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盡頭是珍惜(郭松)
作品欣賞
目送盡頭是珍惜
年過半百,驀然回首,頓覺歲月匆匆。一些人靜靜地來,一些人悄悄地去,一些人成了只如初見,一些人成了雲淡風輕。一些人,在一次次目送中,終將漸行漸遠,被時間沖淡了痕跡,如滿樹繁花後的落紅,風住留香。
有些詞覺得很沉重,好似一塊石頭壓在心上,「目送」這個詞便是。《詩經·漢廣》里說:「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說一位男子思慕而不得的女子要出嫁了,而自己能做的只能是精心餵養馬,讓她出嫁那天乘坐,從今往後思念泛濫成河,卻無法泅渡。這樣的目送是暗戀,有一種無奈,更有一種胸襟,以一份達觀去看待,深深愛着卻最終淡淡釋懷。這樣的目送是不舍,有一種牽掛,更有一種深情。揮手送別,再不相見,縱有思緒浩蕩,終究風煙俱淨,情到深處人孤獨。
最厚重的目送,莫過於父母子女的目送。龍應台在《目送》里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話就像一根針刺破隱藏的回憶,為那些壓抑許久的感情找到了出口,那些關於親情記憶的眼淚奔涌而出。
賀知章在《回鄉偶書》里說:「少小離家老大回。」而今,許多人是少小離家老大也不回。我在老家上學較早,高中畢業時還不到17歲,正是嚮往外面世界的年齡。考上大學、離開老家時很興奮,全然不曾顧及父母的不舍,現在想來我離開時的背影,父母的目光必是緊緊相隨的,而我不曾去回望、去慰藉一下他們的牽掛。工作後也是離他們很遠,偶爾回家也是來去匆匆,每次都把陪伴當成將來的約定。
在成長奮鬥的過程中,許多人一心只想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從不曾去回頭張望父母,那時年少的我們,更多的是用目光尋找自認為愛着我們的人,或者自認為我們愛着的人,滿眼的不舍和目送都送給了這些人,卻忽視了父母最無私的愛和他們滿眼的捨不得。那時以為時間很長,長得讓人以為相伴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以至於當父母突然辭世時,那無限的追悔一直像刺一樣扎在心上。最後送別時我們的目光緊緊相隨父母,這樣的目送讓我們哀痛,也讓我們醒悟,目送的盡頭其實是珍惜。
人在旅途,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就像《詩經·漢廣》里的那位男子,雖然選擇豁達面對痛苦,但不能否認,豁達里深埋着的是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人生如寄,所有的過往,不過是一場體驗,韶華太過匆匆,唯有珍惜,才能不負似水年華。珍惜身邊的人,而陪伴是最好的珍惜,感謝他們的長情、相伴,人只能往前走,帶着愛、釋懷和從容。
人生就是一次次目送,在一次次目送中,奔跑如風的娃娃,徒留背影;在一次次目送中,父母的頭髮變成花白,讓人心疼;時光無情,縱然有再多的留戀與不舍,也挽留不住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而我們能做的,唯有目送,唯有珍惜。[1]
作者簡介
郭松,四川瀘州古藺人,現居雲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