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百灵庙起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灵庙起义指的是在1936年2月21日,根据中共西蒙工委和乌兰夫的指示,中共地下组织领导“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的保安队千余人,在绥远的百灵庙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后,部队被国民党军包围缴械。在全国人民的声援下,国民党被迫将他们改编为蒙旗保安总队(后改编为蒙旗独立旅、新编第三师),乌兰夫任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委书记,成为一支抗日民族武装力量。[1]

起义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北四省,内蒙古东部各盟旗也随之沦陷。继而日本目标又找到了西部各盟旗,首当其冲的是与热河接壤的锡林郭勒、察哈尔两盟。

当时日本虽以索王为拉拢的主要对象,但对德王这个副盟长也并没有放过。早在1930年冬,驻在张家口的日本特务盛岛角芳等曾以游历为名,到德王所在的苏尼特右旗进行活动。1931年夏,德王到北平时,盛岛和日本军事教授英佐在扶桑馆请他吃饭;席间盛岛盛赞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从中进行煽动。1932年,日本陆军大将林铣十郎、大佐松井等,伪充喇嘛,来苏尼特右旗进行间谍和诱降活动。

张北事件发生后,日本关东军就乘机派田中隆吉前来多伦,指使蒙奸李守信率部于1935年冬进犯察东。当进犯沽源时,当地军民曾奋勇抵抗,把伪多伦警备军的参谋长程云山击毙。李守信又增援进攻,并有日本飞机配合,疯狂轰炸扫射。当地抗日军民终因兵力单薄,陆续撤退。李守信便很快地占领了察东八县,控制了察哈尔东部八旗,并进占张北县城。德王就以蒙政会的名义,下令成立“察哈尔盟公署”,任命卓特巴札普为盟长,达密林苏尤为副盟长,并定于1936年1月1日举行“察盟公署”成立典礼。

“察盟公署”虽经成立,毕竟是地方政权,仅能指挥所属旗县,亟需成立统一机构,以号令其他各盟,协助扩编军队。因此,野心家德穆楚克栋鲁普从张北返苏尼特旗后,就由百灵庙蒙政会调来一批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筹备成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的工作,并决定改元易帜,用成吉思汗纪年(这年正是成纪七百三十一年),制定蓝地右上角红、黄、白三条为标记的“蒙古旗”,表明脱离中国的隶属,走上了投靠日本道路。

1935年4月,乌兰夫独自来到百灵庙,同云青、赵城等商讨对策,并且指示云继先、朱实夫:“只要德王公开投日,我们就在抗日的旗帜下暴动,率领蒙旗保安队占领百灵庙,通电全国。”

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代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表了《对内蒙古宣言》。宣言指出了内蒙古民族存亡的两条道路:一条是甘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趋于灭亡的道路;一条是奋起抗战的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宣言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内蒙古地方为战场、以内蒙人民作炮灰、以进行反共反苏并最后消灭蒙古民族的阴谋之后,号召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内蒙古人民,无论平民还是王公贵族,一致奋起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宣言坚决反对国民党军阀对内蒙古人民的种种压迫,主张内蒙古人民有权处理自己的一切问题。同时也希望他们不要让中国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经过草地来进攻陕北红军。这一宣言的发表,对以后内蒙古革命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起义经过

自察北抗日战役后,乌兰夫等人即转入德王的守备队中进行抗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和民族平等的正义主张,深深地感动了守备队的官兵和“蒙政会”的许多青年。

1936年2月21日,德王在日本的操纵下,举行伪蒙军总司令部成立典礼,并且自任总司令,设日本顾问部,公开投靠日本。这一举动激起了蒙古族各阶层人民极大愤慨

德王所辖的蒙政会保安队科长云继先、朱实夫在祯德冒商号西小院商量武装暴动事宜,制定了具体暴动方案。当天23时30分,云蔚和云继先、朱实夫分头行动起来。

守备队官兵2000余人分四路举行武装起义。一路抵抗日伪军;一路打开伪保安处的监狱,释放政治犯;一路捣毁伪自治机关;一路打开银柜,焚烧帐目和抄没逆款。

当云蔚带领暴动队伍来到稽查处时,两间大屋的灯还亮着。云蔚听了听动静,就走进屋子,只见南北两个大炕上睡着十四五名士兵,长枪全部挂在墙上,这时其他暴动队员冲进屋里,将挂在墙上的枪支全部收了起来。随即,云蔚击毙了稽查处处长李凤诚,打响了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的第一枪。经过激烈的枪战,暴动队伍占领了军械库,在百灵庙南营盘与说服南卡中队的云继先、朱实夫会合。

起义意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加紧了对内蒙古地区亲日派的策动和扶植,对内蒙古地区采取公开的军事占领与隐蔽的政治阴谋同时并进的政策,为其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做准备。在这样的历史紧要关头,乌兰夫领导发动了百灵庙武装暴动,举起了内蒙古人民抗日救亡的义旗,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罪恶企图。

由此,百灵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草原小镇,一夜之间名闻遐迩,鼓舞了全国人民御侮救亡的斗志。毛泽东所评价这是“可贵的草原抗日第一枪”。

起义结果

1936年2月22日凌晨4时30分,参加抗日武装暴动的爱国官兵800多人,在云继先、朱实夫和云蔚的率领下离开了百灵庙,脱离了投靠日寇的德王,向大青山以南的土默川进发了。

1937年1月26日,各路起义军胜利完成任务后,想一齐奔赴陕北与红军汇合,但他们还没有摆脱敌人的追击,就被驻绥远的国民党军队包围缴械。由于全国人民的声援,国民党才没有消灭他们,被迫将他们改编为蒙旗独立旅。[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