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皆大欢喜·第四幕 第一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皆大欢喜·第四幕 第一场出自于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剧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主要剧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剧名《皆大欢喜》表明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1]

第四幕 第一场 亚登森林

➤罗瑟琳、西莉娅及杰奎斯上。

杰奎斯 可爱的少年,请你许我跟你结识结识。

罗瑟琳 他们说你是个多愁的人。

杰奎斯 是的,我喜欢发愁不喜欢笑。

罗瑟琳 这两件事各趋极端,都会叫人讨厌,比之醉汉更容易招一般人的指摘。

杰奎斯 发发愁不说话,有什么不好?

罗瑟琳 那么何不做一根木头呢?

杰奎斯 我没有学者的忧愁,那是好胜;也没有音乐家的忧愁,那是幻想;也没有侍臣的忧愁,那是骄傲;也没有军人的忧愁,那是野心;也没有律师的忧愁,那是狡猾;也没有女人的忧愁,那是挑剔;也没有情人的忧愁,那是集上面一切之大成;我的忧愁全然是我独有的,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是从许多事物中提炼出来的,是我旅行中所得到的各种观感,因为不断沉思,终于把我笼罩在一种十分古怪的悲哀之中。

罗瑟琳 是一个旅行家吗?噢,那你就有应该悲哀的理由了。我想你多半是卖去了自己的田地去看别人的田地;看见的这么多,自己却一无所有;眼睛是看饱了,两手却是空空的。

杰奎斯 是的,我已经得到了我的经验。

罗瑟琳 而你的经验使你悲哀。我宁愿叫一个傻瓜来逗我发笑,不愿叫经验来使我悲哀;而且还要到各处旅行去找它!

➤奥兰多上。

奥兰多 早安,亲爱的罗瑟琳!

杰奎斯 要是你要念起诗来,那么我可要少陪了。(下。)

罗瑟琳 再会,旅行家先生。你该打起些南腔北调,穿了些奇装异服,瞧不起本国的一切好处,厌恶你的故乡,简直要怨恨上帝干吗不给你生一副外国人的相貌;否则我可不能相信你曾经在威尼斯荡过艇子。——啊,怎么,奥兰多!你这些时都在哪儿?你算是一个情人!要是你再对我来这么一套,你可再不用来见我了。

奥兰多 我的好罗瑟琳,我来得不过迟了一小时还不满。

罗瑟琳 误了一小时的情人的约会!谁要是把一分钟分作了一千分,而在恋爱上误了一千分之一分钟的几分之一的约会,这种人人家也许会说丘匹德曾经拍过他的肩膀,可是我敢说他的心是不曾中过爱神之箭的。

奥兰多 原谅我吧,亲爱的罗瑟琳!

罗瑟琳 哼,要是你再这样慢腾腾的,以后不用再来见我了;我宁愿让一条蜗牛向我献殷勤的。

奥兰多 一条蜗牛!

罗瑟琳 对了,一条蜗牛;因为他虽然走得慢,可是却把他的屋子顶在头上,我想这是一份比你所能给与一个女人的更好的家产;而且他还随身带着他的命运哩。

奥兰多 那是什么?

罗瑟琳 嘿,角儿哪;那正是你所要谢谢你的妻子的,可是他却自己随身带了它做武器,免得人家说他妻子的坏话。

奥兰多 贤德的女子不会叫她丈夫当忘八;我的罗瑟琳是贤德的。

罗瑟琳 而我是你的罗瑟琳吗?

西莉娅 他欢喜这样叫你;可是他有一个长得比你漂亮的罗瑟琳哩。

罗瑟琳 来,向我求婚,向我求婚;我现在很高兴;多半会答应你。假如我真是你的罗瑟琳,你现在要向我说些什么话?

奥兰多 我要在没有说话之前先接个吻。

罗瑟琳 不,你最好先说话,等到所有的话都说完了,想不出什么来的时候,你就可以趁此接吻。善于演说的人,当他们一时无话可说之际,他们会吐一口痰;情人们呢,上帝保佑我们!倘使缺少了说话的资料,接吻是最便当的补救办法。

奥兰多 假如她不肯让我吻她呢?

罗瑟琳 那么她就使得你向她请求,这样又有了新的话题了。

奥兰多 谁见了他的心爱的情人而会说不出话来呢?

罗瑟琳 哼,假如我是你的情人,你就会说不出话来。不然的话,我就会认为自己是德有余而才不足了。

奥兰多 怎么,我会闷头不语吗?

罗瑟琳 可以伸头,却说不出话。我不是你的罗瑟琳吗?

奥兰多 我很愿意把你当作罗瑟琳,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讲着她了。

罗瑟琳 好,我代表她说我不愿接受你。

奥兰多 那么我代表我自己说我要死去。

罗瑟琳 不,真的,还是请个人代死吧。这个可怜的世界差不多有六千年的岁数了,可是从来不曾有过一个人亲自殉情而死。特洛伊罗斯是被一个希腊人的棍棒砸出了脑浆的;可是在这以前他就已经寻过死,而他是一个模范的情人。即使希罗当了尼姑,里昂德也会活下去活了好多年的,倘不是因为一个酷热的仲夏之夜;因为,好孩子,他本来只是要到赫勒斯滂海峡里去洗个澡的,可是在水中害起抽筋来,因而淹死了:那时代的愚蠢的史家却说他是为了塞斯托斯的希罗而死。这些全都是谎;人们一代一代地死去,他们的尸体都给蛆虫吃了,可是决不会为爱情而死的。

奥兰多 我不愿我的真正的罗瑟琳也作这样的想法;因为我可以发誓说她只要皱一皱眉头就会把我杀死。

罗瑟琳 我凭着此手发誓,那是连一只苍蝇也杀不死的。但是来吧,现在我要做你的一个乖乖的罗瑟琳;你向我要求什么,我一定允许你。

奥兰多 那么爱我吧,罗瑟琳!

