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鹭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鹭村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乡,距赣州市63公里,2008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白鹭村现面积为0.2平方公里,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有140多栋[1],住有近六百户人家,2500人。

2006年白鹭村古建筑群(含: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兴复堂、佩玉堂)被列为第五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白鹭早在周时期就已形成村落,此后日渐繁荣。

到目前为止,白鹭村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

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

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2],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

白鹭古名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而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

白鹭人很早就品评了村里含数字的主要景点,并归纳为“白鹭十景”: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但在白鹭老人的心里,保留着这些美好的记忆片段。

名称由来

白鹭名由,很有些诗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载:宋绍兴六年,钟兴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据谱载,钟兴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

能以如此美妙的故事来说明祖地的名由,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族谱中第一个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很有文化、很有想象力,二是表明白鹭村人对自己的家乡是何等的挚爱。白鹭人对家乡的挚爱在这几年白鹭的旅游业开发中得到再次升华,许多老故事、新传说纷纷出炉。

其中关于钟兴选择这块地做祖地的说法有了新内容。钟兴每年从兴国竹坝赶着他的100只鸭婆来到这里放鸭,结果每天可以收到200个鸭蛋

更奇的是,有一年,他赶鸭回兴国前,随手将手中的赶用的竹竿插入地里,次年他再来时,那支竹竿竟然活了过来,迎风招展的竹枝绿叶把他乐开了怀,钟兴认定这是一个风水宝地,遂决定在此开基。那个时节,正是白鹭翩飞的日子,于是,白鹭一名叫了开来。

区位特色

作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白鹭自有其特别之处。

白鹭的祠堂清一色连片的黑瓦青砖,风火山墙,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堂内雕梁画栋,玉柱花窗,天井错落有致,正厅和偏厅相得益彰,住房和杂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门口排列着“龙抱石”和“旗杆石”、“功名柱”,上面镶刻着文字图案,表述主人的功名与官衔。

祠堂之间,于“风水”有碍的巷道路口的墙头或屋顶上,往往高悬起一块兽头装饰的“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一尊张牙舞爪的小石狮,借以“镇妖驱邪”。

白鹭村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白鹭古十景”,有一种清嘉庆年间钟崇俨从江苏嘉兴当知府任上带回来的昆曲班子演绎出的新剧种——东河戏,有一条绕开了十八滩通入万安良口赣江的内河——鹭溪河,有一座赣南客家民居中唯一以女人为名的“王太夫人祠”,还有完好如初的“绣花楼”、“胭脂塘”、“爱庐”,以及“喝擂茶”、“打黄元米馃”、“剁鱼丝”、“烧芋头丸”,给病人“喊夜唱惊”、“迎彩灯”、“抢打轿”、“烧瓦塔”等民俗。

视频

白鹭村 相关视频

千年古村——赣县白鹭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