生樹種,經一年基幹枝的培育剪定後,除少數特意留長增粗的頂生過渡枝、飄枝、俯枝外,大多數枝第二年即可剪枝蓄片了。初期一、二級枝以扎(拉)為主,以剪為輔,後期枝片基本成型後以剪為主,以拉為輔,一般採取先上後下,抑強扶弱的剪枝手法來修剪。先上後下:即樹體上部枝先剪,過一段時間再剪中部枝,再隔若干天剪下部枝。同一枝片,上揚枝先剪,待平行枝長到比上部枝要粗時再剪。抑強扶弱:同在上部的強旺枝要先剪若干天,等弱枝長到一定粗度時再剪。目的使枝的粗細與它所處的位置相配。對於長勢特別旺的樹材,除平時注意控制外,可進行摘葉剪定枝片。到秋季霜降後,樹時經霜凋謝,枝形裸露,對觀察枝(片)的走勢走向,前後穿插、高低錯落、位置形態十分有利,這時可對枝形來一次精心的修剪扎縛。能剪到位的用剪來完成,剪不到位的,可用鋁絲纏繞彎曲牽位到位;有的枝片過於上揚或方向、位置欠佳,用鋁絲或繩索牽拉到位。對節白蠟應特別注意它的對生枝和蛙腿枝:幹上定枝和一、二級枝上要錯開剪去對生枝;蛙腿枝可一邊蓄長,一邊剪短或改成掉拐枝。
養護
白蠟盆景的管理養護工作,可以用「大水、大肥、大太陽」來概括。大水:即須有充足的水分,偏濕比干好;大肥:生長季節薄肥勤施,為便於樹體吸收、避免肥液浪費,宜5-7天施一次。施肥時間一般于晴天下午盆土偏干時進行,施後澆水沖葉。陰雨天盆土濕時樹根呼吸不暢,施肥後樹根不易吸收;大太陽:即便是三伏酷熱天,只要水分跟上,380c~400c的高溫強陽光,亦見其抽芽生長,枝尖很少有自剪現象,可見其適應性特別強,判斷它缺不缺水、肥和陽光,最簡單的辦法是觀察其新梢發芽情況:肥、水和陽光充足時,樹梢發出的枝粗壯,嫩枝、葉呈紫紅色,漸轉綠色;不足時,發出的枝細弱,嫩葉淡綠色。
視頻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