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布列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或章节内容可能是从某个来源处复制粘贴而来, (2019年4月6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4月6日) |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2016年1月6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
用理性而且冷静的技巧执棒了德彪西
皮埃尔·布列兹18岁时,离家前往法国首都,追随作曲大师梅西安学和声,在他的指导下走上了音乐道路。 通过梅西安他认识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新维也纳学派的音乐世界。他还知道了不但要学会怎样思考音乐,还要懂得怎样用音乐去思考。 通过瑞雷·莱波维兹的课,布列兹接触到了十二音序列、无调性音乐和电子实验音乐。随奥涅格的妻子沃拉布尔学对位。布列兹在指挥中强调节奏的魅力,强调现代作品在节奏中呈现的色彩感,也强调音响效果。
他后来还学习了打击乐,练就了一身左手划3/4拍右手划7/8拍的超强能力,这使得他在现代乐的指挥届名声大噪,可以精确的指出每一个乐手应该进入的节拍点,他用理性而且冷静的技巧执棒了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的许多在当时指挥节认为是高难度的作品,这位本来不太受到关注的音乐家才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球。
当代最杰出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1954年,他为新音乐创立了系列音乐会,接著的一年里他的作品《无主之锤》获得成功,标志著他作曲家的身份获得承认。之后布列兹创作了大量优秀现代派音乐作品,结合了严密的数学构思与自由、主观的情感表达,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
布列兹在1958年开始其指挥生涯,当时是作为西南德广播乐团(SWR)的常任客座指挥。70年代,他同时执掌了BBC交响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并始建了音响和音乐研究与协调学会(IRCAM)。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1976年在德国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百年纪念演出,对这部宏大史诗给予了全新的现代性演绎。
获得26个格莱美奖项
多年来,他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保持密切合作,录制了大量优秀唱片,并获得26个格莱美奖项。 他演绎的他自己的作品、梅西安、巴托克、贝尔格的作品,都堪称为权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