罗瑟琳 好,我就爱你,星期五、星期六以及一切的日子。

奥兰多 你肯接受我吗?

罗瑟琳 肯的,我肯接受像你这样二十个男人。

奥兰多 你怎么说?

罗瑟琳 你不是个好人吗?

奥兰多 我希望是的。

罗瑟琳 那么好的东西会嫌太多吗?——来,妹妹,你要扮做牧师,给我们主婚。——把你的手给我,奥兰多。你怎么说,妹妹?

奥兰多 请你给我们主婚。

西莉娅 我不会说。

罗瑟琳 你应当这样开始:“奥兰多,你愿不愿——”

西莉娅 好吧。——奥兰多,你愿不愿娶这个罗瑟琳为妻?

奥兰多 我愿意。

罗瑟琳 嗯,但是什么时候才娶呢?

奥兰多 当然就在现在哪;只要她能替我们完成婚礼。

罗瑟琳 那么你必须说,“罗瑟琳,我娶你为妻。”

奥兰多 罗瑟琳,我娶你为妻。

罗瑟琳 我本来可以问你凭着什么来娶我的;可是奥兰多,我愿意接受你做我的丈夫。——这丫头等不到牧师问起,就冲口说出来了;真的,女人的思想总是比行动跑得更快。

奥兰多 一切的思想都是这样;它们是生着翅膀的。

罗瑟琳 现在你告诉我你占有了她之后,打算保留多久?

奥兰多 永久再加上一天。

罗瑟琳 说一天,不用说永久。不,不,奥兰多,男人们在未婚的时候是四月天,结婚的时候是十二月天;姑娘们做姑娘的时候是五月天,一做了妻子,季候便改变了。我要比一头巴巴里雄鸽对待它的雌鸽格外多疑地对待你;我要比下雨前的鹦鹉格外吵闹,比猢狲格外弃旧怜新,比猴子格外反复无常;我要在你高兴的时候像喷泉上的狄安娜女神雕像一样无端哭泣;我要在你想睡的时候像土狼一样纵声大笑。

奥兰多 但是我的罗瑟琳会做出这种事来吗?

罗瑟琳 我可以发誓她会像我一样做出来的。

奥兰多 啊!但是她是个聪明人哩。

罗瑟琳 她倘不聪明,怎么有本领做这等事?越是聪明,越是淘气。假如用一扇门把一个女人的才情关起来,它会从窗子里钻出来的;关了窗,它会从钥匙孔里钻出来的;塞住了钥匙孔,它会跟着一道烟从烟囱里飞出来的。

奥兰多 男人娶到了这种有才情的老婆,就难免要感慨“才情才情,看你横行到什么地方”了。

罗瑟琳 不,你可以把那句骂人的话留起来,等你瞧见你妻子的才情爬上了你邻人的床上去的时候再说。

奥兰多 那时这位多才的妻子又将用怎样的才情来辩解呢?

罗瑟琳 呃,她会说她是到那儿找你去的。你捉住她,她总有话好说,除非你把她的舌头割掉。唉!要是一个女人不会把她的错处推到她男人的身上去,那种女人千万不要让她抚养她自己的孩子,因为她会把他抚养成一个傻子的。

奥兰多 罗瑟琳,这两小时我要离开你。

罗瑟琳 唉!爱人,我两小时都缺不了你哪。

奥兰多 我一定要陪公爵吃饭去;到两点钟我就会回来。

罗瑟琳 好,你去吧,你去吧!我知道你会变成怎样的人。我的朋友们这样对我说过,我也这样相信着,你是用你那种花言巧语来把我骗上手的。不过又是一个给人丢弃的罢了;好,死就死吧!你说是两点钟吗?

奥兰多 是的,亲爱的罗瑟琳。

罗瑟琳 凭着良心,一本正经,上帝保佑我,我可以向你起一切无关紧要的誓,要是你失了一点点儿的约,或是比约定的时间来迟了一分钟,我就要把你当作在一大堆无义的人们中间一个最可怜的背信者、最空心的情人,最不配被你叫作罗瑟琳的那人所爱的。所以,留心我的责骂,守你的约吧。

奥兰多 我一定恪遵,就像你真是我的罗瑟琳一样。好,再见。

罗瑟琳 好,时间是审判一切这一类罪人的老法官,让他来审判吧。再见。(奥兰多下。)

西莉娅 你在你那种情话中间简直是侮辱我们女性。我们一定要把你的衫裤揭到你的头上,让全世界的人看看鸟儿怎样作践了她自己的窠。

罗瑟琳 啊,小妹妹,小妹妹,我的可爱的小妹妹,你要是知道我是爱得多么深!可是我的爱是无从测计深度的,因为它有一个渊深莫测的底,像葡萄牙海湾一样。

西莉娅 或者不如说是没有底的吧;你刚把你的爱倒进去,它就漏了出来。

罗瑟琳 不,维纳斯的那个坏蛋私生子⒁,那个因为忧郁而感孕,因为冲动而受胎,因为疯狂而诞生的;那个瞎眼的坏孩子,因为自己没有眼睛而把每个人的眼睛都欺蒙了的;让他来判断我是爱得多么深吧。我告诉你,爱莲娜,我不看见奥兰多便活不下去。我要找一处树荫,去到那儿长吁短叹地等着他回来。

西莉娅 我要去睡一个觉儿。(同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