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电传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皮肤电传导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名词解释
皮肤电传导(skin conductance) 属于皮肤生理反应之一。是一种情绪研究生理指标。反映了皮肤电阻或电流大小变化的现象。
皮肤电传导在情绪激动时表现最为明显。常称之为费雷现象,是指作用于皮肤的电流引起皮肤电阻或皮肤电位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是由费雷于1988年首次发现。他把两个电极接在被试的手臂上,并与一个弱电源和电流计串联,发现当被试受到光、声刺激时,电流迅速变化。利用此现象能较为可靠地测量皮肤电传导的绝对水平与人体受刺激后的变化情况,进而可衡量某种心理活动,如情绪紧张。在测量皮肤电传导时,在电流计与一对电极的串联电路中,加入一低压电源会产生皮肤电传导增大的现象。这种测量皮肤电反应的方法沿用到现今。
主要特点
皮肤电传导可以用皮肤电反射测试仪精确测量。一般先有2秒~3秒的潜伏期,然后指针出现渐进的偏转(曲线上升),再变为较快、较大幅度的偏转,过一些时间后指针回复到原位。费雷1888年研究了这种现象。他把两个电极分别接到被试前臂的两个不同部位,并与电流计和外接弱电源串联,电路接通后产生电流传导而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如用声音、气味等刺激被试,则会增大电流(即降低电阻阻值)而使电流计指针更大幅度偏转(后被称之为费雷现象)。
影响因素
皮肤电传导的大小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测定方法。用外接电源电流变化增大,无外接电源则电流变化较小;
(2)刺激性质。引起强情绪反应的刺激,电流变化大;引起弱情绪反应的刺激,电流变化小;
(3)皮肤部位。汗腺多的部位比汗腺小的部位要引起更大的电流变化;
(4)电极的质量与大小。
有关皮肤电传导的机制曾主要有骨肉论、血液循环论与汗腺分泌论三种。前两种已被实验事实否定,后者为实验所证实,因而一般认为皮肤电传导与汗腺分泌有关。
应用
提高犯罪心理测试的准确性,一直是国内从事犯罪心理测试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近十几年来志在攻克的一个艰难项目。传统的探讨,一直局限在皮肤电传导反应的强度这一维度上,而忽视了皮肤电传导反应在时间维度上的其他指标在犯罪心理测试中的价值和意义。国外关于皮肤电传导反应在时间维度上的研究,如潜伏期、上升期、半恢复期等,在起步上比国内要早一些,成果也丰硕一些,但他们始终没有涉及对皮肤电传导反应持续时间这一问题的探讨;国内一些从事基础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虽然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使用了皮肤电传导反应持续时间这一指标,但没有拓展到其他的应用领域研究;从事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专家和学者,虽然注意到了皮肤电传导反应在时间维度上的一些意义或价值,但还处于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缺乏定量研究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进一步解释。本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初步探求皮肤电传导反应持续时间在犯罪心理测试上的意义,以求丰富犯罪心理测试的理论,提高犯罪心理测试的准确率,为犯罪心理测试仪器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在犯罪心理测试中,作案人对相关问题和参照问题的反应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无辜人对相关问题和参照问题的反应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作案人和无辜人对相关问题的反应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犯罪心理测试中,皮肤电传导反应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作独立地区分作案人和无辜人的指标。但如果把皮肤电传导反应持续时间和振幅同时考虑,推论作案人和无辜人的把握性会更高一些。
参考文献
- ↑ 汉字与中华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汉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