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睢(拼音:huī、suī)是汉语二级通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

本义为动词,表仰目,即发怒仰视,引申作形容词为仰视的样子、欢乐的样子之义,读huī。

睢作名词时指水名,故道在今河南;县名,今河南睢县;姓氏,均读su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睢


拼音; huī、suī

部首; 目

五笔; hwyg

仓颉; buog

郑码; lni

字级; 二级字(编号:5437)

平水韵; 平声·四支、去声·四寘

注音字母; ㄏㄨㄟ、ㄙㄨㄟ

四角号码; 60015

统一码; 基本区 U+7762

异体字; 眭、क�

总笔画; 13

部外笔画; 8

笔顺编号; 2511132411121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字源演变

"睢"字早在战国金文中从目,隹声的正体就已经出现,俗体目或讹作日,隹或作鸟(鸟、隹古体为同一字)。隶变后楷书作睢,主要是笔势的变化。

"睢"是形声字,左边"目"指眼睛,有看、视的意思;右边"隹"为短尾鸟的总称。"目""隹"合为"睢",表示仰头看天空中飞翔的鸟,故"睢"的本义为仰目,引申作形容词为仰视的样子、欢乐的样子之义,读作huī。用"睢"字构成的词,有睢盱、姿睢等,但在古诗文中并不多见。

"睢"字常用作名词,表示地名,如战国时代所开鸿沟(古运河)有一条支流叫睢水,故道从现今河南东部经过安徽北部到江苏北部,金元以后逐渐淤塞,现今河南东部的睢县,也是由睢水得名。

唐朝初年曾设置睢阳郡,郡城在现今河南商丘县南,为当地交通要冲,安史之乱时遭叛军围攻,当地官员张巡率众苦守十月,每次上阵督战,他都要破口大骂,最后把牙齿也咬碎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列举历代节义之士,有"为张睢阳齿"之句,说的就是这件事。"睢"字也是一个姓氏,如宋朝画家睢世雄,元朝散曲作家睢景臣等。

另外,"睢"在古文中也有"wěi"音,用作"天睢",星名。《史记·天官书》:"(岁星)以九月与翼轸晨出,曰天睢。"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读音与用法。[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