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佛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短翅佛蝗 |
短翅佛蝗是竹子上新发生的害虫,在浙江一年1代,以卵越冬,5月上中旬孵化,雄若虫4龄,45~50天老熟,
雌若虫5龄,48~63天老熟。雄若虫取食竹叶98~122cm,雌虫215~295cm。7月下旬成虫羽,成虫寿命90~110天,
成虫取食竹叶量雄虫155~232cm,雌虫660~820cm。该虫为散生蝗,但虫口密度大时可以聚集,取食量又大,造成重大损失。
中文名短翅佛蝗
拉丁学名angustidorsis
界动物界目直翅目科剑角蝗科
亚 科佛蝗亚科属佛蝗属
国内分布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
分布范围
近年来在湖南、浙江发现危害刚竹、淡竹、毛竹甚烈,常将小片竹林竹叶吃光。
生活习性
研究浙江的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后得出:该虫的若虫发育起点温10.65℃、若虫期积温786.58日度;
日均气温在22~30℃范围,若虫和成虫的取食量与气温成正比;相对湿度在80%~96%之间,取食量与湿度成反比。
形态特征
雄性 体中小型。颜面倾斜,侧观内曲,颜面隆起极狭,在中眼以下渐趋宽。头顶长,自复眼前缘到头顶顶端
的距离略长于复眼前最宽处,头部背面具中隆线。触角剑状,较长,到达后足股节的基部。复眼长卵形。
前胸背板狭长而平,前缘平直,侧隆线平行,在沟前区微凹,后横沟位于背板的中后部,后缘圆弧形或圆角形突出。
后胸腹板侧叶分开。前翅较短,其顶端仅到达后足股节的2/3处,不到达腹部末端。下生殖板顶端较尖锐(图108b)。
尾须圆柱状,顶圆。阳具基背片桥窄,桥拱较深,侧板较宽,冠突狭长(图108c)。阳具复合体如图108d。
雌性 体较大。头部背面具中隆线(图108a)。触角略短,仅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产卵瓣外缘光滑。余相似于雄性。
体色 体黄褐或暗褐色。触角端部具灰白色顶。前胸背板侧隆线外侧具黑色纵带。后翅透明,顶端烟色。
后足股节橙黄褐色、黄褐或暗褐色;膝部黑褐色。后足胫节暗褐、淡绿褐色。
体长:♂20.0—21.0 mm,♀25.0—30.0 mm。
前胸背板长:♂4.0—5.0mm,♀6.0—7.0mm。
前翅长:♂11.0—12.0 mm,♀13.0—14.0mm。
后足股节长:♂12.0—13.0mm,♀14.0—14.5 mm。
防治措施
根据该虫习性,总结出一套以营林措施为主,广泛应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上
大面积竹林推广应用,均得到理想防治或控制害虫的效果,其主要方法。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促进立竹生长健壮,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林地抚育可分劈山清除杂草和挖山清除杂灌。前者仅砍草沤肥,后者为松土改变林地植被、改变土壤中肥、
水、气的条件,是竹林增产的重要措施。经抚育后,除去竹林中杂草,使竹笋禾夜蛾、笋秀禾夜蛾等无中间寄主而能发生。
(2)适时砍伐,保持竹林合理的密度和竹龄结构。竹林经营及害虫生境均应保持合理的密度及竹龄结构,
如毛竹林一般保持200~350株,以250~300株为佳,竹龄1~2年占30%,3~4年占30%,5~6年占30%,余为10%。
(3)及时挖除退笋,竹林出笋的成竹率为40%~60%,不能成竹的笋称退笋,竹笋从生长缓慢、停止生长到退死有7~10多天,
极易遭受竹笋期害虫侵入取食,若及时挖掘可以食用,降低竹林内害虫的虫口密度。
2.保护天敌及人工释放赤眼蜂竹林内昆虫天敌资源极为丰富,捕食性天敌有鸟类、蟾蜍、蜘蛛、螳螂、蛉类、步甲、虎甲、
食虫蝇及蚂蚁等,捕食害虫的成虫、幼虫和卵,尤以蜘蛛、蚂蚁对害虫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寄生性天敌约为百余种,
一般对竹林害虫的种群增长起到抑制作用。[1]