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皇史宬(北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史宬

 

指皇室藏書的地方。皇史宬,顧名思義就是皇家保存史料的地方,也就是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也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家檔案館[1]

皇史宬位於今北京市南池子大街南口路東。初名神御閣,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兩年後建成,改現名。

2020年5月6日,院內拆違工作正式啟動。拆違後故宮博物院將對古建進行原貌修復。

景區簡介

中文名稱:皇史宬

地理位置:北京市南池子大街南口占

地面積:8460平方米

景區面貌

 

皇史宬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檔案館,又稱表章庫,位於北京天安門東邊的南池子大街南口

皇史宬始建於明嘉靖13年(1534年)7月,建成於明嘉靖15年7月。占地846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全為整石雕砌,殿內大廳無梁無柱,南北牆厚分別為6米,東西牆後分別為3米。地面築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0餘個外包銅皮雕龍的樟木櫃,叫「金櫃」。整個建築與裝具設計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齊全,華貴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蟲、防霉,且冬暖夏涼,溫度相對穩定,極宜保存檔案文獻。是明清兩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冊的檔案館。「宬」的是指古代用於藏書的屋子。此後,隆慶年間和清朝的嘉慶年間屢加修繕。

主殿坐北朝南,通體基本上可以稱為為石屋。其台基、牆壁均由磚石砌成,門窗、梁坊和斗拱等傳統上應該用木料的地方也用的是仿木石料。石屋有利於防火和防潮,可以確保珍藏典籍免受損壞。其中陳列着152個「金匱石室」,存放着皇家的聖訓、實錄與玉牒。[2]

收藏文物

 

金匱 雲紋雕龍的木櫃,即所謂的「金匱」。在這些「金匱」中,收藏着歷朝皇帝的實錄和聖訓,以及皇室的家譜──玉牒,也就是說皇帝個人和他家族成員的個人資料都收藏在這裡了,金匱就是古時候收藏絕密材料的「保險柜」。明朝時《永樂大典》的副本也曾存貯皇史宬。[3]


四庫全書

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


玉牒

皇族的族譜稱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譜。中國歷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傳於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統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清代各類玉牒二千六百餘冊,遼寧省檔案館也保存大體相同的一份。這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對於清代的典章制度、宮廷歷史、皇族戶籍,以及人口學,譜牒學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纂修族譜,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修族譜,始終是豪門望族維護其族權統治的一種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別遠近,並作為承襲爵產的依據。而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更將纂修玉牒視為關係王朝政權統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設立專門機構——「玉牒館」,並由皇帝欽派大員充任總裁,專司其事。

視頻

清宮最神秘的建築皇史宬


參考來源

 

  1. 皇史宬,故宮博物館,2017-12-19
  2. 皇史宬正殿石台上的金匱,澎湃號,2019-04-07
  3. 皇史宬正殿石台上的金匱,澎湃號,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